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7岁的陈女士因长期用“无糖”可乐和0糖电解质饮料替代白开水饮用,导致其体重指数超标、长期缺乏运动等基础健康问题加剧,最终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酮症,并伴有尿路感染和低钾血症。医生指出,虽然这些饮料不含糖分,但其中的人工甜味剂会干扰肠道菌群,引发胰岛素抵抗,长期大量饮用会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加剧代谢紊乱,最终诱发酮症。目前,陈女士已停止饮用“无糖”饮料,并开始接受综合治疗,包括恢复饮用白开水、调整饮食和适量运动。专家提醒,老年人日常饮水应以白开水为主,选择饮料时应避免含有人工甜味剂的产品,并注意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以维护代谢健康。
🥤 **“无糖”饮料非健康之选:** 文章指出,陈女士长期以“无糖”可乐和0糖电解质饮料代替白开水,是导致其罹患2型糖尿病酮症的主要原因。这表明,即使不含糖分,这些饮料中的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蔗糖素)也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长期大量饮用的情况下。这些甜味剂会干扰肠道菌群平衡,诱发胰岛素抵抗,从而加剧代谢紊乱。
🏃♀️ **生活方式与代谢健康的关联:** 陈女士本身存在超重问题且退休后生活极为静态,缺乏运动,这些都是诱发代谢问题的基础。文章强调,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缺乏运动,会削弱胰岛功能并增加胰岛素抵抗,使得身体对人工甜味剂的负面影响更加敏感。健康危机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不良生活习惯是不可忽视的诱因。
💧 **白开水与健康饮品的选择:** 专家建议,超重老年人日常饮水应首选白开水或淡茶。如需选择饮料,应避免含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的产品。文章通过陈女士的案例,警示了过度依赖“无糖”饮料的潜在风险,并提倡回归健康的饮水习惯,强调了选择无添加、天然饮品的必要性。
⚖️ **综合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陈女士的治疗方案包括停止饮用“无糖”饮料、恢复饮用白开水、低盐低脂膳食以及适量运动。这体现了维护代谢健康的综合性。单一的饮食调整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从饮水、饮食结构、运动等多个维度进行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改善代谢性疾病。
快科技9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武汉一位67岁的陈女士因长期将“无糖”可乐和0糖电解质饮料代替水饮用,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酮症,并伴有尿路感染与低钾血症,日前在长江航运总医院接受治疗。
陈女士体重指数(BMI)为29,属超重人群,退休后日常生活极为静态,几乎整天坐在沙发上,除进食和如厕外极少活动,连散步等轻度运动也基本不参与。
今年7月,其儿子为母亲健康考虑,购买了大量无糖可乐和0卡0糖电解质饮料。陈女士于是完全以这类饮料替代白开水,每天饮用至少3瓶。两个月后,她逐渐出现视力模糊、体重快速下降,随后又有腹痛和乏力等症状。在社区医院初检发现血糖偏高,经一周治疗未见好转,反而出现心悸与尿频,于9月8日被转送至长江航运总医院老年病科进一步诊治。
主治医生龚程指出,陈女士的健康危机根源正在于所谓“无糖”饮料。她本身超重、长期缺乏运动,已存在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
近年多项研究显示,无糖饮料中常见的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人工代糖,会干扰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异常。这些代糖成分会“欺骗”大脑和胰腺释放大量胰岛素,但由于没有实际葡萄糖可供分解,胰岛素长期“空转”导致其敏感性逐渐下降,多种代谢紊乱叠加最终诱发酮症。
医生进一步解释,尿路感染会加剧酮症酸中毒,而酮症又可能助长感染,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医疗团队为陈女士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并要求她立即停止饮用“无糖”饮料,重新恢复饮用白开水,配合低盐低脂膳食与适量运动。
专家提醒,超重老年人日常饮水应以白开水、淡茶为首选。如选择饮料,应避免含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的产品。推荐保持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摄入粗粮和蔬菜,配合优质蛋白质,餐后坚持30分钟舒缓运动,从多个方面共同维护代谢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