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創Anthropic自今年以來,每季都會公布與旗下聊天機器人Claude有關的經濟指數報告《Anthropic Economic Index》,在周二(9/16)發表的第三份報告中,指出利用Claude撰寫程式碼依然占了總樣本數的主導地位,達36%,而且自動化(Automation)的需求(49.1%)已超過協作(Augmentation,47%)。Anthropic的調查結果跟OpenAI很不同,因為後者發現利用ChatGPT來撰寫程式碼的比例只有4.2%。
雙方調查的差別主要在於,OpenAI調查的是免費及付費的消費者用戶,並未涉及企業,而Anthropic則是同時調查個人及企業用戶。
Anthropic說,從歷史來看,新技術通常需要經歷數十年才能被廣泛使用,例如在城市電氣化之後,電力是在30年後才到達農村;或者是當個人電腦於1981年進入早期採用後,經過20年才普及;就算是採用算快速的網路,也花了5年的時間才達到AI只用了2年便創造的採用率。今年美國就有40%的員工在工作上採用AI,兩年前時該比例只有20%。
Anthropic的調查涵蓋了全球市場,發現美國使用Claude的次數遠遠超過其它國家,占了21.6%,第二名是印度的7.2%,之後的巴西、日本與南韓都各占3.7%。若計算人口規模,那麼Claude採用率最高的前五名國家則是以色列、新加坡、澳洲、紐西蘭與南韓,美國則排名第六。
使用者最常利用Claude來執行的任務類別為程式碼,占了36%;教育及教學占了12.4%;自然及社會科學占了7.2%;商業與財務分析占了3%;管理也占3%;藝術及娛樂占了8%。
此外,在與使用者的互動方式中,今年初還是由協作領先,亦即使用者會與Claude多次來回討論,到了第三季,自動化即占了49.1%,超越協作的47%,意謂著使用者愈來愈信任AI,把任務直接交給AI完成。
《Anthropic Economic Index》中還有一個有趣的數據,是能夠呈現每一個市場或區域的Claude使用特性,例如夏威夷用戶最常用它來規畫旅行,麻州用戶最常用它來進行科學研究,印度用戶最常它來建立Web應用程式,而且巴西人用Claude來翻譯或學習語言的次數是全球平均的6倍。Anthropic已建立Anthropic Economic Index網站讓人們追蹤不同地方的Claude使用狀況,目前僅支援美國市場,很快便會延伸至全球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