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联生活周刊》终于迎来了复刊30周年的好日子!
9月17日,三联订阅季正式开启!
直播间专属订阅福利,福袋抽奖的不停,还有超多中秋好物提前上市!
快进入直播间一睹为快吧!
有了孩子以后,我们家几乎都每年会来一场旅行。或长或短,或远或近,可无论哪种形式,一家人玩到最后都很疲惫。我也不止一次思考旅行的意义:第一点,肯定是见世面,那第二点呢?应该是放松吧?但现在能做到这点就是痴人说梦。如果只是开车的疲劳也就罢了,关键是每次景区人挤人人挨人,没有丝毫从容劲儿,只有汗流浃背和狼狈不堪。这两年,全家每次外出,我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假期前半段真心不想出去,大概率都是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这个假期,你就在家好好学习!”到了中段,思想开始松动,觉得孩子可怜,更觉得自己可怜。如果错失这样一个外出休养生息的机会,至少要再等半年。于是,在各种犹豫和踌躇中,还是出门了……《千与千寻》剧照我们也曾刻意在暑假的最后一周出行,想来个“错峰”旅游,没想到却“错”在了波峰上。之前几天,我们在app上看民宿单价还是350,那几天突然就跳到了500多。店家也很无奈:“冬天没有游客,我们就挣半年钱。这几天再不挣,明年也许见不到我们了。”但凡网上推荐的饭馆,至少要等待两个小时以上。博物馆门口更是早早地排起了一字长蛇阵,解说员张嘴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带着嘶哑声调。排队的家长们相互聊天,原来各地都差不多,孩子们上的各种培训班,很多都是七月底八月初结课,再加上写作业,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有时间出来……大人疲惫了还能硬撑着,孩子则不会,玩到最后就只剩下各种抗拒。特别是去博物馆,她们就会反复催:“什么时候结束啊,可以出去了吗?”有两次,甚至坚决不进去:“要去你们去,我在门口等着。”然后开始低头玩电话手表。她们那副心不在焉与烦躁的样子,真是狠狠拆穿了一个老父亲这么多年来的自欺欺人,何苦来哉!《请回答1988》剧照不过,想来想去,孩子是对的。美好的旅行体验和全民假期根本就是两道平行线,完全没有交汇的可能。如果想放松,那只能是真正的“错峰”。各类旅行app的报价表是不会撒谎的,9月1日,全国开学日一到,我们刚刚去过的古城“古风”客栈单价瞬间就由400元降到150元。“说走就走”与“好好学习”怎么两全?我们知道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三月最美,也知道沿海的海鲜开春时节最鲜最肥,还知道内蒙古额济纳的胡杨林十月下旬就进入金黄巅峰期……但这些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偶尔,孩子也会说起,某某同学和爸妈周末去了上海迪士尼,言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也有同学家长会在一起排队等待接孩子时塞上两袋椰子粉,笑眯眯地说他们刚刚去了一趟海南……《假期历险记》剧照有一天,我的脑子好像突然开窍了:为什么不能是我们呢?我算了算,自己还有五天年休假,我又认真翻了翻孩子的课本,还行,给她们讲讲补上应该也没问题。于是上网查攻略,游客已经少了一半。我准备向老师请几天假,孩子却犹豫了:“能行吗?”没想到班主任倒是很痛快,表示理解,只是叮嘱安排好功课。也许我们已经被“按时上课”的惯性思维束缚得太久,总觉得请假出游是“不务正业”,是“耽误学习”。但想想这几年寒暑假的旅程是如何度过的,我又坚定了信心。与其在人山人海中烦躁地“打卡”,还真不如选在平常的日子里,慢悠悠地享受一下。《小淘气尼古拉的假期》剧照景点没那么多人,博物馆的“通关”速度大大提高,解说员也精神多了,有些“老字号”饭馆依旧客满,但无需排队等待太久,服务员看起来也没那么疲惫,物价也趋于正常。总之,一切回归了它本该有的温和与合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这种“偷来”的假期,总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每天晚上回到酒店,都急急忙忙发微信问同学有什么作业。吃罢晚饭,自己就拿出了作业本,开始挑灯夜战,反倒比在家时更自觉了几分。旅行归来,我去上班,孩子上学。回到家中一聊天,我们发现啥也没有缺少,单位的工作依旧能衔接得上,孩子也没落下课程,地球依旧转得很好。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也暗自有些后悔,后悔没早一点这样安排。我甚至打起了更大胆的算盘:周五加周末,旅客还是不少,不如直接周一出发,那样更轻松……《德雷尔一家》剧照这场旅行让我意识到,学业当然重要,连续地学习也很重要,但只要没到不能停下来休整的程度,我们完全可以鼓足一次勇气,轻轻地按一次“暂停键”,为了自己,也为孩子。
《少年新知》是《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的原创青少年杂志,我们的自我定位是人文思维启蒙。我们希望这本杂志能够陪伴青少年一起直面真实复杂的世界,让他们意识到,看待世界不是只有一种方法。
自2020年6月创刊,《少年新知》已经推出53期杂志。我们的主题涉及时间、魔法、友谊、家庭、偶像、未知、运动、冬日、海洋、倾听与表达、网络生存、像侦探一样思考、历史、成长的烦恼、微观世界、写作实验室、清单、博物馆、爱情、野外、情绪、音乐、美食、建筑、物理、秋日、漫画、流行、故事、社团、身体、AI、南北朝、游戏、古生物、语文、苏东坡、厨房、旅行、神话、智能手机、野生动物、二次元、明朝、音乐剧、夜晚、化学等。
许多愿意为青少年写作和绘画的成年人加入了这本杂志的创作。科学、游戏、哲学、文学、心理学、艺术专栏的创作者不断地输送着前沿的研究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试图回应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困惑。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少年新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