辉哥奇谭 09月18日
辉哥奇谭:通过德鲁克五问实现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以彼得·德鲁克的《管理自我》为蓝本,作者分享了自己对其中前五个核心问题的深度自答。作者将自己的核心优势定义为“布道”,即持续推广自己认可的事物。他阐述了自己“知行合一”的工作方式和核心价值观,强调从自身改变出发推动变革。在归属感方面,作者偏爱“知行合一”且注重“持续成长”的环境。最后,他提出作为“布道者”,最大的贡献在于广泛推广有价值的理念,并用“影响力=影响多少人 x 影响他们多久 x 影响他们多深”来衡量其贡献。文章鼓励读者也进行类似的自我探索,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未来。

🌟 **核心优势:“布道”** 作者认为自己最大的长处是“布道”,即将自己喜欢和认可的事物,通过持续的推广,让更多人接纳并从中受益。这种特长贯穿了他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体现在持续推广有价值的理念和事物上,并因此获得了新的机会和职业满足感。

💡 **工作方式与价值观:“知行合一”** 作者的工作方式是探索、实践并推广自己认可的事物,其核心价值观是“知行合一”,即思想、言语和行动保持一致。他强调改变要从自身开始,并以此推动团队和公司。这种“知行合一”不仅是价值观,也是其认知迭代和选择朋友、工作的根本原则,他只与同样坚持此原则的人为伍。

🌳 **归属环境:知行合一与持续成长** 作者认为自己适合的环境需具备“知行合一”和“持续成长”的特点。他曾因拒绝违背个人原则的工作机会而坚持自我,并非常看重公司的成长性,不希望工作一眼望到头。他相信找到比个人更伟大的事业,并成为其中一部分,是个人在平凡宿命中寻找生机的关键。

🚀 **贡献定位:推广有价值的理念** 作为“布道者”,作者认为其最大贡献在于尽可能广泛地推广真正有价值的理念,使其深入人心并对他人的人生产生实质性改变。他用“影响力=影响多少人 x 影响他们多久 x 影响他们多深”来衡量贡献,并以此为指导持续践行。

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9-18 07:05 上海

五个自问自答。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如果想研究管理,一定要读懂彼得·德鲁克。《管理自我(Managing Oneself)》一文1999年首次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HBR),也是该刊最受欢迎的文章之一。文中彼得·德鲁克提出了七大问题,并自问自答。作为自我探索的重要一步,我也参考这些问题中的前五个做了自我回答。

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及《管理自我》一文(链接见文末)之后,能找30分钟时间,对这些问题做自问自答。

1、我的长处是什么?What Are My Strengths?

我的长处是「布道」,我把布道理解为「因为喜欢和认可而持续推广某种事物的行为」。比如我喜欢写作,并从中受益,我会持续地推广写作。我喜欢价值投资,并且从中获得回报,我会坚持推广价值投资。

事实上,在我过去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换过六七家公司,做过十余种不同的工作,包含C/C++程序员、SDK开发者,测试团队leader、开发者社区运营、云布道师、用户反馈研究、地图产品经理、自动驾驶产品经理、组织发展、战略等等。这些工作看似没有任何关联,但背后始终不变的是我持续地在「布道」 —— 不断在邮件组、公司群、公众号、朋友圈等等地方持续推广我所喜欢和认可的东西。我因此获得新的工作机会,也因为这种特点而深深爱上一些工作。

所以,布道者是我的身份,布道是我的特长。我所宣扬的,正是我所相信的,也是我所践行的,也是我相信他人同样可以从中受益的东西。

2、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How Do I Perform?

我的工作方式很简单,我需要自己探索、实践一些东西,找到我认可的事物,然后向更多人推广,使之被接纳,从自己相信的东西变成大家相信的东西,从最初的想法变成现实中的事物。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我自己首先要相信。为了让更多的人改变,我需要自己先改变。一言以蔽之,我需要知行合一,以行践言。

比如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是通过运营方法论,帮助公司设立正确的战略目标,最终实现它,这其中需要涉及大量的「变革」工作,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过去的方式行动,我们就无法达成远大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不是通过线性的努力就可以达成的。

因此我们需要持续的变革,而我认为,推动公司改变、推动部门改变和推动自己改变,究其本质而言是同一件事,而且我们一定要从自己改变开始,推动部门改变,最后推动公司改变。如果我们自己不愿意改变,拿什么去推动他人改变?

3、我的价值观是什么?What Are My Values?

我最核心的价值观是:知行合一,即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手上做的保持一致。这件事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因为我们一般习惯于「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而且我们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期待他人改变,而不是自己改变。我不是圣人,我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会用「知行合一」不断去校正自己的行为,我争取做到只做我自己相信的事情,而坚决不做我自己不信的东西。

其实知行合一对我而言不仅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是我认知迭代的方法论。每当我看到一个认可的方法、理念,我就会去生活工作中践行。而随着践行的深入,我对于这一方法或者理念的认知会更加深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小学就学到的诗句在我的人生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知行合一也对我选择朋友,选择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只会选择那些同样知行合一的人成为我的朋友,所以我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很少。我也只会选择那些同样知行合一的公司为我自己的工作环境,我希望能在这个工作环境中坦坦荡荡地做我自己,而不用为了迎合他人而做自己不相信、不愿意做的事情。

4、我属于何处?Where Do I Belong?

我觉得我所属于的环境有如下特点:知行合一和持续成长。

知行合一前面提过,我自己几年前面临工作选择时,曾经为了几个看似不错的工作机会而纠结,纠结的原因是如果选择加入这几家公司,我就要放弃自己的特点。比如,我要为了宣传公司的产品单独注册一个微信号,因为这些公司要求员工的微信朋友圈发送公司所要求的的内容,我听说很多人在加入这些公司之后,要么放弃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要么干脆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用新的账号去应付公司的检查。

虽然当时这些公司的发展势头也不错,但我始终为了这种「知行不合一」而纠结,最终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后来我发现,即便我加入这些公司,获得不错的收入,但我会因为种种「知行不合一」的问题而不开心。慢慢地,我要么成为一个我不喜欢的人,要么坚持自己的特点,很快离开这些公司。

另外一点,我对于公司的成长性很在意,因为我不喜欢简单的重复,也不喜欢一眼看到头的工作生活。我希望不断接触更新鲜的东西,不断尝试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工作内容,我希望不断刷新自己,不断成长。因此公司的成长性是我非常在意的。

我们大部分人的生命会归于琐碎,不会在这世间留下任何痕迹。如何在注定平凡的宿命中寻找一线生机,其实最好的办法是find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即找到比我们个人更伟大的事业,成为它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 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前提是这群人都有共同的、远大的目标 —— 这是好公司的终极秘密。

5、我该做出什么贡献?What Should I Contribute?

我是布道者,而我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尽可能大范围地深入推广那些真正值得推广的理念,直到这些理念也进入更多人的心田,被他们所接纳,逐步开始尝试,最终变成他们的一部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实质意义的改变,正如这些理念在我的人生产生了价值一样。

所以,决定我贡献大小的主要是以下的要素:

第一、这些理念是否真正有价值,真正伟大?第二、这些理念对他人的影响能持续多久?第三、这些理念能影响多大范围的人?第四、这些理念能够在多深的程度上影响这些人?

事实上,后面三条要素最早出现在2003-2004年左右,那时我还在Motorola工作,我在至少一个工作笔记本的封面上写下了公式:

影响力 = 影响多少人 x 影响他们多久 x 影响他们多深

过去十几年来,我一直记着这件事,也在持续地践行。

以上,就是我对德鲁克问题的回答,也期待看到你的回答。

P.S. 原文链接《德鲁克 | 管理自我 (Managing Oneself)

相关文章:如何打造个人商业模式?上一篇:如何提升做人生重大决策的能力?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做自我剖析?」。

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对自己的认知并不够清晰。我们常常知道别人擅长什么,却未必能准确描述自己的优势和特质。这种模糊会在关键的人生选择上带来困惑,无论是职业的发展,还是感情的抉择,都容易因为缺乏自我认知而陷入被动。

而真正的成长,往往不是盲目追随外部的标准,而是从清楚地认识自己开始。只有明白了自己的长处和特质,我们才能做出与自身契合的决定,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少弯路。

这篇语音将帮助你建立一个「自我快照」——对自己当下的特点做一次全面扫描。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随着时间推移,你可以在这个快照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强化优势,弥补不足,从而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希望大家听完之后,能获得启发,也能迈出更坚定的一步,去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我还借助 AI 工具,将语音的关键内容提炼成了一份结构清晰的 PPT和文字版本,大家可以一边听语音一边看 PPT或者文字,更系统地理解这些方法,帮助你在混沌中理出头绪,在迷茫中逐渐靠近热爱。

祝大家都能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德鲁克 管理自我 自我认知 职业规划 布道者 知行合一 Drucker Managing Oneself Self-Awareness Career Planning Evangelist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相关文章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卢维斯定理
零零后,接下来二十年不想下牌桌的规划就三条路: ​- 县城豪强血缘裙带关系的,当皇商瓜分金圆券 ​- 都市中产背景的武装自己能为出海企业打好工 - 小镇做题家...
吵架,真不是两个人在吵,实则是六个人在吵。 真正的你,你眼里的你,ta眼里的你。 真正的ta,ta眼里的ta,你眼里的ta。
没有所谓「真我」。 有的只是流动的我,比如这时的我,那时的我,比如说觉得去年自己是傻逼。 有的只有某一面的我,比如在家的我,在外的我,生活的我,工作的我...
扔掉心里的锚
我点进了他的主页,查看了下他的关注列表,然而,列表里全部都是跟我一样好看的小姐姐(虽然这么说很不要脸),没有一个小姐姐是多余的看好,有一个瞬间感觉自己...
我也对自己有过相同主题的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是: 当我莫名烦躁、自我怀疑、自我攻击的时候,基本是以下几种情况: 1. 没睡够/睡得不好 2. 2天没阅读长内容了 ...
最近真的认真思考了不继续像现在这样上班赚钱自己还有什么出路。 我想了许多,一些线下实体店的经营,一我不懂经营,二前期投入太多风险太大,对于我这种目前完...
好奇,回避性依恋的人会不会意识到自己是这样的
?30个问题,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热情) 1. 不需要考虑工作、金钱之类的条件时,你喜欢什么? 2. 有让你感到兴奋的话题,或让你感到热血的东西吗? 3. 你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