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9月15日
天龙三号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刷新国内商业航天发动机推力纪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其一子级动力系统的海上平台试车。此次试车不仅验证了火箭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更重要的是,其发动机推力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纪录。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商业火箭在“一箭多星”批量发射能力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望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中填补我国的运力空白,并加速国内卫星互联网的组网进程。天龙三号火箭全长72米,起飞重量约600吨,近地轨道运力超20吨,性能比肩国际主流火箭。

🚀 **天龙三号一子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圆满成功**: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海上平台完成了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的试车。此次试车是全球航天领域首个海上热试车试验,验证了火箭各系统的方案正确性和工作协调性,为后续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 **刷新国内商业航天发动机推力纪录**:天龙三号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中,其发动机推力创造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新纪录。一级火箭采用9台“天火十二”发动机并联工作,近地轨道有效运力可达17-22吨,性能与国际主流的SpaceX猎鹰9号火箭相当,为实现“一箭多星”批量发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 **创新技术提升火箭性价比与可靠性**:天龙三号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例如将液氮罐置于液氧箱内部的液氮增压创新技术,大幅降低了增压系统的重量和成本,提升了火箭的性价比。此外,一子级尾段采用蜂窝式结构,降低了地面维护复杂度,提高了故障隔离能力,为火箭的可重复使用奠定基础。

✅ **“归零”机制显著提升火箭可靠性**:在去年6月30日失利后,天兵科技通过严格的“归零”流程,实施了127项可靠性改进和增长措施,包括提高连接结构安全系数、增设冗余约束装置、增加地面安全关机方式等,建立了更为严格和安全的试验验证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确保了此次试车前所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消除,体现了其在快速迭代和稳中求进方面的能力。

🌐 **填补国内运力空白,加速卫星互联网组网**:天龙三号大型液体火箭的成功研制和试车,有望填补我国在“一箭多星”批量发射方面的运力空缺,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的“竞速卡位赛”中占据有利地位,并加速国内卫星互联网的超大规模组网进程,同时满足空间站货物运输和中高轨卫星发射需求。

IT之家 9 月 15 日消息,据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官微消息,今日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海上平台成功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此次试车验证了天龙三号一子级火箭各系统的方案正确性和工作协调性,其推力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纪录。这标志着我国商业火箭初步具备了“一箭多星”批量发射的工程能力,有望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的“竞速卡位赛”中填补我国的运力空缺,加速国内卫星互联网的超大规模组网进程。

据IT之家了解,天龙三号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有望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 20 吨的大型液体火箭,自 2022 年 3 月启动型号研制,火箭全箭长度达 72 米,起飞重量约 600 吨。火箭一级配置 9 台“天火十二”发动机并联工作,其近地轨道有效运力为 17-22 吨,太阳同步轨道运力为 10-17 吨,性能与国际主流的 SpaceX 猎鹰 9 号火箭相当,可实现一箭 36 星互联网卫星组网发射,同时满足我国空间站大规模货物运输需求以及中高轨卫星发射需求。

研制如此大型的液体火箭,需要攻克诸多技术难关,包括大推力发动机多机并联、大型箭体结构设计与制造,以及复杂的测控与协同等。

此次天龙三号一子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也是全球航天领域首个海上热试车试验,全面覆盖从推进剂加注、多机分批点火、稳定工作到程序关机等箭地测发全过程,涵盖箭体结构、地面测控、工艺系统、安控系统等全链条协同的综合演练,并开创了“海上作业”新范式,针对海上复杂环境,突破防风、防晃、防雷、防盐雾、防噪、环境保护及发动机火焰高温防护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动商业航天从“陆地依赖”向“陆海协同”升级。

本次全系统试车高度模拟火箭实际飞行状态,各系统工作正常,发动机起动时序准确、工作平稳、关机正常,全系统综合演练获取的各项参数满足火箭首飞的性能要求。区别于国内商业航天此前试车测试,此次试车箭体,在完成必要检查维护后,将直接执行天龙三号的首次飞行任务,体现了产品具备高可靠性和重复使用的能力。

除动力和结构系统外,本次试车还全面验证了天龙三号火箭的液氮增压创新技术。该技术设计将液氮罐直接置于液氧箱内部,利用液氮加温汽化为液氧箱和煤油箱同时提供增压气体,使增压系统重量降低了 50% 以上、成本降低 10 倍以上,有效提升了火箭的性价比。

此外,着眼于可重复使用,火箭一子级尾段采用了蜂窝式结构,为 9 台发动机中的每一台都提供了独立的包络空间,大幅降低地面维护的复杂度,并提高了故障隔离能力。

此次试车成功再次验证了中国航天归零机制的有效性。从去年 6 月 30 日失利到本次试车成功,天兵科技通过全面“归零”流程,最终形成了 127 项可靠性改进和增长措施,包括采用新材料将连接结构安全系数提高至行业标准的 1.5 倍、增设冗余约束装置、增加八种地面安全关机方式、联合第三方机构对 63 项关键技术进行复核复算等,这一系列举措,最终建立起一套更为严格和安全的试验验证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确保了在此次火箭试车前充分暴露并消除所有潜在安全隐患,体现了天兵科技在归零中快速迭代和稳中求进的能力。

火箭动力系统试车是研制过程中系统最多、状态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地面试验,也是火箭首飞前最重要的前置试验。通过此次“全维度技术验证”,标志着国内运力最大的民营液体火箭天龙三号已通过“大考”,全面进入首飞任务的最后冲刺。

根据后续安排,天龙三号将在今年年底前首飞,并计划在首飞后快速实现常态化商业发射,保障每年 30 次以上的发射任务。为保障高频次发射,天兵科技已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布局建设了国内首个民营液氧煤油火箭专用发射工位,并启动了第二个专用发射工位的规划建设工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天龙三号 天兵科技 液体运载火箭 商业航天 发动机试车 一箭多星 卫星互联网 Tianlong-3 Tianbing Technology Liquid Propellant Rocket Commercial Aerospace Engine Test One Rocket Multiple Satellites Satellite Inter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