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来促进汽车行业增长。方案重点围绕准入管理改革,提出修订技术要求以适应新技术趋势,制定新能源汽车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以及编制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此外,还将推动产品自我检验、货车上装委托加装管理、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并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和OTA升级的管理。方案还明确了2025年的关键目标,包括汽车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出口增长及制造业增加值等具体指标,预示着行业将朝着规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 **优化准入管理,适应技术变革:**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将全面改革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通过修订准入审查技术要求,紧密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同一型式判定提供明确的技术条件,确保行业在技术创新驱动下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将编制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保障数据安全与合规出境。
📈 **精细化管理与集团化发展:** 方案提出提升产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包括开展产品自我检验以及货车产品上装委托加装的管理工作。此外,将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旨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 **规范智能网联与OTA升级:** 针对日益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方案将加强其管理,重点关注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同时,将规范汽车企业OTA(空中下载)升级活动,确保车辆软件更新过程的安全可靠,维护消费者权益,并促进智能汽车技术的健康发展。
🎯 **设定2025年增长目标:** 该方案为2025年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6%。这些目标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实现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明确提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相关举措。在准入管理改革方面,将积极推进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改革工作。

具体而言,紧密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对准入审查技术要求进行修订完善;
制定新能源汽车产品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明确依据;
编制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政策文件,保障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有序;
同时,开展产品自我检验以及货车产品上装委托加装管理工作,提升产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加强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规范汽车企业OTA升级活动。
推动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着重明确了2025 年的关键目标:这一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