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报告 09月14日
市场寻底与经济复苏的关键指标分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探讨了判断市场底部和经济复苏的关键指标。核心观点指出,业绩拐点是市场能否走出寻底期的关键,而市场底通常领先业绩拐点1-2个季度。在经济周期处于普林格阶段2-4时,股票表现良好。文章强调,普林格同步指标虽是核心,但需结合先行指标共同判断,以提高前瞻性。其中,M1回升的持续性和居民中长贷是突破寻底期的重要因素。此外,资金价格的触底企稳被认为是市场出现底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下行至需求回暖期间存在滞后性。宏观层面,8月制造业PMI小幅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社融脉冲回落,M1同比回升,但新增政府债券同比转负,人民币贷款少增。文章最后提示,牛市根基待巩固,需关注算力链产业催化及市场交易热度。

📈 **业绩拐点与市场底部时滞**:文章指出,判断市场能否走出寻底期的核心在于业绩拐点,而市场底部通常会领先业绩拐点1-2个季度出现。当经济周期处于普林格阶段2-4(同步指标上行阶段)时,股票市场通常表现良好,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在特定经济环境下进行投资的参考。

💡 **先行指标与核心驱动**:虽然普林格同步指标是判断经济的重要依据,但文章强调仅依靠同步指标会因其滞后性而可能导致判断偏差。因此,结合先行指标进行判断至关重要。其中,M1回升的持续性以及居民中长贷是突破市场寻底期的关键。居民中长贷的底部往往与企业中长贷底部接近,且在权益市场寻底期,这两项指标在同比意义上均出现回升。

💰 **资金价格作为高频先行指标**:文章认为,资金价格是更高频的先行指标,其触底企稳是市场出现底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资金价格的下行到需求回暖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而利率下行至企稳阶段通常出现在普林格阶段1、2,资金价格触底时间往往会同步或早于经济复苏期,这为市场提供了更及时的预警信号。

摘要   1)判断业绩拐点是市场能否走出寻底期的核心矛盾,市场底通常领先业绩拐点1-2个季度出现。当经济周期处于普林格阶段2-4时(即同步指标上行阶段),股票均有不错的表现。2)普林格同步指标是核心,但需要结合先行指标共同判断。首先由于同步指标的拐点落后于指数底部,并且仅依靠同步指标,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至少还需要1-2个月的回升才能确认低点),对市场判断会出现偏误。因此,我们认为结合先行指标来判断,对于经济底部的判断会提高前瞻性。突破寻底期的关键在于M1回升的持续性,居民中长贷才是更加核心的指标。居民中长贷顶部往往领先企业中长贷,底部通常比较接近。并且权益市场寻底期时这两项在同比意义上均出现回升。3)更高频的先行指标要落到资金价格。狭义流动性资金价格触底企稳是市场出现底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资金价格下行至需求回暖期间存在时滞。利率下行至企稳阶段往往出现在普林格阶段1、阶段2,资金价格触底时间往往会同步或早于经济复苏期。   宏观经济景气小幅回升,8月制造业PMI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社融脉冲回落,新增政府债券同比转负,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走阔。8月M1同比回升,M2持平,社融存量同比回落,超额流动性回升。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630亿元,结构上,新增政府债券同比转负,新增人民币贷款少增走阔,表外三项同比转正。贷款结构方面,居民新增贷款同比少增收窄,新增居民短贷、新增居民中长贷均收窄。企业方面,企业新增中长贷同比大幅收窄,新增企业短贷同比回正,票据同比转负,信贷结构修复。   牛市根基待巩固。普林格周期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均回升。8月PPI跌幅收窄,M1同比回升,但8月进出口同比均回落且不及预期,社融脉冲回落,CPI转负。全A续创新高后指数转入震荡,成交额高位回落,板块进行局部轮动,中美将在西班牙进行会谈,继续关注主线算力链产业催化进展及市场交易热度演绎情况。   风险提示:海外局势演化超预期,通胀持续性超预期,流动性收紧超预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市场寻底 经济复苏 业绩拐点 普林格周期 先行指标 M1 居民中长贷 资金价格 宏观经济 Market Bottoming Economic Recovery Performance Turning Point Prigge Cycle Leading Indicators Household Loans Funding Costs Macroeconomic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