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09月18日
手机隐私保护:制造“噪声”与实际防护手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用户在不同 App 中看到与之前搜索或输入内容相关的推荐和广告,对此感到疑惑。文章探讨了这种跨 App 数据关联的可能实现方式,包括第三方 SDK、广告 ID、账号、设备指纹、输入法/剪贴板数据以及数据经纪商。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理论性的解决方案:开发一个专门的 App,通过自动产生无关的搜索和浏览行为来制造“数据噪声”,以干扰精准画像。同时,文章也审视了这种“噪声污染”策略的理论可行性、被识别的可能性,并询问是否有相关开源工具或研究。最后,文章向读者征集除了“噪声污染”之外,在手机端的其他可靠隐私防护手段,如拦截 Tracker、广告 ID 设置、应用隔离等实践经验。

🕵️‍♂️ **跨 App 数据关联的潜在机制**:文章指出,用户在不同应用中看到相关广告或推荐,可能源于第三方广告/统计 SDK 在各应用中收集并整合数据;广告 ID、账号、设备指纹等标识符的跨 App 使用;输入法或剪贴板数据被上传;甚至数据经纪商在后台进行数据拼接。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得应用能够构建用户的行为画像。

💡 **“数据噪声”策略的理论构想**:为对抗精准画像,文章提出一个设想:开发一个专门的应用,能够定时自动地生成大量无关的搜索和浏览行为,向大数据系统注入“噪声”。其理论基础是干扰平台对用户真实兴趣和行为的准确判断,使其难以建立精细化的用户画像。

⚠️ **“数据噪声”的现实挑战与替代方案**:文章探讨了“数据噪声”策略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包括广告/推荐系统识别和过滤假行为的可能性。同时,也积极寻求其他更成熟的手机端隐私防护手段,如使用 Tracker 拦截工具、管理广告 ID 设置、探索应用隔离技术等,并希望收集读者的实际操作经验。

🛠️ **现有工具与研究的探索**:针对“数据噪声”的策略,文章也询问是否有现成的开源工具或相关学术研究,以了解当前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情况,并为用户提供可能的参考方向。

我在某个 App 里搜索过某个关键词,或者在输入法里打过一些东西,结果过一阵子,在完全无关的另一个 App 里就看到了相关的推荐或广告。感觉好像 App 之间在“互通数据”,但又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问了一下 ai ,猜测的可能原因有:

所以我想:能不能写个专门的 app ,自动、定时地产生一些无关的搜索/浏览行为,相当于往大数据里塞噪声,让平台没办法给我建立精准画像?

这种思路在理论上靠谱吗?

现实中广告/推荐系统会不会直接把这些“假行为”识别掉?

有没有现成的类似开源工具或研究?

顺便也想请教大家:除了“噪声污染”之外,平时在手机端还有哪些比较靠谱的防护手段?比如拦截 tracker 、广告 ID 设置、应用隔离之类的,大家有没有实践经验?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手机隐私 数据噪声 用户画像 广告追踪 隐私保护 App 行为 数据经纪商 tracker blocking ad ID app isol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