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重读PG神作
《How to Get Startup Ideas》
开篇第一句话让我震惊了!
获取创业想法的方法
竟然不是去想创业想法!
而是去寻找问题
最好是你自己遇到的问题
在AI圈呆久了
见过太多"编造式"点子
就像电视剧编剧
给角色安排创业
听起来合理
实际上很糟糕
比如"宠物主人社交网络"
朋友们不会说"我绝对不用"
而是说"嗯,也许我能想象自己用"
但想象≠真正使用
汇总到整个人群
你就是零用户!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
他说要做"AI版小红书"
我问他自己会用吗?
他想了半天说
"应该会吧..."
典型的编造式点子!
三个共同点,缺一不可
PG总结最好的创业想法
往往有三个共同点:
创始人自己想要
自己能够构建
很少人意识到价值
微软、苹果、雅虎
谷歌、Facebook
全部始于此!
这不是巧合,这是规律
挖井还是挖坑?
PG用了个绝妙比喻
把公司比作"洞"
你可以挖两种洞:
又宽又浅的坑
又窄又深的井
编造的点子通常是坑
很多人有点兴趣
但没人迫切需要
好的创业想法都是井
很少人想要
但想要得要命!
关键问题来了:
现在谁迫切需要它?
谁需要到即使是
两人小公司做的糟糕版本
也愿意立刻使用?
如果答不出来
这想法可能很糟糕
微软做Altair Basic时
只有几千台电脑
Facebook最初只服务哈佛
也就几千学生
但这几千用户迫切需要!
AI时代的绝佳机会
PG说得最精彩的是:
"活在未来,构建缺失的东西"
现在AI就是那个
快速变化的领域!
如果你身处AI尖端
你不用寻找浪潮
你就是浪潮!
我每天用Claude Code
基本跑10个小时
烧200美金都不到
但还是觉得不够用!
这就是真实需求
这就是机会
关闭两个过滤器
PG提醒要关闭两个过滤器:
"不性感"过滤器
"麻烦事"过滤器
大多数程序员都想
写点代码就赚大钱
不想处理复杂现实
但这种偏好太普遍
方便的点子早被榨干了
真正有价值的想法
往往在那些
混乱、繁琐的领域
比如Stripe
处理支付确实麻烦
但用户迫切需要!
AI时代也有很多
基础设施需要升级
数据管道、模型部署
API调用、成本控制
都是又脏又累的活
但每个AI公司都需要!
就像我们做AI编程社群
处理用户问题很繁琐
但大家真的需要!
从痛点开始
最实用的建议:
从你需要的东西开始
问问自己:
之前工作中有没有说过
"为什么没人做个X?
如果有人做了X
我们立刻就买!"
如果想得起来
你可能就有想法了
我试过这个方法
20分钟就验证了可行性!
更进一步:
你身上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让你的需求与众不同?
如果这种不寻常
代表未来趋势
那就更好了
真正的秘诀
PG最后说:
"活在未来
构建你觉得有趣的东西
听起来很奇怪
但这才是真正的秘诀"
不是"想出"点子
而是"注意到"点子
最成功的创业公司
几乎都以这种方式开始
真好的时代!
AI让每个人都能"活在未来"
每个人都有机会
成为那种"会产生想法的人"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
欢迎交流
原文:https://paulgraham.com/startupidea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