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罗永浩对预制菜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文章认为这种攻击模式与几年前对转基因食品的批评如出一辙,即通过妖魔化和强调“消费者知情权”来推广自身合作的企业,并借此制造话题以获取商业利益。文章进一步类比,如果消费者知情权可以强制企业标注,那么动物保护主义者也可以要求标注动物屠宰过程是否人道,但这显然不合理。文章回顾了过去食物的单调,对比了预制菜带来的丰富选择,如黄焖鸡米饭、酸菜鱼等,并指出正是这些被批评的事物支撑了现代饮食的便利和多样。
🍽️ 预制菜的争议被比作对转基因食品的攻击模式,文章认为其背后可能存在利用网络影响力制造话题、为商业利益导向的合作企业进行推广的动机,而非单纯的消费者权益考量。
⚖️ 文章提出,如果以“消费者知情权”为由强制企业标注预制菜成分,那么动物保护主义者也可要求标注肉类来源的屠宰过程是否人道,并认为这种强制标注的逻辑不尽合理,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 文章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饮食,强调了预制菜在丰富消费者餐桌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作者回忆了过去食物的局限性,并列举了预制菜带来的多样化选择,如黄焖鸡米饭、酸菜鱼等,认为这是现代生活便利性的体现。
💡 作者指出,许多人认为现代饮食的丰富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这背后离不开一些被攻击和看不起的事物,预制菜正是其中之一,其发展支撑了现代餐饮的多样化和便捷性。
看了这几天很火的罗永浩攻击预制菜的新闻,让我想起这帮人几年前攻击转基因食品原料的套路,就是妖魔化然后以消费者知情权作为理由要求企业去标注,其实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己合作的企业,目的还是利用自己的网络影响力造个话题接商单。
如果一部分消费者有所谓知情权,就强制企业去标注,那么动物保护主义者也可以说要强制标注动物肉来源的屠宰过程是否符合让动物没有任何痛苦,因为他们觉得动物死得痛苦让肉里有毒素,吃了会损害他们的健康,他们也有知情权,但以此为理由强迫企业去标注这显然不合理。
想想以前预制菜还不发达的时候,我每天都是吃什么。能记起来就是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加个双汇火腿肠。或者自己水煮点青菜、丝瓜汤、拌个小葱豆腐,或者就是买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对付一下。
现在有了预制菜,我可以天天吃黄焖鸡米饭、猪脚饭、水煮鱼、酸菜鱼、牛骨汤、、辣椒炒肉、卤肉饭。 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恐怕你放到古代和以前的皇帝去比,吃的也不可能每天像现在那么丰富。
很多人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背后正是被你攻击和看不起的一些事物在支撑,预制菜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