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质疑的无非是两点:预制菜和偏高的价格。价格就不用说了,每个品牌有自己的定位,只要明码标价就没什么问题。以罗永浩那个级别的财富,真要是过于平价的品牌,他反而不一定吃得上。而且西贝定价只能说偏高,绝对不是极其昂贵那种,不然也不会开在大众商场里面。
至于预制菜,西贝老总敢直接叫板罗永浩,肯定是有这份自信。根据国家规定,中央厨房和速冻食品都不是预制菜。西贝是典型的中央厨房预加工。你可以说他是预加工食材,但确实不算预制菜。所以理论上讲,罗永浩在这场辩论上完全不占理。
只不过西贝这样的企业还经不起放大镜的检验。转基因大豆油等一些列问题的爆出,让他不得不低头认错。不论是之前幼儿园违规使用工业色素,还是各大网红和品牌翻车的配料表造假粉条。如果拿着放大镜只看到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只能说西贝不完美,但已经算得上优秀的企业。西贝老板觉得自己可以赢下最初的辩论,结果发现自己输了口碑,甚至最终可能会一败涂地。
餐饮走到今天,预制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步骤,尤其是连锁经营和进驻商场的品牌。以前的厨子,猪油都是自己㸆的,咸菜都是自己腌的,甚至可能酱油醋都是自己酿的。但对于今天的餐饮,传统手艺就像传统作坊,终究会被食品工业和资本碾得粉碎。
老百姓向往曾经的人间烟火气。但向往的更多是一种情怀、调性、文化氛围,而不是真正的口味。不论品控味道甚至是健康角度,预制都比现炒更有优势。甚至可以说,全国范围已经没有不预制的饭店。不用说红烧肉、卤菜、鱼丸、炖汤、点心这些明显的预制。回锅肉的肉片,煎饼果子的果子,热干面炒饭的榨菜,哪有能逃开的预制?尤其是街边的苍蝇馆子,顾客看到的是明厨亮灶,看不到的是不够规范和安全的预加工和保存。一两天储藏不当引起的食物变质远大于几个月的规范储存。潮汕牛肉有其鲜活现杀的优势,但不能说熟成冷冻的雪花和牛不是好牛肉。
说回西贝。作为一家大型连锁餐饮品牌,单是没有开放外部加盟这一点,就足以超过大部分品牌。说明老板至少在意品控,而不是收割资本赚快钱。此次舆论危机对品牌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但你甚至找不到老板真正做错了什么?如果重新来过,西贝有什么能改正的地方吗,好像并没有。如果有就是谨言慎行,不要轻易和网红在公众面前对线,但这与餐饮本身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