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汽车产业设定了发展目标。方案力争在2025年实现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50万辆,同比增长20%。该方案从扩大内需、提升供给、优化环境和深化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15条措施,旨在推动汽车行业实现质量和数量的双重增长。方案强调了在需求侧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智能网联技术应用,例如在试点城市推广7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并推进L3级车型生产准入。在供给侧,重点在于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并提升产品性能。同时,方案也关注优化产业环境,加强监管,以及推动企业有序开展海外布局。
📈 **销量与增长目标明确**:根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2025年汽车行业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设定为1550万辆,预计同比增长约20%。此外,2025年汽车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6%左右,为行业发展设定了量化指标。
💡 **需求侧驱动与技术应用**:方案在需求侧着力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市场化拓展,并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具体措施包括推动25个试点城市在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增推广7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并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应用,包括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以及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供给侧创新与技术突破**:在供给侧,方案强调以技术创新激发消费需求,通过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核心在于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持续提升产品的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关键性能,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并增强竞争力。
🌐 **优化环境与深化合作**:为支持行业发展,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举措,包括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以及督促企业落实支付账期承诺。在国际合作方面,鼓励整车企业稳妥有序开展海外布局,因地制宜地共建共享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并全面提高合规经营能力,以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2025-09-13 15:59:09
记者13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工作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还包括,2025年,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等4个维度,提出15条工作举措及3方面保障措施,相关的细化措施60余项。
“出台工作方案是为了在良好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努力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作方案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汽车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需求侧,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明确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等。
在供给侧,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要求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等。
聚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国际开放合作水平,工作方案还提出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引导整车企业稳妥有序开展海外布局,因地制宜、共建共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全面提高合规经营能力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