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Daily Brief 09月14日
柯克遇刺事件引发的政治反思与文化战争新动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查理·柯克在犹他州遇刺后,美国政治界和媒体界迅速做出反应。文章探讨了政治暴力话语下的虚伪与现实,以及此次事件可能如何影响未来的政治走向。同时,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美国右翼如何改变文化战争的策略,利用“取消文化”来重塑话语边界,以及词典行业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冲击下的生存困境。此外,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因与爱泼斯坦的丑闻被召回,引发了对道德失范与政治代价的讨论。这些事件共同勾勒出当代社会在政治、文化和信息传播领域面临的复杂挑战。

🚨 **政治暴力话语的复杂性与虚伪性:** 查理·柯克遇刺后,政治人物纷纷呼吁和平,但文章指出这种“悔恨感”往往难以转化为持久的改变。同时,右翼人士将暴力归咎于左翼,而左翼则指责右翼煽动仇恨,揭示了政治极化下言论的复杂与矛盾。

✊ **文化战争策略的转变:** 以克里斯托弗·鲁福为代表的右翼正通过“取消文化”策略,不仅限制左翼言论,还试图重塑文化规范,挑战“只有白人才能是种族主义者”的观念,确立一种“愤世嫉俗的规范”,尽管这种方式充满争议。

📚 **传统词典行业的生存危机:** 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兴起和对权威信任下降的背景下,传统词典面临商业模式崩溃的困境。尽管语言研究和词典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但免费在线定义和AI生成内容正在侵蚀词典的权威性,全职词典编纂者数量急剧下降,行业前景堪忧。

🇬🇧 **道德失范与政治代价的权衡:** 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因与爱泼斯坦的丑闻被召回,显示在英国,道德失范仍可能付出严重的政治代价。这与美国对爱泼斯坦丑闻的反应形成对比,后者似乎更多地沦为政治肥皂剧,受害者被遗忘,权力掮客安然无恙。

🕊️ **对和平与共识的呼唤与现实的冲突:** 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呼吁将柯克遇刺事件视为一个转折点,回归和平原则,但现实是年轻一代继承了一个充满愤怒的政治环境,社交媒体扭曲了世界观,加剧了分裂。尽管如此,仍有声音呼吁建立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9月13日

The Questions Kirk’s Assassination Raise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3日 下午2:06

在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犹他州遇刺的报告传出后数小时内,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做出回应。《大西洋月刊》的“华盛顿周刊”讨论小组齐聚一堂,探讨柯克之死引发的在线反应可能揭示出当代美国政治暴力话语的哪些问题。来自《纽约时报》的白宫首席记者彼得·贝克(Peter Baker)指出,政治暴力事件发生后,总会出现“这种悔恨感,这种‘我们需要收敛;这太过分了’的感觉”,并且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言论中都能听到,但这种反应“不一定能以持久的方式改变现状”。讨论由《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主持,参与者还包括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白宫记者劳拉·巴伦-洛佩斯(Laura Barrón-López)、《纽约客》特约撰稿人苏珊·格拉瑟(Susan Glasser)和《大西洋月刊》特约撰稿人汤姆·尼科尔斯(Tom Nichols)。

How People Make the Most of Their Morning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3日 上午10:41

本文是《奇迹读者》时事通讯的一期,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清晨时光来减轻日常压力。文章指出,尽管并非每个人都天生是“早起者”,但通过正确的方法,早起可以为一天带来平静和满足感。作者引用了亚瑟·C·布鲁克斯(Arthur C. Brooks)的观点,即每个人感觉最佳的时间不同,但总有方法可以在压力最大时增加稳定性。时事通讯汇总了多篇文章,包括布鲁克斯的《六种早起提振心情的方法》和《早起为何是“生命之精髓”》,以及德里克·汤普森(Derek Thompson)2022年发表的《中世纪的睡眠习惯能否解决美国的失眠问题?》。此外,文章还提及了一些关于“早起者”和“非早起者”不同生活方式的趣闻。

Trump Has a Warning for Spencer Cox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3日 上午10:03

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Spencer Cox)在查理·柯克遇刺后,就国家的政治暴力螺旋式升级发出了和平呼吁,并分享了他与总统特朗普之间一次令人不安的对话。考克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轻一代继承了一个政治充满愤怒的国家,有机会建立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随后,特朗普致电考克斯,警告称“对查理·柯克做这种事的人,也很乐意对我们做同样的事”,并引用总统职位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的数据,暗示自己也曾险些遇刺。考克斯对凶手的身份感到不安——一名22岁的摩门教家庭出身的年轻人,这打破了他对犹他州作为“山顶之城”和“世界灯塔”的理想化愿景。文章回顾了犹他州从摩门教拓荒者时期起,就致力于成为一个免受冲突、罪恶和暴力侵扰的“美国锡安”的抱负,以及现代“犹他方式”所倡导的两党合作和共识建设。然而,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敌意和威胁感已渗透到犹他州,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和考克斯本人都曾在共和党大会上遭到嘘声。考克斯认为,凶手的世界观被“互联网上一些非常黑暗的角落”扭曲,社交媒体正在“劫持我们的能动性”。尽管如此,考克斯仍抱持乐观,希望犹他州人民能为国家指明前进的道路。文章最后以一首摩门教拓荒者的古老赞美诗作结,反思了“德瑟雷特”(Deseret,意为“蜜蜂”)这一象征和平与安全的理想,以及柯克遇刺对犹他州失落的纯真所造成的悲剧性影响。

Is This the End of the Dictionar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3日 上午10:00

本文探讨了现代词典面临的悖论:尽管人们对语言的兴趣和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传统词典的商业模式却因数字化颠覆、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对传统权威信任的下降而濒临崩溃。作者以自己在Merriam-Webster(美国最著名的词典公司之一)的经历为例,描述了其未竟的在线版《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词典》修订项目,以及公司因谷歌算法调整和广告收入下降而面临的财务困境和裁员。文章指出,尽管现在词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取,语言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免费、未经核实的在线定义和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正在侵蚀传统词典的权威性和市场。许多知名美国词典出版商已逐渐式微,市场主要剩下Merriam-Webster和Dictionary.com两家。Dictionary.com曾试图通过创新和聘请资深词典编纂者来跟上语言变化的速度,快速收录新词和修订旧词。然而,由于谷歌“知识框”抢占搜索结果、疫情期间广告收入下降以及母公司财务问题,Dictionary.com最终被出售,并解雇了所有全职词典编纂者。作者感叹,词典内容编纂成本高昂,而回报却难以支撑。文章最后指出,尽管Merriam-Webster目前通过混合式策略和社交媒体运营暂时稳定,但整个行业前景堪忧。在一个充满争议性词汇(如“叛乱”、“法西斯主义”、“假新闻”、“觉醒”)的时代,词典作为语言的记录者、解释者和监督者的作用从未如此重要,但全职词典编纂者的数量却急剧下降,令人担忧。

The Right Is Changing the Rules of the Culture War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3日 上午9:00

本文指出,以克里斯托弗·鲁福(Christopher Rufo)为代表的美国政治右翼正在改变文化战争的规则,公开拥抱并利用“取消文化”策略,以限制左翼言论并重塑文化规范。鲁福曾批评左翼的“取消文化”,但在今年8月,他却对记者多琳·圣·菲利克斯(Doreen St. Félix)的旧推文发起了一场网络声讨,展现了其自身的虚伪。鲁福认为,文化是社会建立一套特定价值等级并维护其边界的方式,保守派应提出一套新的价值观来将可接受的话语范围向右扩展。作者将“取消文化”定义为不仅仅是惩罚不当行为,更是固化尚未确立的社会规范。文章详细列举了圣·菲利克斯在2014年至2016年间发布的大量带有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色彩的推文,例如“说实话,白人让我充满了仇恨”、“白人当然不洗澡。这在他们的血液里”、“大屠杀是发生在黑人身上最糟糕的事情”等。尽管圣·菲利克斯和此前因类似言论引发争议的莎拉·郑(Sarah Jeong)均未因此被解雇,《纽约客》也拒绝回应,但鲁福的行动已使圣·菲利克斯的声誉受损,并迫使其退出社交媒体。鲁福的目标是推翻许多精英圈子中“只有白人才能是种族主义者”的普遍观念,挑战那种认为非白人无论其偏见或偏执如何,都不会被视为种族主义的“世界主义”观点。作者认为,鲁福的行为虽然缺乏原则,但其目的在于确立一种“愤世嫉俗的规范”,即白人不再是唯一可能被机会主义者利用以缩小可接受话语范围的群体,尽管这是一种“可怕的平等”。

What If This Is a Turning Poin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3日 上午8:00

文章探讨了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遇刺后,其亲密盟友和其他右翼人物的即时反应,以及这起事件可能如何定义未来几周的政治走向——是走向对抗、降级,还是介于两者之间。Turning Point Action首席运营官泰勒·鲍耶(Tyler Bowyer)和柯克长期发言人安德鲁·科尔维特(Andrew Kolvet)明确呼吁将愤怒转化为“适当的行动主义”,强调“更多的言论,更多的自由,更少的暴力”。然而,其他右翼人士的言论则更为激进,例如特朗普总统将政治暴力归咎于“左翼激进分子”,众议员南希·梅斯(Nancy Mace)称“民主党人应对今天发生的事情负责”,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则发文称“左翼是杀戮的政党”。文章指出,柯克的盟友正在号召其追随者加大政治参与,例如范德堡大学学生宣布成立新的Turning Point分会,并呼吁更多人竞选公职。一些盟友甚至试图将柯克塑造成马丁·路德·金式的非暴力偶像,众议员安娜·保利娜·露娜(Anna Paulina Luna)提议在国会大厦为柯克竖立雕像,格伦·贝克(Glenn Beck)称他为“民权领袖”。然而,也有一些盟友表现出更具报复性的姿态,露娜警告称“会有人被杀鸡儆猴”,并引用《圣经》称“你不与邪恶讲和;你消灭它”。Turning Point撰稿人莱利·盖恩斯(Riley Gaines)也从最初的呼吁国家治愈转向指责《纽约时报》等出版物导致柯克之死。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Spencer Cox)则呼吁所有美国人,无论党派,都选择将此事件作为一个转折点,追随柯克所教导的和平原则。

The Epstein Scandal Finally Takes Down a Politician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3日 上午6:00

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的性丑闻最终导致了一位政治人物的下台,但并非美国政客。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因其与这位声名狼藉的金融家的友谊程度无法否认而被召回。曼德尔森在爱泼斯坦50岁生日纪念册中写了一封长达10页的信,称爱泼斯坦为“最好的朋友”,并附上多张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下方还配有曼德尔森关于爱泼斯坦“有趣”朋友的描述,而照片中是一名身着内衣的年轻女性。这一事件给仅执政一年的英国工党政府带来了危机感。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最初在议会中为曼德尔森辩护,称其在任命前已申报了与爱泼斯坦的友谊。然而,随后曝光的曼德尔森与爱泼斯坦之间的电子邮件显示,曼德尔森对爱泼斯坦2008年因拉拢未成年人而被定罪一事“丝毫不感到不安”,并表示愿意利用其人脉帮助爱泼斯坦洗清罪名。英国外交部认为,这些邮件揭示了曼德尔森与爱泼斯坦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前已知信息“实质性不同”,特别是曼德尔森认为爱泼斯坦首次定罪不当的说法,属于“新信息”,因此将其召回。文章指出,对爱泼斯坦丑闻的共识是,在2008年定罪前与其交往的权势人物可以声称不知情并安然无恙(如唐纳德·特朗普),而那些之后仍保持关系的人(如安德鲁王子、比尔·盖茨、摩根大通高管杰斯·斯塔利)则无法幸免,并因此付出了职业和个人代价。曼德尔森的离职是斯塔默政府本月的第二起政治丑闻,加上经济困境和多名部长因丑闻辞职,斯塔默政府目前四面楚歌。文章最后对比了美英两国对此类道德缺失的反应,认为在美国,爱泼斯坦丑闻已沦为一场政治肥皂剧,受害者被遗忘,特朗普毫发无损;而在英国,道德失范仍可能付出严重的政治代价,这或许能给愤怒的英国选民带来一丝安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查理·柯克遇刺 政治暴力 文化战争 取消文化 人工智能 词典行业 爱泼斯坦丑闻 美国政治 英国政治 言论自由 社会规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