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15日
菜鸟CEO解读物流行业趋势与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菜鸟CEO万霖近期深入阐述了物流行业在电商渗透率提升、全球关税政策调整下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电商增速放缓的同时,线上线下供应链融合成为趋势,即时零售的兴起对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菜鸟正从单一市场依赖转向“多中心+组合模式”,并着力于智能化升级和数据基础建设,以技术驱动物流变革。在战略定位上,菜鸟将更加开放多元,聚焦全球化与科技化,通过优化供应链、建设跨境网络和本地化交付,为不同规模的客户提供定制化和标准化服务。

📈 **电商增速放缓与供应链融合:** 随着全球电商渗透率接近饱和,增长速度放缓,但线上线下融合日益加剧,促使企业寻求2B与2C电商供应链的整合,以应对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新平衡。即时零售的兴起也对供应链的即时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全球化战略与风险规避:** 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关税政策,菜鸟正从单一市场依赖转向“多中心+组合模式”,分散布局欧洲、北美等市场,并从专注于特定平台转向多元化物流合作,以规避政策风险并提升网络稳定性,同时加速布局新兴市场以实现全球化覆盖。

💡 **技术驱动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物流变革正由技术驱动,特别是AI技术的赋能,贯穿智能客服、订单管理到路径规划等全流程,显著提升效率和个性化服务。自动化设备的普及,如无人车、分拣机器人等,也在加速替代人工环节,推动物流向更高效、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 **数据基础与无人化思维:** 强大的数字化底座是AI应用效果的关键,需要企业强化数据采集与系统整合能力。未来物流链路的设计将从“默认有人”转向“默认无人”,即使在某些环节人工仍具优势,但思维模式的转变将推动全链路无人化的探索与应用,尤其在园区和末端配送等场景。

🤝 **开放多元的服务与全球科技服务:** 菜鸟正从服务阿里生态转向更开放的服务所有客户和平台,构建公共物流网络。针对不同客户的分层需求,提供端到端的标准供应链以及更经济型的选项。同时,聚焦全球供应链、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及全球科技服务四大板块,将国内成熟能力复制到海外,并与生态伙伴协同提供集成化物流科技产品。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 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菜鸟 CEO 万霖鲜少站在聚光灯下,上周三(9 月 10 日),他主动在杭州菜鸟总部不疾不徐讲了近一个小时。

从虎嗅参会体验来看,即便菜鸟业务缺乏性感的商业叙事、掰开了依然显得艰涩难懂,但万霖对物流行业及电商趋势的洞察,不失为外界审视中国企业出海的一面镜子。

宏观一慢一快

万霖近一个小时的分享犹如“庖丁解牛”,先从中国电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下刀”,指出短期内所面临的变化与挑战。

首先,是一慢。

中国电商渗透率已近 50%,每年电商在零售行业渗透率仍有 2% 的提升,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则保持着近 15% 的年化增速;但经历过去 2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全球平均增速已从两位数增长逐步放缓到 8% 左右。

尤其今年,美国关税政策犹如“蝴蝶扇动翅膀”,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陆续跟进关税调整,而新政策、新法规落实到跨境物流会导致成本、标准、门槛也同步变化,对跨境电商冲击尤为明显。

其次,是一快。

过去,电商只占很小份额的时候,传统 2B 供应链与电商供应链是分开的,主要是为差异化管理;但随着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很多中国公司电商渗透率线上线下基本各占一半,这种情况下再维持两套独立的供应链不再是最优解,2B 与 2C 电商供应链的融合成为主流需求与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今年国内即时零售风口正盛,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骑手、营销,但即时零售要成为主流商业模式,背后供应链的变化会是决定性的,最后是要形成一个更加正向、可持续性的供应链,达成成本、效率与体验的平衡。所以探索如何通过原有的区域仓、前置仓模式更好地匹配即时零售的需求。

有了电商的增长,市场自然会生长出更多对电商物流的需求,其在过去一年正悄然向着新模式演化。 

首先是模式转型:从单一市场依赖转向“多中心+组合模式”,以规避关税政策风险(如欧洲、北美市场分散布局);与此同时,跨境物流从“专攻特定平台”转向“多元化组合”(如兼顾自建仓、第三方平台合作)。  

其次是稳定性需求:客户更关注物流网络的稳定性与成本可控性,尤其在政策波动下需快速切换方案;与之对应,商家加速布局新兴市场(如北欧、土耳其),推动物流网络全球化覆盖。  

这背后,技术不动声色支撑着物流变革,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智能化升级,比如 AI 技术赋能全流程,从智能客服到订单管理再到路径规划等场景的落地,能极大提升效率与个性化服务能力;与此同时,自动化设备普及提速,无人车、分拣机器人、机械臂等技术迭代加速,逐步替代人工环节。

自 2016 年开始,菜鸟开始投入物流无人车,其作为通用的底层技术会对整个行业有非常大的推动和改变,但并非一个短期赛道——仅城配物流车在国内的市场需求粗略估算就有两三千万辆的规模,所以物流无人车注定是一场“长期战役”。

如今在 AI 加持下,不管是数字物流、底层能力建设,还是端到端的无人化,都处在一种加速的状态。

二是数据基础越来越重要。数字化底座决定 AI 应用效果,这需要企业强化数据采集与系统整合能力,深层次还会推动无人车规模化应用,比如园区、末端配送等特定场景的试点推进,现阶段主要面临政策适配与商业化平衡问题。

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面向未来设计物流链路的时候,要基于全链路无人开始去设计、思考——因为现在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无人技术可以去支撑,只是目前为止有些环节人工依然更可靠、更经济、更有效,但思维模式会从过去默认有人切换成默认无人。

听听 CEO 如何理解菜鸟

宏观层面聊完,万霖开始“王婆卖瓜”式拆解菜鸟。

截至目前,菜鸟有 7 款产品,销售规模超 1 亿,既有全链路、端到端的集成能力,也有自研产品(菜鸟整体开发人员将近 4000 人,有非常强的持续研发能力),全球服务超 800 个项目。

再此基础上,万霖坦言战略定位会聚焦两方面:

一是更开放多元:从过去专注服务阿里,变成一个更加开放去服务所有客户、所有平台的公司,专注横向构建公共物流网络。

比如,过去菜鸟更多服务大企业、大品牌,但客户有越来越多分层需求,同样一个客户对不同品类也有分层需求——有鉴于此,除了给他们提供端到端的标准供应链之外,也会提供更多经济型选项。

二是全球化 + 科技化:聚焦全球供应链、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及全球科技服务四大板块。

当然,聚焦国际不代表忽视国内业务——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国的供应链依然是重要基石,将国内练出来的能力、模式不断复制到海外;与之匹配是超过 1000 万平米的仓库、超过 300 万平米保税仓的资源,这套完整的网络沉淀了 12 年。

与此同时,菜鸟的业务发力方向也逐渐明晰:

首先是供应链优化:强化国内外仓储网络(如海外仓并购扩展),推广“区域仓+前置仓”模式,降低履约成本。

其次是跨境网络建设:从过去的单一中心向多中心流向的变化,加强中国到海外的线路同时也去看Global to Global 的线路,包括欧洲国家互相之间的对发,美国到拉美的流向都是当下比较迫切的需求。

最后是本地化交付:不管海外仓还是跨境,最后一公里的交付都至关重要。

菜鸟海外本地物流已经拓展到 9 个国家,短期不会再扩展更多国家,但现有的 9 个国家(如西班牙、法国、美国、墨西哥、新加坡)会不断延伸覆盖、加深业务触达。

话说回来,自建本地网络也是为更好匹配当日达、次日达需求,对当地人追求性价比形成有效支撑,本地化网络还会与跨境网络、海外仓网络形成协同效应,输出更好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及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菜鸟还在为大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中小客户推出标准化产品,以满足差异化需求,这需要联合生态伙伴开发集成化物流科技产品,如智能硬件 + 软件系统,目前已在 20 个国家建立交付和售后团队,以保障持续服务。

#虎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黄青春频道出品人,关注文娱社交、游戏影音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huangqingchun@huxiu.com

文章标题:听听CEO如何理解菜鸟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7279.html

阅读原文:听听CEO如何理解菜鸟_虎嗅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菜鸟 物流 电商 供应链 全球化 科技 Cainiao Logistics E-commerce Supply Chain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