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 09月15日
高压锅与普通锅炖肉的软烂口感差异解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探讨了高压锅和普通锅在烹饪肉类时产生的不同软烂口感。高压锅通过高温高压,在短时间内破坏肌肉纤维,使肉质呈现酥软、入口即化的特点,尤其适合炖煮猪软骨、牛筋等需要彻底软烂的食材。而普通锅则依靠长时间的低温沸水冲刷剥离,使肉丝松散,但可能保留一定的嚼劲,适合追求整体形态的菜肴。文章还提供了针对不同食材和烹饪目标的锅具选择建议,并指出高压锅炖肉入味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后续收汁环节解决。

🍲 **高压锅的酥软烂:** 高压锅利用高压环境使水的沸点升高至120°C左右,高温在短时间内迅速破坏肌肉纤维,导致肉丝容易断裂,形成嫩乎乎、入口即化的酥软口感。这种烹饪方式特别适合需要彻底软烂的食材,如猪软骨、牛筋、猪大肠等,因为它们能被完全炖煮至入口即化,骨头也可食用。

💧 **普通锅的松垮烂:** 普通锅在约100°C的温度下烹饪,需要更长的炖煮时间。在此过程中,沸水产生的气泡和水流对肌肉纤维产生持续的冲击和剥离作用,使得肉丝松散,但肉丝本身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这种方式炖出的肉可能骨头已脱离,但部分筋腱仍有嚼劲,适合需要保持食材整体形态的菜肴,例如脱骨扒蹄。

⚖️ **锅具选择的考量:** 对于质地柔软、无骨的中小型食材如红烧肉、狮子头等,高压锅和普通锅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然而,当追求极致软烂,如北方扒肘子需要筷子可分割,或猪软骨、牛筋头巴脑等,高压锅的优势更为明显。反之,若要保持猪蹄等食材的完整外形,同时实现骨肉分离,则普通锅的长时间炖煮更为合适,以避免食材过于零碎。

😋 **风味提升的技巧:** 一些人认为高压锅炖的肉不如普通锅入味,这主要是因为高压锅的密封性导致汤汁不易蒸发浓缩。解决方法是在出锅后,将盛出的肉单独收汁,再回锅拌匀,即可达到与普通锅长时间炖煮相仿的浓郁风味。收汁过程也是调味和调色的好时机,但需注意火候,避免过度烹饪。

知乎用户,军事装备与对外关系研究及舆论引导办公室科员

一句话精炼:高压锅煮出来的肉,软烂感主要是来自于肉丝被破坏后,更容易断裂,是酥软烂。普通锅慢火炖出来的肉,软烂感主要是来自于肉丝和其他肉丝之间被剥离开来了,肉丝本身的破坏没有那么大,是松垮烂。

我们煮肉到软烂,实际上就是去破坏肌肉的纤维,在锅里主要有两种破坏手段,一是高温,二是沸水的流动。高压锅和普通锅共同点是锅内的水都是沸腾状态,区别是一个温度高时间短,一个温度低时间长。沸水是咕嘟咕嘟冒泡的,这种气泡还能起到搅拌、冲击、打散的作用。所以你看近些年来流行的低温慢煮,煮出来的肉口感和寻常做法完全不一样,原因之一就是低温的方式避免了高温对肉纤维的破坏,以及水不沸腾加真空袋保护,避免了水体流动对肉的冲击,其他原理没研究过

高压锅由于锅里气压大,水沸点高,温度一般能到 120 度左右。一般来说温度高 10 度,烹饪速度快一倍左右,所以你看高压锅炖肉二十分钟往往就能达到小火慢炖一小时左右的程度。温度高,对肌肉纤维的破坏比较大,肉丝容易断裂,所以肉做出来后是那种嫩乎乎的软酥烂,肉用筷子、勺子就能切,到嘴里入口即化,甚至骨头都能吃。所以高压锅里,对肉破坏作用,主要是由高温实现,水对肉的冲刷剥离体现不明显,就导致火候到了炖出来是这种乍一看比较整,但一碰就爱碎的嫩酥,尤其肥肉和猪皮会很爱碎。

普通的锅,水温度相对来说低一些,在 100 度左右,需要更长时间的炖煮,而长时间的炖煮沸,水中的气泡带来的水体流动,就会对肌肉的纤维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剥离。所以你看普通锅炖烂的肉往往骨头都下来了,但是骨头本身还是比较硬的,尤其软骨、筋头巴脑的口感,比高压锅出来的明显硬,一些大块儿的肉甚至还能撕出来很长的肉丝。所以普通锅里,由于温度没那么高,但烹饪时间很长,对肉起破坏作用时,水对肉的冲刷剥离的作用就更明显,就导致炖出来是这种火候到了的松散,肉没形了,但肉丝可能还很整,软骨和筋还不是特别好嚼,而等到软骨和筋都能轻松咀嚼的时候,上面的肉早就炖飞了。

这种差异在烹饪上也有体现。

都行:炖煮红烧肉这种质地柔软无骨的中小型食材,用普通锅久炖和高压锅都可以。狮子头四喜丸子这种,也开始有不少厨师探索用高压锅去替代传统技法。

适合高压锅:做北方的扒肘子,要求软烂,用筷子直接就能分割。做猪软骨排,牛筋头巴脑,猪大肠,这种要把肉、筋、骨本身给炖烂炖嫩的东西,高压锅明显更合适。

适合普通锅:做脱骨类的扒蹄,要求整体保持猪蹄的外形,不能一动就碎,但要骨肉分离,这种就要用普通锅长时间炖煮。

比如名厨孙立新提过,以往炖狮子头需要拿白菜叶盖上保护水份,锅里小火慢慢炖两小时,现在用高压锅实际上一样的。名厨陈宗明也提过,做鲁菜里面的五香脱骨扒蹄,不要用高压锅。我经常做排骨炖豆角,爱用猪软骨排,因为猪软骨排看着虽然贵,但全都能入口,普通排骨里骨头分量太大。我感觉,买 2 斤软骨排,吃起来肉量大概和三斤的普通排骨差不多。而现在的猪都嫩,炖猪软骨的时候用普通锅经常软骨还是咯吱咯吱的脆口感,肉却都炖下来了,不能再炖了。高压锅就没这个问题,肉和软骨一起软烂了但还在一起,只要你出锅的时候注意手法,肉就掉不了。

对于很多人都在说的,觉得高压锅炖的肉不如普通锅好吃、入味儿。实际上造成这种体验,很大程度是因为高压锅密封性好,水跑不出去,使得肉上挂的汤汁少且不够浓郁。我们普通锅小火炖,水往往要没过食材很多,最后长时间炖煮下来锅里水也可以做到很少。但高压锅炖煮东西,水一般只要和食材持平就可以了。可以出锅后加一步操作,就是把高压锅里面的肉盛出来,汤汁开火收浓,肉回锅拌匀,最后味道和普通锅久炖一样的浓郁。其实收汁的时候把肉和汤一起开火烧是最好的,还可以这个时候进行最后的调色和调味,但经验不足的话容易翻车,最后大火滚出一锅烂肉来,或者把盐给调重了最后味道功亏一篑,保险起见还是肉盛出来单独收汁更适合大多数普通厨艺爱好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高压锅 普通锅 炖肉 烹饪技巧 肉质 口感 Pressure Cooker Regular Pot Meat Cooking Cooking Techniques Meat Texture Tenderne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