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费两年时间独立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善的交易所系统,该系统对标币安,实现了现货、合约、期权、P2P、闪兑、Staking、流动性挖矿、Launchpad等多种交易功能,并集成了管理后台、盈利模式、端到端加密、冷热钱包分离及KYC/AML等安全合规要素。尽管交易模块早已完成,但近半年持续优化了高并发下的稳定性和低延迟。开发初衷是验证金融投资与经济学知识的学习成果,而非商业变现,如今系统已成,作者开始反思其“究竟有什么用”的价值所在。
💡 **两年独立开发,功能对标行业巨头:** 作者耗时两年,独立开发完成了一套功能齐全的交易所系统,其设计对标了币安(Binance)等行业领先平台,涵盖了现货交易、P2P、闪兑、合约、期权、外汇、二元期权、质押理财(Staking)、流动性挖矿以及Launchpad(IEO/ICO)等核心业务模块。
📈 **全面集成运营与安全保障:** 该交易所系统不仅实现了交易功能,还包含了完善的管理后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如手续费、上币费、广告、联盟佣金),并强调了端到端加密、冷热钱包分离等安全措施,以及合规的KYC/AML(了解你的客户/反洗钱)制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交易生态。
🚀 **持续打磨优化,追求极致体验:** 尽管交易核心功能在去年已完成,但作者在近半年内持续投入,对系统进行了数个版本的迭代优化,特别侧重于提升在高并发交易量下的稳定性和降低延迟,确保了用户在高峰时段也能获得流畅的操作体验,这期间投入了大量工作时间。
🤔 **学习成果验证,反思系统价值:** 作者开发该系统的初衷并非商业销售(因顾虑合规风险),而是为了验证自2018年以来在区块链、金融投资和经济学领域的学习成果。系统完成后,作者面临新的思考:这套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系统,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实际价值?
一股劲的前后陆续花了 2 年时间,直到真的把交易所写好了,
这几天闲下来脱离了之前疯狂的工作状态,
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新的问题:然后呢,这有什么用?
对标的是币安 Binance 交易所,实现了大部分交易所的功能,
支持区块链货币的现货交易(Spot trading)、P2P 、闪兑、合约、期权、外汇、二元(Binary)期权交易、质押理财 Staking 、流动性挖矿、Launchpad 代币发售 IEO/ICO 等功能。
也包括了常规的管理后台、盈利模式(手续费、上币费、广告模块、联盟推荐佣金)、端到端加密、冷热钱包分离和安全与合规的 KYC/AML 制度功能。
其实去年就已经完成交易模块的全部,最近半年持续又打磨迭代了几个版本,主要是优化运营端的实际体验,比如高并发交易量下的稳定性和低延迟,花了不少周末和假期的时间。
开发的初衷主要是验证学习成果(当然也想过要销售这套系统来变现,但是感觉太刑了不太敢...),因为我是从 2018 年开始关注区块链,期间的投资收益是其次的,主要的收获是在这期间积累了金融投资和经济学的知识,于是想到开发一个交易所系统来验证学习成果的想法。这是最初的想法。
所以,不敢卖,也不敢用... 究竟,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