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09月18日
大数据推荐的逻辑:微信、拼多多、抖音间的数据流动与关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用户在微信中搜索“头顶尖尖”和“睾酮”后,在抖音上收到蛋白粉广告和健身内容推荐的现象。作者通过亲身经历,质疑了这种推荐的随机性,并引发了对微信、拼多多、抖音等平台之间数据共享的疑问,以及大数据在用户行为预测和精准营销中的作用。文章还联想到近期关于UP主因购买配件被调查的事件,进一步突显了大数据追踪和信息关联的强大力量,以及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 **跨平台数据关联的可能性**:用户在微信中搜索特定词汇后,在短时间内于抖音上收到相关产品广告,这表明不同平台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共享或信息互通机制,而非完全独立的推荐系统。作者的经历直接挑战了“不感兴趣”设置的有效性,暗示了更深层的数据追踪和分析。

📊 **大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这种现象是大数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搜索、浏览、互动等行为,构建用户画像,预测用户需求,并推送个性化的广告和内容。即使是看似不相关的平台,也可能通过第三方数据服务或合作,实现用户信息的联动。

⚖️ **用户隐私与信息安全考量**:当用户的搜索行为能够如此迅速且精准地转化为其他平台的广告推送时,用户的隐私边界和信息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这引发了对个人数据被如何收集、存储、使用以及是否存在过度追踪的担忧,尤其是在结合近期关于配件购买引发调查的事件后,这种担忧更显真实。

🔍 **“不感兴趣”设置的局限性**:作者强调即使设置了“不感兴趣”,相关内容依然出现,这可能意味着推荐算法的权重中,搜索行为等强信号比用户的显式反馈更为重要,或者平台有其他渠道获取并利用用户数据,使得单纯的“不感兴趣”难以完全屏蔽某些类型的内容。

首先,我不关注健身,抖音这两个月也没刷到过健身和相关的内容。

下午微信和朋友聊天,聊到了“头顶尖尖”,就在微信里搜索和看了一篇科普头顶尖尖和睾酮相关的公众号文章,输入法用的微信输入法。

然后在微信里的拼多多小程序搜索了一下睾酮。

然后上厕所的时候打开了抖音,大概刷了两三条视频就刷到了某品牌蛋白粉的带货视频,然后就是健身圈传来噩耗这种视频,吓得我立即点不感兴趣。

可以肯定绝对不是随机和按喜好推荐给我的,很久之前就点击过对健身相关内容不感兴趣,很久没刷到过了。

这波互动中涉及到了 微信、拼多多、抖音三家公司,他们之间是有数据共享吗?这就是大数据吗?

想到了前两天很火的一个视频: [修手柄疑似造枪? UP 主被警察水表喝茶,买配件被调查?年度乌龙事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fpVzfEqE/

之前也有过在微信里聊什么东西,完全没有在其他地方搜索,也会刷到相关短视频或者团购广告,但是没有这次记得这么清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大数据 推荐算法 用户隐私 平台数据共享 精准营销 WeChat Pinduoduo Douyin Big Data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User Privacy Platform Data Sharing Precision Market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