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09月17日
禾赛科技在港交所上市,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禾赛科技于9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的IPO,也是近四年中概股回港融资规模最大的IPO。此次上市使其成为全球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凭借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系,禾赛科技已将激光雷达成本大幅降低,并推动其在百万辆汽车上实现搭载。公司营收稳步增长,亏损逐步收窄,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盈利。在ADAS乘用车和Robotaxi等领域,禾赛科技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扩张,已获得众多主机厂的量产定点,但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客户集中度等挑战。

🚀 **全球激光雷达行业里程碑事件:** 禾赛科技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不仅是迄今为止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IPO,也创下了近四年中概股回港融资规模之最。此次上市标志着禾赛科技成为全球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资本市场地位,并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 **技术创新驱动成本下降与大规模应用:** 禾赛科技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其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系的落地,成功将激光雷达的成本从10万美元大幅降低至200美元,从而推动了其在百万辆汽车上的大规模搭载。这种成本效益的提升是禾赛科技产品能够广泛应用于ADAS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各类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关键驱动力,也促进了整个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 **业绩增长与市场潜力:** 禾赛科技的营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亏损逐步收窄,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盈利,这得益于全球ADAS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的强劲需求。此外,Robotaxi市场潜力巨大,预计规模将大幅增长,禾赛科技已成为该领域多家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并获得了大额订单,展现了其在未来自动驾驶出行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 **面临的挑战与竞争格局:** 尽管禾赛科技在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与主要竞争对手如华为科技和速腾聚创的差距正在缩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处于高位,客户集中度问题不容忽视,这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业务前景构成潜在风险,需要禾赛科技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化客户群。

9月16日,全球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02525.HK)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禾赛科技此次IPO,是迄今为止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也是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禾赛科技港股上市 图源:禾赛科技官方网站

回溯其资本化历程,2023年2月禾赛科技已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而此次港股上市则使其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内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企业,以全球资本布局。

对于企业发展成果,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孙恺表示:“过去十年,凭借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系,禾赛科技将原本10万美元、仅限科研机构使用的激光雷达降至200美元,实现百万辆汽车搭载。”

上市首日,禾赛科技收报234.00港元/股,上涨9.96%,市值超350亿港元。

激光雷达总交付量攀升

成立于2014年的禾赛科技,是一家面向全球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目前,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无人配送车、AGV等各类智能机器人应用。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禾赛科技营收分别为12.03亿元、18.77亿元和20.7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01亿元、4.76亿元、1.02亿元;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96亿元、-2.41亿元、1369万元。营收稳步增长,亏损逐步收窄。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表现进一步亮眼,实现营收12.32亿元,运营亏损1060万元,净利润2654万元。其中,第二季度表现尤为亮眼,7.06亿元的营收,同比大增53.9%,净利润达到了441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禾赛科技的业绩增长,与全球ADAS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的爆发式扩张密切相关。随着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需求持续升级,市场机遇逐步释放,这也成为其实现同比扭亏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国际研究机构YoleGroup发布的《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攀升至8.61亿美元,同比增长60%。自2018年以来全球已有约120款车型搭载激光雷达,且搭载量正加速提升,仅过去两年就有近40款新车型实现激光雷达上车。

另一组来自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报告指出,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首次突破150万颗,同比激增179.7%;2025年上半年即达100.2万颗,同比再增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在行业红利的推动下,禾赛科技的出货量同步实现跨越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7913台,同比大增276.2%,并超过2024全年。据禾赛科技方面透露,2025年规划年产能超200万台,预计交付量达120万至150万台。

官方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禾赛科技已经获得来自比亚迪、小米、理想、长安、吉利、长城、奇瑞、零跑、上汽奥迪等在内的全球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并计划于2025-2027年陆续交付。

除了把握市场机遇,禾赛科技还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优化成本,核心举措便是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系的落地。

早在2017年,禾赛科技便开始布局激光雷达专用芯片(ASIC)研发。今年年初,禾赛科技对外宣布,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芯片架构平台预计将于年内全面投入量产。

据介绍,第四代自研芯片实现了激光雷达功能和性能的全面优化,整合了包括激光器、探测器、激光驱动器、TIA芯片、AD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在内的所有七个关键部件。

△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品 图源:禾赛科技官网

目前,禾赛科技芯片产品已实现全系列规模化量产,为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与性能提升提供了核心支撑。

Robotaxi风口再起?

“面向未来十年,以AI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悄然来临,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将显著改善人类生活,禾赛科技将为这个新时代提供新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孙恺在禾赛科技港股上市致辞中,对行业未来发展做出预判。

而被视为激光雷达另一核心应用场景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或许正是孙恺口中“新时代”的重要载体。

近日,自动驾驶公司地平线(09660.HK)宣布与哈啰合作推出Robotaxi产品。此外,已经有包括百度、小马智行、特斯拉、小鹏汽车、文远知行、Momenta、Waymo等国内外的科技企业、整车厂商和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相继入局,行业竞争加剧。

高盛集团在发布的《GlobalRobotaxi:China’s Robotaxi market-the road to commercialization》中指出,中国自动驾驶出行市场潜力巨大,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跃升至2035年的470亿美元,十年增长超过750倍,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而在Robotaxi行业加速发展的浪潮中,禾赛科技已然跻身全球头部Robotaxi企业核心供应链体系,成为包括Zoox、Aurora、Apollo、滴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在内的Robotaxi企业的首选。

9月15日,禾赛科技宣布与一家美国领先的头部Robotaxi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签订了价值超过四千万美元的激光雷达订单;同月4日,禾赛科技再获美国无人驾驶领域头部玩家Motional全球独家激光雷达订单,这也是禾赛科技连续两年作为Motional全电动IONIQ5 Robotaxi的近距激光雷达独家供应商。

“我们很荣幸能支持Motional推动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实现规模化部署的使命,”禾赛科技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Bob in den Bosch表示,“禾赛科技始终致力于提供行业领先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满足最高标准的安全要求。”

不过,虽然禾赛科技凭借亮眼的市场表现与大额订单,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龙头地位日渐显现,但其面临的挑战仍不容忽视。

从外部竞争来看,尽管禾赛科技以33.0%的市占率位居国内市场第一,但与第二名华为科技(30.2%)的差距仅为2.8个百分点,竞争优势并不稳固;同时,第三名速腾聚创的市占率也达到27.4%,行业头部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格局仍有变数。

除了外部竞争,禾赛科技的“客户集中度”问题也需警惕。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禾赛科技前五大客户收入占当年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1%、67.5%、59.9%,2025年第一季度禾赛科技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8.3%。

虽然大客户合作体现了市场对禾赛科技的认可,但也意味着公司的业绩表现与关键客户的经营状况、合作关系深度绑定。正如禾赛科技在招股书中所写:“倘若任何一名主要客户流失,均可能对经营业绩及业务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曹杨,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禾赛科技 Hesai Technology 激光雷达 LiDAR IPO 香港上市 Hong Kong Listing ADAS Robotaxi 自动驾驶 Autonomous Driving 芯片化架构 Chip-based Architecture 成本下降 Cost Reduc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