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9月17日
“偷来的”假期:如何在人潮中找回旅行的真正意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现代家庭旅行中普遍存在的疲惫与无奈,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景点人满为患,体验大打折扣。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反思了旅行的真正意义在于开阔眼界和放松身心,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为了打破这种困境,作者大胆尝试在非假期时间请假带孩子出行,结果发现不仅避开了人潮,提升了旅行质量,孩子在“偷来的”假期中反而更加自觉地学习。文章强调,学业固然重要,但适时按下“暂停键”,享受真正的休息与放松,对身心成长同样至关重要,并以此引出了《少年新知》杂志的人文启蒙理念。

👨‍👩‍👧‍👦 **节假日旅行的痛点与反思**:文章开篇点明了当前家庭出游普遍面临的困境,即节假日期间景点人潮拥挤,导致身心俱疲,难以达到放松和开阔眼界的初衷。作者通过描述孩子在旅途中的不适和家长内心的挣扎,深刻揭示了“全民假期”与“美好旅行体验”之间的矛盾,引发读者对旅行意义的深度思考。

💡 **“错峰”旅行的创新尝试**:作者打破常规,大胆提出在非节假日(如开学日后)请假带孩子出行,利用年假和学业的灵活性,实现真正的“错峰”旅游。这种做法不仅显著减少了游客数量,降低了旅行成本,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升了旅行的舒适度和质量,让家庭成员能够真正享受旅途的乐趣,而非疲于应付人潮。

📚 **“偷来的”假期与学习的结合**:文章指出,在“偷来的”假期中,孩子反而表现出更高的学习自觉性,主动完成作业,这挑战了“请假出游即耽误学习”的传统观念。作者认为,只要合理安排,学习与旅行可以并行不悖,甚至相互促进,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让身心得到有效的休整,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和工作。

🌟 **《少年新知》的人文启蒙价值**:文章最后自然过渡到《少年新知》杂志,强调其作为一本青少年人文思维启蒙读物,致力于帮助青少年直面复杂世界,培养多元视角。杂志涵盖的广泛主题和众多成人创作者的参与,旨在回应青少年的困惑,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这与作者通过旅行获得的感悟——“按下暂停键”以获得更好成长的理念不谋而合。





今年,《三联生活周刊》终于迎来了复刊30周年的好日子!


9月17日,三联订阅季正式开启!


直播间专属订阅福利,福袋抽奖的不停,还有超多中秋好物提前上市!

快进入直播间一睹为快吧!





有了孩子以后,我们家几乎都每年会来一场旅行。或长或短,或远或近,可无论哪种形式,一家人玩到最后都很疲惫。我也不止一次思考旅行的意义:第一点,肯定是见世面,那第二点呢?应该是放松吧?但现在能做到这点就是痴人说梦。如果只是开车的疲劳也就罢了,关键是每次景区人挤人人挨人,没有丝毫从容劲儿,只有汗流浃背和狼狈不堪。

这两年,全家每次外出,我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假期前半段真心不想出去,大概率都是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这个假期,你就在家好好学习!”到了中段,思想开始松动,觉得孩子可怜,更觉得自己可怜。如果错失这样一个外出休养生息的机会,至少要再等半年。于是,在各种犹豫和踌躇中,还是出门了……

《千与千寻》剧照

我们也曾刻意在暑假的最后一周出行,想来个“错峰”旅游,没想到却“错”在了波峰上。之前几天,我们在app上看民宿单价还是350,那几天突然就跳到了500多。店家也很无奈:“冬天没有游客,我们就挣半年钱。这几天再不挣,明年也许见不到我们了。”但凡网上推荐的饭馆,至少要等待两个小时以上。博物馆门口更是早早地排起了一字长蛇阵,解说员张嘴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带着嘶哑声调。排队的家长们相互聊天,原来各地都差不多,孩子们上的各种培训班,很多都是七月底八月初结课,再加上写作业,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有时间出来……

大人疲惫了还能硬撑着,孩子则不会,玩到最后就只剩下各种抗拒。特别是去博物馆,她们就会反复催:“什么时候结束啊,可以出去了吗?”有两次,甚至坚决不进去:“要去你们去,我在门口等着。”然后开始低头玩电话手表。她们那副心不在焉与烦躁的样子,真是狠狠拆穿了一个老父亲这么多年来的自欺欺人,何苦来哉!

《请回答1988》剧照

不过,想来想去,孩子是对的。美好的旅行体验和全民假期根本就是两道平行线,完全没有交汇的可能。如果想放松,那只能是真正的“错峰”。各类旅行app的报价表是不会撒谎的,91日,全国开学日一到,我们刚刚去过的古城“古风”客栈单价瞬间就由400元降到150元。

“说走就走”与“好好学习”怎么两全?我们知道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三月最美,也知道沿海的海鲜开春时节最鲜最肥,还知道内蒙古额济纳的胡杨林十月下旬就进入金黄巅峰期……但这些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偶尔,孩子也会说起,某某同学和爸妈周末去了上海迪士尼,言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也有同学家长会在一起排队等待接孩子时塞上两袋椰子粉,笑眯眯地说他们刚刚去了一趟海南……

《假期历险记》剧照

有一天,我的脑子好像突然开窍了:为什么不能是我们呢?

我算了算,自己还有五天年休假,我又认真翻了翻孩子的课本,还行,给她们讲讲补上应该也没问题。于是上网查攻略,游客已经少了一半。我准备向老师请几天假,孩子却犹豫了:“能行吗?”

没想到班主任倒是很痛快,表示理解,只是叮嘱安排好功课。

也许我们已经被“按时上课”的惯性思维束缚得太久,总觉得请假出游是“不务正业”,是“耽误学习”。但想想这几年寒暑假的旅程是如何度过的,我又坚定了信心。与其在人山人海中烦躁地“打卡”,还真不如选在平常的日子里,慢悠悠地享受一下。

《小淘气尼古拉的假期》剧照

景点没那么多人,博物馆的“通关”速度大大提高,解说员也精神多了,有些“老字号”饭馆依旧客满,但无需排队等待太久,服务员看起来也没那么疲惫,物价也趋于正常。总之,一切回归了它本该有的温和与合理。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这种“偷来”的假期,总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每天晚上回到酒店,都急急忙忙发微信问同学有什么作业。吃罢晚饭,自己就拿出了作业本,开始挑灯夜战,反倒比在家时更自觉了几分。

旅行归来,我去上班,孩子上学。回到家中一聊天,我们发现啥也没有缺少,单位的工作依旧能衔接得上,孩子也没落下课程,地球依旧转得很好。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也暗自有些后悔,后悔没早一点这样安排。我甚至打起了更大胆的算盘:周五加周末,旅客还是不少,不如直接周一出发,那样更轻松……

《德雷尔一家》剧照

这场旅行让我意识到,学业当然重要,连续地学习也很重要,但只要没到不能停下来休整的程度,我们完全可以鼓足一次勇气,轻轻地按一次“暂停键”,为了自己,也为孩子。





《少年新知》是《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的原创青少年杂志,我们的自我定位是人文思维启蒙。我们希望这本杂志能够陪伴青少年一起直面真实复杂的世界,让他们意识到,看待世界不是只有一种方法。
自2020年6月创刊,《少年新知》已经推出53期杂志。我们的主题涉及时间、魔法、友谊、家庭、偶像、未知、运动、冬日、海洋、倾听与表达、网络生存、像侦探一样思考、历史、成长的烦恼、微观世界、写作实验室、清单、博物馆、爱情、野外、情绪、音乐、美食、建筑、物理、秋日、漫画、流行、故事、社团、身体、AI、南北朝、游戏、古生物、语文、苏东坡、厨房、旅行、神话、智能手机、野生动物、二次元、明朝、音乐剧、夜晚、化学等。

许多愿意为青少年写作和绘画的成年人加入了这本杂志的创作。科学、游戏、哲学、文学、心理学、艺术专栏的创作者不断地输送着前沿的研究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试图回应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困惑。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少年新知》订阅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M0ifkdKLFI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旅行 家庭教育 时间管理 假期 少年新知 人文启蒙 亲子 生活方式 深度游 错峰出行
相关文章
我最近开始看《东京八平米》,被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染到。看着看着发现我购物车里的《四季便当》也是她写的,内容是如何在中国做出日式的便当。让人心情复杂的是...
Comment on Breaking – CoinMex to Launch Its Own Token for Exchange and Become First Crypto Exchange to Support ONG Introducing CT by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медициналық университетінің оқу ақысы 2023
最近在学习精力管理,分享下《五种时间》这本书的笔记 1.人在意气风发时,精神抖擞地做一件事其实不难。难的是,在冗长得看不到头的枯燥、迷茫、压力、疲惫里,...
如果社会新闻上热搜你不关注,反转后你也不关注,你就省下了双倍的时间☝?
为什么是日本
波兰将对俄罗斯外交官实施旅行限令
中年男人都沉迷什么玩意啊?你们到哪个级别了? ​
一个反常识的观点:重要紧急四象限最关键的是不重要不紧急。 因为不重要不紧急,它们常年被忽视堆积如山。你在垃圾山中生活,呼吸污浊的空气,眼前垃圾遮天蔽日...
⭕ 如何成事 --- 成事=人×精力×技能×工具×时间 → 事 有太多事要做,没有足够的时间,无法成事;比如宝妈带俩娃,已经焦头烂额了,还想干副业,没有时间; ...
中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可最便宜的机票200-300块就能买到,比火车票还便宜,不是10亿人都掏不起这个钱,而是社会的行为范式滞后于物质条件——人们就算变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