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名34岁男子布伦特·查普曼,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严重受损长达20多年。经过近50次手术,包括多次角膜移植,视力始终未能有效恢复。近期,他接受了罕见且高难度的“骨齿人工角膜移植术”,即“以牙换眼”手术。该手术分两阶段进行,首先将患者的犬齿与骨骼、软组织一同取出,打磨后嵌入人工角膜,并移植到面颊或眼睑处生长数月。待移植物长出软组织后,再将其移植至眼部,替代原有角膜,成功帮助查普曼恢复了接近正常的视力。由于使用自身牙齿,该手术能有效避免免疫排斥,牙齿的坚固性也保证了移植体的长期稳定性。
🦷 **“以牙换眼”手术重塑视力:** 34岁的布伦特·查普曼在失明20多年后,通过一种名为“骨齿人工角膜移植术”的创新疗法重获光明。该手术利用患者自身的犬齿作为支撑结构,结合人工角膜,为严重受损的眼睛提供了新的视觉可能性,这标志着医学在解决长期失明问题上的一个重要进展。
🔬 **手术的复杂与罕见性:** 骨齿人工角膜移植术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手术,全球范围内能够实施该手术的医生数量非常有限。其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将患者的犬齿与骨骼、软组织一同处理并嵌入人工角膜,然后植入面颊或眼睑处生长,为移植做好准备;第二阶段是将成熟的移植物移植到眼部,以恢复视力。整个过程需要精湛的技术和长期的耐心。
🛡️ **自身组织优势与稳定性:** 利用患者自身的犬齿进行移植,能够极大地降低免疫排斥的风险,这是传统角膜移植中常见的难题。牙齿的天然坚固性和耐用性,也为人工角膜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有助于移植体在眼部保持更长的功能性,为患者带来持久的视力改善。
📈 **视力恢复显著:** 经过两次手术和后续的配镜矫正,查普曼的视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矫正视力达到了对数视力4.8的水平,这意味着他能够重新清晰地看到世界,极大地改善了他的生活质量。
9月16日消息,加拿大34岁男子布伦特·查普曼失明20多年,今年接受了“骨齿人工角膜移植术”(俗称“以牙换眼”手术),得以重见光明。
据悉,他在13岁时因服药不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昏迷27天,左眼因感染彻底失明,右眼也失去了大部分视力。
为了恢复右眼视力,20年间他做过将近50次手术,多数是角膜移植手术,然而新角膜植入后,通常能够维持数月或数年,但是始终未能彻底治好。
直至他接触到骨齿人工角膜手术,情况才得到改变,这种手术相当罕见,难度极高,全球有能力做这种手术的医生非常少。
据了解,骨齿人工角膜手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医生从患者身上取出一颗犬齿及相连的骨头和软组织,打磨犬齿,嵌入人工角膜,然后将犬齿暂时移植到患者面颊或眼睑部位,让其自然生长数月;
第二阶段,当移植物生出软组织,便可将其取出移植到眼部,从而代替原来的角膜,使患者恢复视力。
查普曼2月接受第一阶段手术,6月开始接受第二阶段手术,其中最近一次手术在8月5日。他8月13日配了一副眼镜,矫正视力达到标准对数视力4.8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移植的牙齿出自患者自身,所以不太会出现免疫排斥,加上牙齿坚硬、耐用等特性,植物能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稳定性。

眼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