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9月13日
彻底销毁硬盘数据的方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当想要保护隐私安全,真正“摧毁”硬盘中的数据时,需要了解删除无法彻底清除数据的原因。操作系统仅标记存储空间为“可覆盖”,实际数据仍留在硬盘中。专业软件可恢复被“删除”的数据。要实现数据不可恢复,必须确保原始数据被彻底覆盖。推荐使用专业的第三方数据擦除软件,提供多种擦除方式,并按特定标准多次覆盖写入。机械硬盘可用DiskGenius等工具清除扇区数据;固态硬盘建议使用厂商提供的安全擦除工具或启用设备“安全擦除”功能;已加密设备只需删除加密密钥即可。擦除前务必备份重要数据,单次随机覆盖已足够,多次覆盖可能加速硬件损耗。

🔍 删除或格式化文件仅标记存储空间为‘可覆盖’,实际数据仍保留在硬盘中,专业软件可轻易恢复。

🛠️ 专业第三方数据擦除软件通过多次覆盖写入特定标准,彻底覆盖原始数据,使其无法被恢复,操作便捷。

🖥️ 机械硬盘可用DiskGenius等工具在‘工具’中‘清除扇区数据’,选择填充字符(如零、随机数、十六进制)进行擦除。

🌟 固态硬盘因闪存特性(磨损均衡、冗余存储),简单覆盖无效,建议使用厂商安全擦除工具(如Samsung Magician、Intel SSD Toolbox)或启用设备‘安全擦除’功能。

🔑 对于已加密设备(如Windows BitLocker、macOS FileVault、Android/iOS加密),只需删除加密密钥,数据即变成无法解密的乱码,无需额外擦除步骤。

当准备回收旧电脑,或是出售旧硬盘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一个隐藏的问题:即使经过了全盘格式化,其实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中,专业软件轻易就能让其重现。

那么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真正“摧毁”硬盘中的数据,但又不从物理上损坏硬盘,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了解到为什么删除无法彻底清除数据。

当我们点击“删除”或选择“格式化”时,设备并没有真正抹去数据本身,而只是删除了指向这些数据的“索引”。

换句话说,操作系统只是标记这些存储空间为“可覆盖”,而实际的数据仍留在硬盘或闪存中,直到被新数据覆盖。

数据恢复软件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即使设备经过格式化,专业工具仍可以扫描磁盘底层结构,重组并恢复被“删除”的数据。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旧设备中的隐私可能被二手买家、回收商甚至恶意第三方轻易获取。

所以要真正实现数据不可恢复,必须确保原始数据被彻底覆盖。

国际上有公认的安全标准,通过将磁盘中全盘覆写0再全盘覆写1多次之后,实现数据无法恢复,不过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太过繁琐,而且耗时太长,并不实用。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专业的第三方数据擦除软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类软件通常提供了多种数据擦除方式,并且能够按照特定的标准对硬盘进行多次覆盖写入,确保数据无法被恢复,同时操作便捷。

机械硬盘适合使用传统覆盖工具,比如DiskGenius,在 “工具”中 “清除扇区数据”,可以选择用于填充硬盘的字符,例如零、随机数、十六进制字符或是自己指定的字符,选择好后点击“清除” 按钮即可擦除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清除过程会将硬盘上的数据连同分区表一起擦除。

固态硬盘由于闪存特性(如磨损均衡、冗余存储),简单覆盖可能无法彻底清除所有数据块。

因此,推荐使用SSD厂商提供的安全擦除工具(如Samsung Magician、Intel SSD Toolbox),或启用设备的“安全擦除”(Secure Erase)功能,通过ATA指令直接重置存储单元。

如果设备进行了全盘加密(如Windows的BitLocker、macOS的FileVault、Android/iOS的加密功能),只需删除加密密钥即可使数据变成无法解密的乱码,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已经使用了加密的SSD。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擦除数据前务必要备份重要数据,一旦擦除数据就不可恢复了。另外对于现代存储设备来说,单次随机覆盖已足够,多次覆盖反而可能加速硬件损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数据擦除 隐私保护 硬盘安全 专业软件 加密设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