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16日
西贝冷冻西兰花事件:冷冻蔬菜的真相与误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连锁餐厅西贝因预制菜风波引发关注。媒体探访后厨时发现,其儿童套餐中的西兰花为保质期长达两年的冷冻西兰花,引发消费者对其高价食材承诺的质疑。文章指出,冷冻技术能有效中断食材的酶反应和微生物生长,从而达到“保鲜”目的,保质期24个月并非不可思议。文章详细解释了工业化冷冻与家庭冷冻的区别,强调了急速冷冻和慢速解冻对保持食材品质的重要性,并指出包括西兰花在内的多种蔬菜都非常适合冷冻。同时,文章也提及了市场上许多看似新鲜的食材,如海鲜、肉类甚至水果,也离不开冷冻或控温保鲜技术,呼吁消费者理性看待冷冻食品,理解其在拓宽食材选择和延长可食用时间方面的积极作用。

❄️ 冷冻技术是有效的“保鲜”手段:文章指出,冷冻能够中断食材内部的酶反应和微生物生长,这是导致食材变质和营养流失的关键因素。因此,冷冻的西兰花保质期长达24个月,并非不可思议,而是技术保障下的正常现象。

🔬 工业化冷冻与家庭冷冻的显著差异:文中详细阐述了大规模生产中的冷冻技术,如急速冷冻(利用液氮等)和焯水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食材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持其口感和营养。这与家庭冰箱的冷冻效果有本质区别。

🍎 冷冻技术是现代食材供应的重要支撑:文章列举了海鲜、肉类甚至水果(如苹果)的保鲜案例,说明许多我们日常食用的“新鲜”食材,背后都离不开冷冻或控温技术。这些技术极大地拓宽了食材的选择范围和可食用时间。

🥦 西兰花等蔬菜非常适合冷冻:文章明确指出,西兰花、豆子、玉米、胡萝卜等含水量适中且不易在冷冻解冻过程中严重变质的蔬菜,是冷冻的理想选择,其营养和口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留。

一家名为西贝的连锁餐厅因预制菜疑云被推上风口浪尖。危机公关时刻,西贝大方邀请媒体进入后厨检验,却成了大型车祸现场。每天早上熬的鸡汤在记者追问鸡去哪儿了后,成了每天早上“熬”来自中央厨房的鸡汤调料包;儿童套餐的西兰花更是被眼尖的群众发现是保质期长达两年的冷冻西兰花。

很多人觉得这难以接受,尤其是冷冻西兰花,这都不再是预制菜问题,而是大家接受该餐厅较高的定价,是相信食材新鲜、高品质,连个西兰花都是冷冻的,这不是诈骗吗?

说起能保存到2岁的西兰花,我这两天在美国超市的冷冻食品区也转悠了一下。其实包括西兰花在内,冷冻的蔬菜只要保持冷冻状态,不经历较大的温度变化,是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的。保质期24个月并非匪夷所思。

首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冷冻蔬菜到底属于不新鲜的蔬菜,还是被保鲜的蔬菜?

直觉会是菜场里一颗颗买的西兰花新鲜有营养,冷冻的西兰花都不知道是啥时候从地里摘的,营养早流失了。

可新鲜的定义是什么?营养又是指什么?

以西兰花为例,一颗西兰花被摘下来,不等于一切生命过程都中止了。它内部存在酶,会改变内部成分,自然会影响营养——像青的香蕉放着放着就变黄了;表面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的生长也会影响食材——最明显的是导致腐败变质

冷冻恰恰可以中断这一切能导致食材质量下降,也就是让食材变得不新鲜的过程。

一些人对冷冻蔬菜的厌恶可能是基于自己冷冻剩菜的经历,解冻后口感下降太多。但大规模生产里的冷冻与咱自家冰箱的冷冻室有天壤之别。

冷冻的作用是中止蔬果、肉类内部的酶反应,以及遏制食材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这属于“保鲜”。而且由于冷冻本身就足以中断食物腐败变质,自然连防腐剂也能免了。

但合格的冷冻还需做到另一个层面,那就是保品质。无论是蔬果还是肉类,它们都由一个个细胞构成,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冷冻时的结冰,以及解冻时的融解,若控制不当就会损伤细胞,影响食材口感。

而这冷冻与解冻的门道早就被科学家们摸清了,简言之就是急速冷冻,慢速解冻,可以最大程度维持食材质量。

大规模生产中,西兰花这类蔬菜会有清洗、切剪。冷冻前还要经过短暂焯水,再用冰水降温中断加热,这可以让酶失活,同时保持色泽与口感。

冷冻则往往是把切小的蔬菜放到传送带上,用液氮快速降温。

食材内部的总含水量是固定的,降温越迅速,这些水就会以数量更多,但单独体积更小的冰晶的形式变为冰,体积越小的冰晶对细胞破坏程度越低。反之,如果降温慢,冰晶数量少,体积却更大,会显著破坏细胞。

切成小块也是为了降温迅速,这也是为什么冷冻西兰花都是切好的,不会一大颗。

我们家里的冰箱冷冻只有零下18度,液氮是零下196度,可谓云泥之别。

当然,不是所有蔬菜都适合冷冻。含水量特别高的,比如黄瓜,解冻后会成为软烂一团。可西兰花恰好和豆子、玉米、胡萝卜等一样,属于最适合冷冻的蔬菜。

或许你会好奇,如果冷冻蔬菜那么好,菜场怎么还没倒闭,我们自己家里怎么都不买冷冻蔬果?

一方面或许是习惯问题,另一方面,冷冻蔬果使用时还涉及到解冻。理论上要保持口感,速冻之后的解冻必须是低温慢速。在家庭环境中,自己买颗新鲜西兰花洗一下炒了,比起买个冷冻的还得提前放冷藏等它慢慢化冻,恐怕方便不少。而且,至少按我个人在美国的观察看,不少蔬果在零售端,价格不比冷冻的贵。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个人购买食材时就和冷冻绝缘了。实际上不少我们自觉买的是新鲜食材,其实都经过冷冻,只是商家如超市帮我们解冻了。

最普遍的是海鲜与肉类。像金枪鱼这种远洋捕捞、又特别容易变质的海鱼,一般在船上就直接冻上了。所以你看筑地拍卖金枪鱼,都是冷冻的鱼。

这些或许可以算黑科技,但真不是狠活,包括低温速冻在内的技术,其实是让我们的食材选择更多——可选的种类更多,能用的时间也更广。

哪怕是苹果这样如今最普通的水果,背后也离不开类似的黑科技。只要想吃,我们现在每天都能买苹果吃,这已经被我们视为理所应当,可实际上这完全仰赖技术加成。苹果的收获季节在8—11月,除了这些月份,理论上咱都吃不到新鲜苹果。

其它时候的苹果怎么来的呢?靠的是控温技术,在低温下,让苹果可以保存好几个月。

收获时,果农把摘下的苹果放进严格控温、控湿、低氧环境下,这样可以让苹果进入休眠状态,当季的苹果按品种,一般能如此保存10个月。

而取出控温室的苹果,在超市用的低温保存环境下,还能再存一两个月。

所以,你可能一岁的苹果都吃过很多个了,何必怕两岁的西兰花呢?

更何况,保质期24个月,店家也不至于非等到保质期快过时再用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西贝 预制菜 冷冻西兰花 食品保鲜 冷冻技术 食材真相 XiBei Pre-prepared Ingredients Frozen Broccoli Food Preservation Freezing Technology Ingredient Trut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