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09月16日
阳光电源业绩突显,持续增长揭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阳光电源在光伏行业普遍低迷时表现亮眼,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40.34%,净利润增长55.97%。其成功源于稳定的全球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海外业务(占比超40%)、早期布局储能(全球发货量连续八年第一)、持续生态化发展(逆变器-储能-氢能等)、高研发投入(占比近42%)及有效的激励机制。阳光不公开战略,但通过实际行动验证发展方向,敢于试错并快速迭代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 阳光电源在光伏行业低迷时业绩突显,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40.34%,净利润增长55.97%,资本市场认可度高(股价大涨84.46%)。

🌍 其海外业务占比常年超40%,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43.44%,在巴西、越南、泰国等市场稳居第一,海外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91.77亿元增至2023年的333.69亿元。

🔋 阳光电源最早推动光伏+储能,2006年涉足储能,2019年储能变流器供应商排名第一,2023年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10.5GWh,连续八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七年内业务激增超227倍。

🚀 持续生态化发展,从逆变器到储能、氢能、EPC等多元业务,2013年电站系统集成取代逆变器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设立AIDC事业部加速研发,形成规模化的多元发展方向。

🧠 高研发投入与快速迭代,过去五年研发投入10倍于国内同行(复合增长44%),2019年研发人员占比近42%,产品每3个月微调、半年大幅升级,以试错验证未来方向。

——————————

在绝大多数光伏企业业绩哀鸿遍野的时候,阳光电源的业绩却出奇的好,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资本市场对阳光也高度认可,在A股市场走出与绝大多数光伏企业完全不同的走势。截止9月12日,今年光伏产业指数上涨16.94%,阳光则大涨84.46%。

阳光独特且优秀。其他著名光伏企业是各领风骚三五年,阳光却是一直稳定增长,市场好时增长,市场不好时仍旧增长,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到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一阵营。

可是要快速说出阳光为什么这么优秀,却把老红难住了。对其他光伏企业,老红能快速说出这个企业大概是怎么想的,可对阳光,老红知道它优秀的成绩是如何构成的,却完全说不出它是怎么想的,因为曹仁贤从来不说。记得2020年时老红写过《让人意外的阳光电源》,现在又意外了。

老红努力回忆过去几年的曹仁贤,能想到的也就是这样几件事情:从密集在朋友圈发布阳光进步的消息到极少发布;近两年只是作为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公开讲过几次话;一度曾为媒体说华为逆变器销量全球第一愤愤不平;一位阳光员工连续在老红的微博上投诉曹仁贤。

这些都得不出对阳光的判断,老红只好反复重读了2020年至今的阳光电源企业“大事记”,记载最多、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些事情:

光伏企业中少有的业绩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时,“阳光电源短短5年间,营收由30.62亿增长至135亿”。2025年时,“过去的16年里,阳光电源营收增长超700倍,净利润增长超1100倍。海外收入占比常年超40%”。

海外业务增长快、比例大。2020年时,“阳光电源逆变器在巴西分布式市场排名第一,在越南市场以40%市占率稳居第一,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市场份额约30%左右,均位列当地市场第一,在澳洲户用市占率也超过20%”。2024年时,“阳光电源海外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91.77亿元增至2023年的333.69亿元。2024年上半年,阳光电源海外收入达到134.76亿元,占总收入的43.44%”。

最早推动光伏+储能的企业。2021年时,“2006年,阳光电源便开始涉足储能业务,并在2014年底与韩国三星SDI宣布成立三星阳光储能电池和阳光三星储能电源两家合资公司。到2019年,阳光电源已经在中国储能变流器供应商、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中,位居第一”。 2024年时,“七年内,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激增超过了227倍。2023 年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发货 10.5GWh,发货量连续八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

持续生态化的发展。2020年时,“2013年,‘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61亿元。2014年,该业务收入正式取代‘逆变器’业务,2013年后的7年间,‘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累计创收298.27亿元”。2024时 ,“阳光电源上半年,光伏逆变器收入131亿,增长12.6%,毛利率37.6%,同比提高了1.7%;储能系统收入78亿,下滑8.3%;毛利率40.1%,同比提高12.6%;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89.5亿,增长18.5%;毛利率16.9%,同比提高5.4%”。2025年时,“设立AIDC事业部,加速研发,争取明年推出产品”。

科研投入比例高于大多数企业。2020年,“过去5 年阳光电源研发投入10 倍于国内同行,每年复合增长44%”。2021年时,“阳光电源2019年研发人员占比接近42%”。2025年时,“AIDC业务已组建了几十人团队,目标定位行业头部”。

激励机制现象突出。2021年时,“阳光新能源拟增资扩股方式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完成后,阳光电源持有阳光新能源的股权比例由100%变更为77%”。2025年时,“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顾亦磊和吴家貌2024年分别获得1750万元和1294万元的薪酬,2024年,顾亦磊被授予218,400股,吴家貌被授予119,000股”。

股票回购的信息多。2022年底以后,光伏产业开始残酷的产业整合,大量企业的股票价格下跌70%以上。在这个时期,阳光回购股票的消息不断,是光伏企业中市值管理最好的。2022年时,“拟回购5亿元-10亿元公司股票,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100.00元/股”。2023年时,“阳光电源斥资5.21亿元累计回购648.5万股”。2025年时,“拟回购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公司股份”。

注重渠道和战略合作。2021年时,“已经跟上游芯片厂家如英飞凌、安森美、富士等建立了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平时会做到每月甚至每周去沟通未来的需求”。2023年时,“阳光电源发布‘银河计划’,从市场策略、技术方向、渠道生态、伙伴赋能等方面进行了全新布局。‘2+1+88’立体式生态圈:‘88’则是赋能超800家渠道商伙伴实现年营收超800亿”。有人评论:“阳光电源的真正能力不在于制造,在于渠道”。

反复阅读过去六年的阳光“大事记”,给老红最突出的印象是两点:

一个是阳光一直不爱公开自己的观点。同样是读光伏企业“大事记”,其他著名企业家有着许多深刻、独到的认知,却完全看不到曹仁贤说过什么。阳光的“大事记”都是客观的业务介绍,事后你才发现就是这些业务,把大家过去的认知变成了现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一个是阳光一直在生态化的探讨新业务。都是线型发展,组件全产业链企业就是那么几个点的进步,阳光就复杂多了,从逆变器-储能-氢能-水面光伏-EPC-电站投资-储能系统集成-家庭光伏业务-电控-充电桩等到AIDC。明显的阳光敢于、善于试错,能像流水一样不断找到洼地,逐步形成规模发展方向。

总之,阳光是典型的说的少做得多,人狠话不多。“狠”在敢于试错。

读过去六年阳光“大事记”的结论就是:阳光不设定什么一定代表未来,先干起来再说,用能够承受的结果证明什么代表未来。不像组件企业总争论谁代表未来。

阳光的这种思维是成立的。因为光伏新能源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颠覆性的成功和失败同在,只有能够承担成本的不断试错,才能比别人更快的找到规模发展方向,先于别人形成良性循环。2020年的“大事记”就曾记载:“阳光电源针对产品平均每3个月一次细节微调,每半年对产品进行一次大幅升级”。

红炜

2025.9.14.

相关文章

让人意外的阳光电源

曹仁贤的使命感

曹仁贤的“人缘儿”



本话题在雪球有7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阳光电源 光伏行业 储能业务 生态化发展 业绩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