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15日
贾国龙与罗永浩的舆论战:一场关于沟通与认知的较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与罗永浩在预制菜风波中的舆论表现。作者认为,贾国龙的“中老年人爹味”沟通方式,固执、自我中心且表达欠妥,与互联网原住民罗永浩的精湛舆论操控和粉丝动员能力形成鲜明对比。文章指出,50后、60后“成功人士”的固执和自我中心是沟通的重灾区,而罗永浩则凭借对用户心理的深刻理解和“我们”与“他们”的划分策略,精准捕捉消费者痛点。同时,文章也反思了企业和专业人士在面对消费者关切时的责任,强调教育和赢得消费者心服口服的重要性,并以足球运动员向球迷道歉为例,说明了即使不是个人失误,也需承担情绪责任。最终,作者认为这场“罗永浩VS西贝”的事件,远超预制菜本身,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市场公关与舆论沟通学习机会。

👨‍💼 **贾国龙的“爹味”沟通困境**:文章指出,58岁的贾国龙展现出一种固执、自我中心、表达欲望过剩但方式不当的“中老年人爹味”。这种沟通风格与现代舆论环境格格不入,导致了公关灾难,即使是支持者也承认其沟通错误。这反映了部分老一辈成功人士在与时俱进和理解年轻人沟通方式上的滞后。

🚀 **罗永浩的舆论操控与粉丝动员**:罗永浩以其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展现出碾压性的沟通和舆论操控能力。他善于将人群划分为“我们”和“他们”,精准捕捉消费者痛点,并通过高效的舆论动员,将预制菜这一本就令人不安的话题,进一步放大并引发了广泛关注。其沟通策略堪称“炉火纯青”。

🤝 **消费者关切与企业责任**:文章强调,餐饮行业作为消费行业,消费者有权产生任何恐惧和关切,企业和专业人士的责任是教育消费者并让其心服口服。不能禁止消费者的关切,而应积极回应和解决客户的情绪,就像足球运动员即使不是唯一输球原因,也需向球迷道歉一样。

💡 **“罗永浩VS西贝”的启示**:作者认为,这场风波远不止预制菜本身,更是一个宝贵的市场公关和舆论沟通学习机会。它暴露了沟通方式的代际差异和认知局限,并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与消费者沟通、处理舆论危机的深刻见解。

58岁的贾国龙,给我一种熟悉的“中老年人爹味既视感”:非常固执,高度自我中心,表达欲望过剩,但又不懂得怎么正确表达。在我的朋友圈里,哪怕是支持西贝的人,也承认贾国龙犯下了严重的沟通错误——如果由一个训练有素的公关市场团队应对,事情怎么也不该落到这个地步。

我跟贾国龙这样的人打过很多交道。我的长辈,以及当年工作时的领导、客户,有不少属于这个类型。他们年轻的时候从未学过如何平等待人,老了之后愈发不在乎他人感受,甚至把“爹味”视为自己强大的象征。男的如此,女的何尝不是如此?相信大家脑海中很快就会浮现出某个年过七旬的女企业家的想象。国内的50后、60后“成功人士”,是固执和自我中心主义的重灾区。其实,更年轻的人未必没有这样的习惯,只是尚未变老,所以尚未充分暴露。

罗永浩只比贾国龙小5岁,但是在沟通和舆论操控方面,对后者是碾压性的优势。在我的朋友当中,不乏对双方都讨厌的人,不过他们也都承认,老罗这波的沟通水平可以打95分,而贾国龙可以打零分乃至负分。区别之处恐怕不仅仅是五岁的年龄,还在于老罗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久经考验的“初代网红”,对用户心理的了解堪称炉火纯青。与老罗资历相仿的网红,现在要么退隐、要么消失,而老罗在各个时代都屹立在潮头之上,这是有原因的,绝不是单纯的运气因素。

如果你关注过贾国龙本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不难发现,早在老罗炮轰西贝之前,此人就展现出了强大而过时的“爹味”:穿着花衬衫、看着像霸道总裁,在自家门店里闲庭信步、指指点点,果断地下达不容抗拒的命令。他不是生活在2025年,而是生活在二十多年前,自己的青年时代——当时流行的电影是《古惑仔》,流行的电视剧是《亮剑》,唐国强扮演的雍正皇帝和陈道明扮演的康熙大帝也收获粉丝无数。像许多跟他年龄相仿的企业家一样,贾国龙对用户的理解停滞了,因为他人到中年之后就拒绝学习,拒绝接受新生事物。他甚至看不到视频号上吐槽自己的弹幕。

而老罗的胜利,不仅是沟通技巧的胜利,更是一整套“沟通方法论”的胜利,其精髓在于:把人群划分为“我们”和“他们”,观众属于前者,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属于后者。至于预制菜的标准是什么、打击面有没有扩大化,由于我不了解这个话题,就不评论了。我只想说,无论老罗了不了解这个话题,他都展现了精湛的舆论操控和粉丝动员能力。预制菜本来就是让消费者不太舒服的话题,如果还涉及安全问题则更不舒服,老罗精准地捕捉到了他们的痛点,并予以高效而精确的打击。我很难想象任何其他KOL能做到如此高效!

公允地说,老罗的军功章里得有贾国龙的一半。如果西贝没有近乎儿戏地开放后厨、邀请媒体直播,那老罗绝对得不到如此多的猛料。历史上有很多热门话题讨论都终止于当事人的“不回应”——只要我不回应,你就没有新的素材,届时你能奈我何?西贝的“积极配合态度”,恐怕让老罗本人都大开眼界。自从与王自如直播PK以来,他大概从未见过如此配合的对手。

贾国龙为何做出“自残性”的回应呢?当然不是因为他本人失去了理智;事实证明他对利弊还是有判断的,不然也不会迅速叫停开放后厨。我想原因仍然在于心理层面,如果你曾经跟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中老年人打交道,就会发现他们经常“妄想”自己懂这个社会、懂年轻人。他们总觉得自己只要放下身段去沟通,那就是“降维打击”,年轻人应该望风披靡——其实是在制造公关灾难。

雷军、周鸿祎、俞敏洪等同样年过五旬的企业家的成功沟通案例,给了贾国龙等人一种错误的暗示:只要自己肯做,就能做好。然而,雷军等人做过的市场调研和沟通训练远远超过大部分中老年人,心态更是远远更平和。对偶像的拙劣模仿,得到的不会是“二分之一个偶像”,而是一个小丑。

我的许多从事消费或消费投资的朋友,认为老罗其实是在“污染概念”,对预制菜进行“妖魔化”,从而高效地操控舆论。这种说法或许很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餐饮是一个消费行业,消费者有权产生任何恐惧和关切,无论有没有道理。企业和专业人士的任务是以各种方式教育消费者,而且必须让后者心服口服。禁止消费者产生恐惧和关切,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能禁止,你总归不能禁止他们用脚投票。我本人不是很在乎自己吃到的饭菜里有多少是预制菜,但是我完全理解其他人,尤其是宝妈等高度重视食品品质的人群,对此产生的关切情绪。

餐饮企业必须解决自己客户的情绪。就像足球运动员必须对球迷的愤怒情绪负责,而不能宣称“球迷没有我懂球,输球并非我的责任,所以我不必解释”。踢过球的人当然知道,一场比赛输球有很多原因,某个球员的发挥不一定是关键因素。然而,成熟的球员仍然会在输球之后绕场向球迷道歉。仅有某些国足成员在输球后绕场时敢于向球迷瞪眼,甚至做出冲向球迷的动作——这大幅降低了他们的舆论观感和商业价值。

我本人的做饭经验仅限于涮火锅、煎汉堡肉以及用空气炸锅做鸡翅。以我贫乏的知识水平,不足以对预制菜问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观点。我只能就这个话题所折射的市场公关及舆论沟通问题发表一下看法——在我看来,老罗VS西贝所能带给我们的认识,远远超过了预制菜这个单纯的话题,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我的上述吐槽能够带给读者一定的参考价值。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贾国龙 罗永浩 西贝 预制菜 舆论沟通 公关危机 用户心理 Jia Guolong Luo Yonghao Xibei Pre-made dishes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Consumer psycholog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