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9月14日
“安卓人”梗引发争议,手机品牌标签化身份的荒诞现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网红博主“户晨风”提出的“安卓人”标签引发网络热议,将手机品牌差异延伸为一套荒诞的鄙视链,甚至使“安卓”成为贬义词。该标签将生活方式、住所、车辆、宠物乃至学历都与手机品牌挂钩,如iPhone用户是“苹果人”,需搭配“苹果房”、“苹果车”;安卓手机用户则被归为“安卓人”,对应“安卓房”、“安卓车”等。这种划分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和质疑,认为其荒诞不经,反映了当代消费社会的身份焦虑和手机消费的文化身份标志化。尽管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博取流量的“引战”行为,但其广泛传播触及了当代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人们试图通过消费品牌寻找定位和归属感。然而,有阅历的人对此类标签化身份的做法仅付之一笑。

📱 手机品牌被标签化为身份象征:网红博主提出的“安卓人”及“苹果人”标签,将使用不同手机品牌的用户进行荒诞的身份划分,并延伸至居住、出行、宠物甚至学历等生活方方面面,将手机消费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身份的标志。

⚖️ 荒诞鄙视链引发争议与身份焦虑:这种将手机品牌与生活品质、社会地位挂钩的“鄙视链”极具争议,触及了当代人尤其年轻群体的身份认同危机和消费焦虑,人们试图通过消费品牌来寻求自我定位和归属感。

💡 “引战”行为背后的传播逻辑:尽管“安卓人”标签被认为是博取流量的“引战”和“拉踩”式做法,但其能够引发广泛传播,一方面释放了部分人宣泄负面情绪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大众的玩梗需求,但有人却将梗当真,产生不必要的对立。

🤔 理性看待消费与身份:对于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来说,这种荒诞的身份划分不值一提。文章强调,手机作为科技产品,其选择应基于个人需求和喜好,而非被过度解读为个人价值或社会地位的评判标准。

快科技9月14日消息,一段时间不上网,“安卓”竟然变成脏话了。

近日,网红博主 @户晨风 抛出的 “安卓人” 标签,让 “苹果人”“安卓人” 的玩梗席卷全网。原本只是手机品牌的差异,竟被延伸成一套荒诞鄙视链,甚至 “安卓” 二字成了暗含贬低的代名词。​

到底什么是 “苹果人”“安卓人”?按 @户晨风 的逻辑,用 iPhone 就是 “苹果人”,得配套 “苹果房”(户型好、装修精致)、开 “苹果车”(比如特斯拉)、逛 “苹果超市”(如山姆);

用安卓手机就是 “安卓人”,对应 “安卓房”(格局差、隔音糟,有网友调侃 ‘隔壁看电视像在自己家放’)、“安卓车”(油耗高、中控乱),连宠物都逃不开 —— 非名贵品种的猫咪被称作 “安卓猫”。​

更细致的是,还分了 “浓度等级”:苹果中的苹果、苹果中的安卓、安卓中的苹果、安卓中的安卓。

最引发争议的是学历划分:本科以上算 “苹果学历”,大专、三本直接归为 “安卓学历”。

这套划分一出,网友炸了:“我用安卓机,凭本事考上211硕士,这算啥?”“救助的流浪猫温顺粘人,凭啥成‘安卓猫’?”​

这种荒诞的划分,反映了当代消费社会的身份焦虑,也折射出手机消费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身份的标志。

其实,思维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能明白,这种荒诞的身份划分纯粹是一种博流量的“引战”和“拉踩”式做法,但为何又能“激怒”很多人,并引发如此广泛的传播呢?

有分析认为,这个梗火起来的背后反映了当代消费社会的身份焦虑,也折射出手机消费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身份的标志。深层原因在于它触及了当代人的身份认同危机。

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里,人们试图通过对消费品牌的选择,来寻找自身的定位和归属感。

另外,从网络传播角度,一来,它能释放有些人的的阴暗面;二来,也满足了大家玩梗的需求。可架不住有人,把梗当真了,自称“苹果人”,管亲妈叫“安卓妈”。

但稍微有一些人生阅历的人,只会呵呵一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安卓人 苹果人 身份焦虑 消费主义 手机品牌 网络梗 Android Person Apple Person Identity Anxiety Consumerism Phone Brands Internet Mem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