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曾被视为锁定意向用户、优化生产的“大定”模式,如今已被部分车企玩坏,沦为制造热销假象的营销工具。从最初的24小时破万订单,到如今的数分钟破万,甚至数万、十万订单,夸张的订单数据被用来制造虚假繁荣。部分车企在尚未交付车辆的情况下,通过“大定”预收巨额款项,并利用交付前的空档期进行铺天盖地的营销宣传,如“小姐姐提车定妆照”,以制造话题和购买冲动,将“营销心理学”和“认知战”发挥到极致,让消费者感到被玩弄。
🚗 **“大定”模式的异化:** 最初旨在锁定用户和优化生产的“大定”模式,现已成为部分车企制造热销假象的营销手段。订单数量和达成速度被极度夸大,例如从24小时破万演变为数分钟甚至几分钟破万、破十万,严重偏离了其初衷。
💰 **预收巨款与虚假繁荣:** 部分车企在发布会后,甚至在车辆尚未开始生产(如钢板仍在冲压)的情况下,通过“大定”预收数亿元的款项,制造出车辆热销的假象,并将其计入流水。
📱 **营销手段的滥用:** “大定”与实际交付之间的时间差被车企用于密集营销。通过铺天盖地的“小姐姐提车定妆照”等宣传方式,制造话题,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利用“营销心理学”和“认知战”影响消费者决策。
🤔 **消费者感受的忽视:** 这种对“大定”模式的过度营销和数据操纵,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和不被尊重,仿佛被当作“那啥”一样被随意玩弄,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快科技9月17日消息,汽车博主 “痛快舒畅” 今天发文吐槽,曾是汽车行业重要数据的“大定”模式,如今已沦为车企玩坏的营销工具,反讽其堪称 “最近两年汽车市场最伟大的发明”。
据了解,“大定”最初本是车企锁定意向用户、优化生产的良性机制,用户支付定金锁定购车资格与权益,车企依订单按需生产。
但如今这一模式彻底变味,成为车企制造热销假象的“数据游戏”。
博主指出,部分车企从开始的24小时订单,到1小时订单,最后甚至到7分钟,1分钟订单。订单数据也越来越夸张,从24小时破万,到3小时破万,在到7分钟破万,更有甚者是破5万,破10万!
2个小时的发布会,几百张精美的PPT,一辆车都没有交付,甚至有的钢板还在冲压,先收入了几个亿的预售款(流水)!
此外,在“大定”与交付之间的时间空档,给了营销充足的操盘时间。该博主指出,有些车型的铺天盖地的小姐姐提车定妆照,就是用营销的手段给吃瓜和犹豫的用户创造话题和购买的冲动。
博主直言,如今的“大定”将“营销心理学”和“认知战”玩得明明白白,一直玩,持续玩,真的是把观众当“那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