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有行 09月13日
小额投资积累财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讲述了作者从每月300元定投开始投资的经历,以及身边朋友对投资的常见误解。作者强调即使收入不高,也可以通过每月固定储蓄和投资来积累财富,并指出复利的力量和储蓄率的重要性。文章鼓励读者为未来重要目标做准备,找到当下和未来的平衡点。

💰 文章以作者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了从每月300元定投开始投资,通过长期坚持和复利的力量,成功积累财富的故事。这为读者提供了实际的案例和启示,说明即使是小额投资也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 文章深入分析了影响复利的三个关键因素:时间、收益率和本金。作者指出,虽然收益率难以提升,但本金可以通过提高储蓄率来增加,从而加速财富积累的过程。这为读者提供了科学的投资策略指导。

⏳ 文章强调了时间在投资中的重要性。通过长期坚持储蓄和投资,即使收益率不高,也能积累可观的财富。这鼓励读者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耐心坚持,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文章提醒读者要平衡好当下和未来的需求。在为眼前生活负责的同时,也要为未来重要目标做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储蓄和投资计划。这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避免过度消费或过度储蓄。

🤝 文章最后鼓励读者参与'8月存钱挑战',通过行动来实践储蓄和投资的理念。这为读者提供了互动的机会,并增强了他们坚持储蓄和投资的动力。

原创 仝仝 2025-08-15 10:45 河南

八月存钱挑战进行中,欢迎参与

我 2017 年开始投资,从每个月 300 元定投开始,边照顾现有生活,边存钱投资。因为亲身感受到投资带给我的底气,所以我一度热衷于劝朋友们投资,但......这件事并不容易。

在许多没接触过投资的朋友眼中,投资 ≈ 炒股 ≈ 亏钱。他们要么觉得投资是骗人的,要么干脆说:「就这点钱,投什么资?」

上个月,我见了一位好朋友,她现在开了一家工作室,养了一只猫,生活很是惬意。

她是我见过的能把一分钱花出两分效果的人。这两年她用 10 万块搞定了新房装修,花了 8 万钱买了一辆代步车,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和她聊天时能感受到她身上蓬勃的生命力。

因为是很熟悉的朋友,见面时自然聊到了投资。她指着银行账户说,我挣的钱都在这里,用的时候就从里面取,现在还房贷,每个月就剩下一点钱,没必要投资。

这个回答太熟悉了。

我不止一次听到身边人这么讲——

我现在要先还房贷,等有钱了再说;

我每个月只有 300 块,理不理都一样;

我不结婚不生娃,未来没啥大需求;

......

后来我发现,那些说着「等有钱再开始规划」的人,几年后,依然在说着同样的话,只是理由又换了一种。

一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眼前的花销和还款计划占据全部注意力,而忽略了未来需要做的准备。

比如,我的这位朋友,当我问起未来计划时,她说:「攒点钱,年底出国玩一趟,然后看看能不能提前还一些房贷。」

而对于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留学梦,她却迟迟没有兑现。过去几年,我无数次地听到她说「等赚够了钱就去」,结果却是,从买房到装修,从旅游到还贷,她的留学基金永远在「下次一定」。

我发现,朋友的规划似乎始终停留在解决「中短期的需求」上,对她来说,人生真正重要的目标的解法反而是「等赚够了钱再说」,更别提那些未来的刚性需求(比如养老),这就更不在她现在的考虑范围内了。

这让我意识到,她的钱可能并没有真正为她的人生目标服务,或者她还没有分出人生目标的优先级。留学梦被无限期推迟,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实现,而是被各种「中短期目标」截胡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年度旅行、提前还贷不重要。只是觉得,或许可以有更好的方案。因为两者不是非此即彼,在为当下目标全力以赴的同时,我们也完全可以拿出少量的、不影响当下计划的资金,来为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目标做准备。

比如,每个月拿到收入后,先拨出来 5%~10% 来满足自己的长期需求,优先支付自己。

二在投资中,我们经常说,复利的力量。

拆开来看,影响复利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时间、收益率、本金。

其中,时间是需要等待的,收益率是不可预知,而且很难提升的,只有本金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

我用「存款计算器」算了一笔账:

假如每月工资一万元,用 20 年的时间,给自己攒一笔钱:

方案一是每月存 1000 元 ,8% 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方案二是每月存 2000 元,5% 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结果怎样呢?

方案二的最终财富值是 83.33 万,比方案一( 59.31万)整整多了 24 万。

收益率从 5% 提升到 8% 需要很强的投资能力以及一些运气,但把储蓄率从 10% 提升到 20%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就是换个花钱顺序——先付钱给未来的自己,剩下的再用来消费。这才是我们的「财富密码」。

储蓄率高了,意味着从你身上流走的钱少了,留给未来的钱就多了。

这是打理好生活的基础,也是生活稳健向前的第一步。

三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在公众号上看到的故事。

有两位老太太,一位老太太,年轻时贷款买房买车,虽然辛苦还贷几十年,但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早早享受了人生;另一位省吃俭用一辈子,六十多岁才攒够钱,却只享受了短短十年。

一开始,我觉得第一位老太太更聪明,毕竟人生苦短,何必等到老了再享受?

但仔细一想,这个故事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默认这两位老太太的一生都是平安顺遂的,工作稳定、没有中年失业、没有投资失败、没有不孝子女嚯嚯财产,没有花光积蓄来治病......

但现实情况哪有这么简单?

贷款买房的老太太,可能突然遭遇行业不景气,还不起月供被迫卖房;省吃俭用的老太太,可能存了大半辈子的钱,最终发现根本跑不赢通胀。

这个故事真正教会我们的,不是在「及时行乐」和「延迟满足」中二选一,而是要学会找到当下和未来那个对你舒适的平衡点。

该花的钱不要省,该存的钱也别挪用。

在为眼前生活负责的同时,也要为未来十年、二十年后的人生大事提前规划,为未来的自己争取选择权。

无论现在的你收入多少,都愿你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笔钱,即使是几百块,它也是我们辛苦赚来的,值得我们好好打理。

回头看,这个从 300 元起步的小账户,完全没有影响当时的生活,随着后续的慢慢追加,8 年过去,它已默默攒到了 10 万元。

有知有行 8 月存钱挑战正在进行中,如果你愿意,不妨和我一起行动起来。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者应独立做出判断。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投资 储蓄 复利 财富积累 理财规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