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9月13日
国内旅游火爆机票遇冷:供需失衡与消费降级双重影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尽管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出游人次已超疫情前水平,但机票价格却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文章分析指出,这主要归因于供需失衡。一方面,大量国际航线飞机转入国内,增加了供给;另一方面,以短途周边游为主的“微度假”模式兴起,并未有效转化为对长途机票的需求。此外,高铁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中短途航线构成竞争压力。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降级和通货紧缩的大环境,使得消费者对飞机出行这一相对高端的消费方式需求受到压制,廉价航空的盈利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民航局虽已开始整治过度低价竞争,但整体机票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 **国内旅游市场供需失衡导致机票价格下跌:** 尽管国内旅游人次屡创新高,但由于国际航班恢复缓慢,大量飞机转入国内航线,导致国内航班供给大幅增加。同时,以“微度假”、周边游为主的旅游模式兴起,并未显著拉动对机票的需求,形成了供大于需的局面,迫使航空公司进行价格战。

🚄 **高铁竞争与消费降级双重压力:** 中国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特别是“八纵八横”主通道的成型,对中短途航线形成了强大的替代效应。同时,整体经济环境下的消费降级趋势,使得飞机出行这一相对高端的消费方式需求受到压制,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出行选择,如廉价航空和高铁。

📉 **“旺丁不旺财”的行业困境与监管动向:** 国内航空公司虽然在客流量上表现“旺丁”,但由于持续的价格战和成本压力,普遍面临业绩亏损,陷入“不旺财”的困境。民航局已开始关注并着手整治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恶性竞争的行为,旨在引导行业回归理性,但短期内机票大幅涨价仍面临挑战。

💰 **廉价航空的逆势增长与市场信号:** 在整体行业低迷的背景下,以春秋航空为代表的廉价航空公司却实现了持续盈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出行方式更受市场青睐,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 **通货紧缩环境下的价格上涨阻力:**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消费者消费意愿趋于谨慎。在CPI同比下降的背景下,航空公司大幅提高机票价格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阻力,整体机票价格趋于便宜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谢九
最近两年,国内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出游人数已经超过了疫情之前,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两年机票价格却是一路下跌,很多热门航线的机票动辄就跌成白菜价。

暑假刚刚结束,很多航线机票就大幅跳水,比高铁二等座还低。事实上,机票大跌不只是因为假期结束的因素,最近两年,机票呈现出一路走低的态势。2024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约为767元,同比下降了12%;今年机票价格继续下跌,上半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740元,同比下降约7%。

机票网站上显示的价格图

在机票价格持续下跌的同时,这两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上涨20.6%。2019年上半年,当时国内居民出游人次为30.8亿,这意味着,今年的出游人次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通常而言,游客人次创新高,理应拉动机票价格上涨,但为什么异常火爆的国内旅游,却支撑不了机票价格,机票价格反而一路下跌呢?

原因之一在于,这几年国内旅游市场虽然看似火爆,但绝大多数都是以短途周边游为主,其实并没有转化成对机票的需求。

最近几年,“微度假”变得越来越流行,用一个周末或者小长假,在城市和周边骑行、露营和City Walk,既能放松身心,又能节约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这种旅游方式。

《机智的医生生活》剧照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旅游的元旦假期平均半径为110.3公里,春节为131.8公里,国庆节假期出游半径为118.7公里。这种100多公里的旅游半径,自然也就产生不了对机票的需求。所以,国内旅游虽然看似火爆,但对机票的提升效应并不明显。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国内旅游市场的复苏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增量需求,但是从供给来看,这几年一直处于恶化状态。所以,供需失衡导致机票价格持续下降。

从供给层面来看,由于国际航班数量始终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国内航空公司原先飞国际航线的飞机,就不得不投入了国内航线,这就使得国内航班数量快速上升。在疫情之前,国内航班总数大概是460万班次,到了2024年,已经上升到550万班次,全面超过了疫情之前。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需求并没有完全回暖,但是供给已经超过了疫情之前,供需失衡之下,航空公司就不得不“卷”起来,价格战成为常态。所以,这几年国内机票价格持续走低,本质上其实还是供需失衡所致。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过度价格战的结果就是业绩持续亏损。今年上半年,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分别亏损了18亿元、14亿元和15亿元,而在此之前,三大航空公司已经连续亏损了5年。

《中国机长》剧照最近,民航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民航局局长提到了部分市场主体为追求短期收益,过度低价,导致我国航空市场尽管保持增长,但”旺丁不旺财”的现象突出。在当前各行各业反内卷的大背景下,民航局也开始整治内卷,重点防止航空公司以低于成本价开展恶性竞争。

对于消费者而言,航空公司开始反内卷,是否意味着以后便宜机票会越来越少,机票会变得越来越贵呢?

从当前整个行业的供需状况来看,机票涨价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航空公司之所以通过价格战内卷,这并不是机票降价的原因,而是供需失衡的结果。

从供给层面来看,航空公司除了行业之间的竞争,还要面临高铁的外部挤压。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铁建设越来越密,按照规划,2025年底,“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主通道将基本成型,这将覆盖我国9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高铁的便捷、稳定和舒适性,将对中短途飞机航线形成强烈冲击。数据显示,早在2023年,国内1000公里的短航线航班数量就已经显著萎缩,较2019年下降20%,客流量下降33%。等到“八纵八横”的铁路网络完全成型之后,对于飞机航线的冲击将更加突出。

图|视觉中国

未来几年,无论是航空公司之间的航班竞争,还是来自高铁的地面竞争,航空公司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

而从需求层面来看,航空公司的压力更加巨大。最近几年机票变得越来越便宜,从表面上看是供需失衡,但从本质上看,其实是消费降级。

比如航空公司将国际航班的飞机转飞国内,增加了国内航班的供给压力,国际航班之所以一直无法恢复到疫情之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民众的出国需求比以往大幅减少。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个人旅游,对于高端的国际航线需求都在减少。

《装腔启示录》剧照

而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虽然看起来非常火爆,但绝大多数以短途周边游为主,这种经济实惠的旅游方式,其实也是某种程度的消费降级。所以,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坐飞机这种相对高端的消费方式,需求自然也就受到压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大航空公司持续大幅亏损的背景下,廉价航空公司的日子却相对好过很多,比如有“空中拼多多”之称的春秋航空,过去两年已经持续盈利,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了11亿元,成为国内最赚钱的航空公司。在当前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廉价航空公司的盈利也再度证实,越是低端的越有市场空间。

《港囧》剧照除了消费降级,通货紧缩的大环境,也注定了航空公司难以对机票涨价。最新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8月份的CPI同比下降0.4%,创下了半年来的新低。通缩阴影之下,民众的消费心态会更加谨慎。

所以,航空业虽然开始反内卷抵制恶性竞争,但在消费降级和通货紧缩两大压力之下,机票越来越便宜仍然是大势所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球球 / 审核:同同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ocMmDSUEAj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内旅游 机票价格 供需失衡 消费降级 高铁 民航 价格战 内卷 Domestic Tourism Airfare Supply-Demand Imbalance Consumption Downgrade High-Speed Rail Civil Aviation Price War Involu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