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校大学生分享了自己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物价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例如奶茶价格高昂却体验平淡,以及实体商业的萎缩现象。鉴于家庭经济状况稳定,他暂时无需担忧学业和就业,但仍希望通过减少非必要开支来储蓄,并计划将存款分散存入四大行。同时,他基于研究,采取定投纳斯达克指数、黄金及部分比特币的策略,并考虑配置国债以对冲短期波动,旨在实现长期资产增值并跑赢通货膨胀,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不确定性,并借鉴了上一辈人储蓄观念的局限性。
📈 **观察到通货膨胀的现实影响**:文章详细描述了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以一杯奶茶价格高昂但体验普通为例,并指出学校周边商铺的频繁更替以及大型商场的冷清,反映了实体经济面临的挑战,这些现象让作者深刻感受到“钱越来越不值钱”。
🏦 **采取分散化的储蓄与投资策略**:为了应对通胀和潜在的经济波动,作者计划将存款分散存入中国的四大银行,避免集中风险。同时,基于长期增值的预期,开始定投纳斯达克指数基金、黄金以及部分比特币,并考虑配置国债作为对冲手段,以期资产能够跑赢通货膨胀。
💡 **借鉴历史经验,着眼未来规划**:作者回顾了外婆那一代人可能一生积蓄购买力有限的经历,以此为鉴,认识到单纯的银行存款可能无法有效抵御通胀。因此,他积极采取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经济情况做好准备,并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自己不会有高消费或贷款需求,将重心放在资产的稳健增值上。
说一说我自己的情况,我目前还在读书,父母前几年买了恒大的房子,疫情的时候,好在没有烂尾,但是精装变毛胚,还在扯皮,好在银行贷款没欠了,家里房、车都有,父母目前的工作也比较稳定,如果不考虑出国的话,至少能供我在国内再读几年书,我也暂时不用考虑就业问题
我一直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我很喜欢喝奶茶,但是一杯 500ml 的奶茶要 20 块,喝了感觉其实和水也差不多,学校周围的各种店开了又关,开的越多的只有蜜雪和瑞幸,前几天到首经贸地铁站下面的那个什么商场,基本上没啥人,店铺都关了,只有个汉堡王,大晚上走在下面还有点吓人,生意难做,其实不仅仅是小地方,我觉得大城市其实也是这样的
我现在想的是,尽可能减少非必要开支,钱得存四大行,而且不能都存在一个行里面,得分散,目前开始定投纳指+黄金+部分 btc ,我做了不少调研,感觉从长期来看,这些大概率是会增值,不说增值至少是能跑赢通货膨胀的,短期来看是会动荡的,可能还需要购置一些国债来对冲
我想起我外婆那一代人,可能一辈子存了几万块钱在银行,到现在其实购买力显然没有他们那个年代高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高消费或者需要贷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