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全文版 09月17日
印度工程师设计“防撞飞机”,为航空安全带来新希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印度航空AI171航班的坠毁事故,造成260人遇难,给航空安全敲响了警钟。受此启发,印度工程师们提出“重生计划”,设计了一款名为“人工智能碰撞生存系统”的防撞飞机。该系统在危及飞机安全时,能自动弹出安全气囊包裹机身,并辅以反推力、燃气推进器以及非牛顿流体座椅保护套,旨在最大程度减少碰撞冲击,保障机上人员安全。虽然该设计已入围詹姆斯·戴森设计奖决赛,但其可行性、成本以及潜在风险仍待验证。此前的类似设计也因技术和成本问题未能实现,未来能否落地尚存未知。

✈️ 事故触动与设计初衷:2025年印度航空AI171航班的空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发了印度工程师对航空安全的深刻反思。一位工程师受母亲的经历触动,与团队共同研发了“人工智能碰撞生存系统”,旨在为乘客提供最后的安全保障,让他们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坠机时,能够最大程度地生存下来。

🛡️ 多重防护机制:该“防撞飞机”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碰撞生存系统”,它能在检测到危及安全的状况时,在2秒内弹出覆盖机身的安全气囊,形成类似“爆米花”的缓冲层。此外,系统还具备额外的保护措施,如在发动机失控但仍运作时产生反推力减缓下降速度,以及在发动机异常时启动燃气推进器以稳定并减慢降落速度。同时,乘客座椅背后和飞机内层还采用了非牛顿流体材料,在撞击时会变硬以减少伤害。

🏆 创新性与挑战:该“重生计划”项目已入围詹姆斯·戴森设计奖决赛,显示了其设计的创新性和潜在价值。然而,该设计目前仍停留在理论和概念阶段,尚未进行实际的飞机碰撞实验。其可行性、人工智能系统的误启动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飞机重量增加和高昂的飞行成本等问题,都是需要克服的挑战。历史上的类似设计也因技术和成本原因未能实现,这使得“重生计划”的未来应用充满不确定性。

2025年6月12日,印度航空AI171航班从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飞往英国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起飞仅32秒后飞机就坠毁了。机上总共242人,除了1个英国乘客之外,全部遇难。飞机坠落后,失控冲进一家医学院宿舍楼,多达80多名学生正在一楼食堂就餐,其中19人被飞机事故波及而死亡,67人重伤。


此次事故,死亡人数总计260人,是近年来最严重的空难之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中时,印度的工程师们痛定思痛,决定用知识改写将来。

受该事件启发,他们设计了一架即使任何一种阻止飞机坠落的方式都失败,依然能最大程度保障机上人员安全的“防撞飞机”。


飞机重生计划

该项目是由比拉理工学院迪拜校区的工程师提出,据其中一位工程师介绍,自从飞机失事后,自己的母亲就没有睡过好觉,一直被事故阴影笼罩着。

飞机开始下降后,乘客和飞行员该有多恐惧多无助啊!他们没有其他出路,只能等待死亡。”

正是母亲的话,激励了作为工程师的儿子。

之后工程师就和同事进行了几个小时的头脑风暴,经过多方努力之后设计了一个“人工智能碰撞生存系统”,并称之为“重生计划”。

在他们的设想中,飞机会被安装上和汽车类似的安全气囊,同时还配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软件。


当机身发生碰撞、发动机出现故障等危及飞机安全时,人工智能软件能识别这些情况(结合多因素分析决定是否要启动),然后从机头、机身和机尾就会弹出安全气囊,包裹住机身,外形上如同一颗巨大的“爆米花”,安全气囊的展开只需要2秒钟。

理论上,无论飞机速度如何,只要安全气囊弹开,就像多了一层保护垫,飞机着陆时产生的撞击肯定比没有保护的要小,就能最大程度保障人身的安全。

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在系统中额外添加了其他保护措施,例如:

如果飞机在降落时,发动机失控了但还在运作,那么该系统还会产生反推力减缓下降速度;

如果发动机运转不正常了,飞机直冲地面,那么系统也会启动燃气推进器,让飞机的降落尽可能稳定且速度慢。


工程设计师还表示,在乘客座椅的背后和飞机内层也会放置非牛顿流体,平时是柔软的,在受到撞击时会变硬,就能包裹身体以减少伤害。


总的来说,这个系统主要有三重防护。

一个就是想办法尽可能让飞机下落速度减慢,减少飞机落地时的冲击,然后在座椅周围安装一个“非牛顿体保护套”,确保乘客不会被甩飞,也不会被其他物体伤害,最后一重保护则是在飞机壳装上安全气囊包裹住机身,保证飞机能“软着陆”。


真的能实现吗?

这个设计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感觉更像是电影中会出现的桥段,但事实上,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布局了。

“重生计划”是今年詹姆斯·戴森设计奖的决赛入围项目之一,入围的总共有20个项目,是否会获胜要等10月15日公布结果。

但该设计还停留在纸上,未进行过飞机碰撞实验,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质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果人工智能系统被错误启动,会发生什么?

有人则担心飞机成本问题:引入这个设计,会不会增加飞机的重量,会不会增加飞行成本?

而大众最在意的是:用了这个设计,机票会不会越来越贵?


重生计划,能不能实现?目前很难说,只能交给科学家和商业巨头来回答了。

如果此次设计获奖了,那么至少从理论角度来说,这个方法对保障人身安全是有利的。

至于,设计会不会在现实中应用,需要考量的东西太多了。

2016年,乌克兰有一个工程师也提出过类似的设计——可拆卸飞机客舱在紧急情况下,飞机会弹出客舱,而客舱上安装了降落伞,能确保可控降落。

这个设计当时也非常受欢迎,但最终由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昂等原因,并没有落地。

查看评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航空安全 防撞飞机 人工智能 重生计划 詹姆斯·戴森设计奖 Aviation Safety Crash-proof Plan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birth Project James Dyson Awa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