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鱼鉴水 2025-09-09 14:47 加拿大
93阅兵第二装备梯队-海上作战群,装备发展脉络、体系构成、中美装备对比:舰载防空武器方队:海红-9C、红旗-16C/10A和舰载激光系统;反舰导弹方队:鹰击-15/19/17/20,介绍高超乘波体和双锥体的设计原理;水下兵器方队。1.1万字
所有资料都来自公开网络,所有分析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实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把海上作战群排在第二位也是暗示实战的部署顺序,第一个陆上作战群的地面、两栖、空降突击力量在远程火炮的支援下上岸,它们的背后就是海军在输送、保护和支援。海上作战群的3个方队分别是舰载防空武器、反舰导弹和水下兵器,这个顺序符合海战逻辑,先撑起防空伞保护舰队,然后使用反舰导弹远距离打击对方水面舰艇(包括航母)建立拒止区域,最后通过水下兵器消除水下威胁。
舰载防空武器方队
海军因为军种特性舞台必然是在海上,但这不妨碍它在天安门广场上亮剑,而且剑还很多,长的短的密密麻麻,每个方队的装备数量不多但新质武器密度很大。
防空武器方队由4种射程不同的武器构成,分别是海红旗-9C、红旗-16C、红旗-10A和LY-1激光武器。有趣的是央视转播时光顾着拍海红旗-9C和激光武器的特写了,除了全方队的广角场景外导播居然根本没给中间的两型导弹任何镜头,连编号都没见到。
【 海红旗-9C 】
海红旗-9是中国海军第一型垂直发射舰载区域防空导弹,2005年10月随052C型驱逐舰服役,它衍生自1997年服役的陆基红旗-9基本型。2017年和2019年阅兵式上红旗-9B和海红旗-9B都联袂登场,它们和基本型外观接近,通过缩小制导舱长度增加了新型高比冲固体燃料推进剂的携带量,从而将射程增加到250公里以上(2021年珠海航展展出的出口型红旗-9BE射程为260公里)。
> 2019年阅兵中的海红旗-9B
2022年未标明型号的红旗-9C出现在当年的珠海航展上,发射筒直径大为缩小,单车备弹量从4枚增加到8枚。央视军事报道显示演习中刚弹出发射筒的9C弹体比9B直径缩小了很多,整个导弹经过全新设计,但距离很远看不清弹体细节。这次大方亮相的海红旗-9C裸弹(而不仅仅是一个发射筒)首次把第三代红旗-9展示在世人面前。
> 红旗-9C发射车
海红旗-9C最引人注目的是弹体后面长长的助推器。假设9C的弹体长度和9B同为6.5米,则这个助推器长度达到1.8米,总长8.3米,接近垂发深坑的9米深度,加上细杆弹体较小的气动阻拦,射程难以想象。
弹体前部有一圈密密麻麻的红点,说明9C采用的是和爱国者-3类似的动能杀伤机制,这些红点是用于矢量精确调整飞行弹道的微型脉冲固体火箭侧推发动机(参见朝鲜的矛 vs. 美国的盾(中))。爱国者-3安装了180台,9C上有10排、每排约16台,共160台。但爱国者-3的发动机喷口周围有凹槽结构,而9C完全是平的,以致我开始还有点怀疑这是不是画上去的。
红点前面有两段白色的长方形,后面底部有一个白色方块,这些是数据链的上/下行链路天线,在9B上它们是水平布置,9C更改了形式,说明制导舱段和数据链有相当大的变化。弹径缩小了,要维持相同甚至更强的雷达探测能力,很可能像霹雳-15那样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发动机也升级为双脉冲火箭发动机,这些对中国导弹行业来说都是成熟技术(参见东风西渐,猛龙霹雳(中))。
美国海军目前的防空主力正逐步由只具备防空能力的标准-2过渡到具备防空/有限反导双重能力的标准-6,它们的弹体基本相同,标准-6依靠优化的高抛弹道和CEC协调交战系统实现超远射程(外界估计达到370-460公里)。
标准-6就是安装主动导引头的标准-2,超远射程需要预警机、F-35C等CEC协调交战平台的配合,只能应急使用,并不是标准的作战模式,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官方公布的240公里射程范围内执行中远距离舰队防空。它没有采用动能杀伤机制,仍然是破片战斗部,反弹道导弹能力并不突出。反导的主力是大气层外动能杀伤的标准-3,但过于昂贵,单舰搭载数量非常有限。
从美国海军对胡塞武装发射的拦截导弹类型和数量可以看出它们的使用情况:截至今年1月初的15个月内共发射了约220枚导弹,包括120枚标准-2、80枚标准-6、ESSM和标准-3合计20枚。最后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导弹被放在一起,应该是在掩盖标准-3的发射数量,相对便宜的Block IB单价也高达1250万美元,实在是太贵了,数量说出来怕被骂。
为了解决反导成本和数量的矛盾,美国海军正在考虑让爱国者-3 MSE上舰,提供效率更高的大气层内末段反导能力。爱国者-3的体积比标准系列小得多,可以一坑四弹的形式极大地扩充反导导弹的数量。
> 洛马已经用海军的Mk-41垂发系统测试过爱国者-3的实弹发射
中国海军在装备了以反导为主的海红旗-9C后很可能和9B混装:9B继续担任中远程防空任务;9C用于末端反导,兼顾超远程防空。它体积缩小,按照陆基型的发射筒配置至少可以做到一坑二弹。9B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制导体制和射程都远优于半主动体制的标准-2;9C的射程至少和标准-6持平,反导能力远远超过后者;而距离更远的海基中段反导另有其它型号的海红旗去完成。
今后海战中对水面舰艇威胁最大的不是携带常规反舰导弹的舰载战斗机,而是远程隐身巡航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在400公里的超远距离上反导比防空的重要性大得多,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海军远程导弹的路线选择要比美国海军更有前瞻性(因为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实在是太强)。
【 红旗-16C 】
红旗-16家族的发展脉络和红旗-9家族相似,也已经发展到第3代。不过它们海陆的位置相反,红旗-16的基本型是舰载型,于2008年率先服役,所以不带海字。陆基型命名为红旗-16A,2011年入役,属于盐水鸡上岸(参见对055大驱的一点解读(六)- 垂直发射系统)。第二代16B是陆基型,16C是舰载型,采用单室双推力发动机,弹体加长,射程从第一代的40公里增加到70公里。
第三代是2022年珠海航展上推出的陆基出口型红旗-16FE,已经出口巴基斯坦并在今年的印巴冲突中成功拦截过印度的大地弹道导弹,自用的红旗-16F也已经装备陆军野战防空部队。它采用无弹翼气动布局,很可能换用双推力火箭发动机,射程大幅提高到160公里,接近红旗-9基本型的射程,导引头升级为半主动/主动双模复合制导,具备很强的反掠海反舰导弹能力。
红旗-16家族通过三步走从一代的点防御到二代的区域防空,发展到第三代已经跨入远程弹的行列。但这次阅兵展示的仍然是较老的16C,说明海军目前尚未装备海军型16F。16C和16F之间跳过了16D和16E,也有些令人费解,是没有公开还是取消了型号?
舰空导弹并不是射程越远越好,要和舰艇上的雷达和数据链覆盖范围相匹配。目前搭载16C的有054A/B、升级改装后的051B、052B和现代级,除了2艘刚服役处于试用状态下的054B配备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其它各舰都只有顶板一级的老式雷达,16C的70公里射程是适用的。054B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今后换装海军版16F是可以期待的。
一直以来军迷圈都有呼声为什么不给052D、055一坑四弹配备红旗-16F,可以极大地提高载弹量,增强点防御能力,把海红旗-9解放出来投入远程防空。如今看来海红旗-9C就是答案,不是为了增加载弹量就拿低一档的红旗-16F来妥协,而是直接把海红旗-9做到接近红旗-16的尺寸(当然加上助推器要长很多),更加适配海之星有源相控阵雷达强悍的性能。
美国海军的中近程防空只有ESSM,Block2换装半主动/主动双模导引头,最大射程超过50公里。但它的弹体较小,主要还是用于中近程点防御,射程和威力都小于红旗-16C,优点则是可以一坑四弹装载,载弹量比较大。
【 红旗-10A 】
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也是阅兵老面孔了,2013年随056型轻型护卫舰入役,2015年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之后广泛配备从轻护到航母的大部分国产新型主战舰艇,和730/1130近防炮共同构成战舰的最后一道防线。
今年参加阅兵是红旗-10A,这是首次披露,说明导弹进行了升级,但只展示了发射装置,看不到导弹本体,无法判断有什么变化,至少发射装置是完全相同的。
美国海军对应的是拉姆导弹,研发年代更早,1985年入役。2015年升级到Block 2,增大火箭发动机直径,升级被动射频/红外双模导引头,以有效对抗机动性更强的新型反舰导弹。海红旗-10和它基本处于同一水平,10A的改进可能会集中于增强对隐身反舰导弹的探测能力,压缩反应时间,提高对抗LRASM、NSM一类具备低探测特性目标的拦截效率。
> 2014年8月5日,“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发射拉姆导弹
【 LY-1舰载激光系统 】
这个方队最大的惊喜是压阵的LY-1舰载激光系统,预演时它一直被帆布盖得严严实实不得庐山真面目,正式阅兵掀起盖头来居然是如此浓眉大眼的“靓仔”,阅兵结束离场后它也是第一个被盖起来的,还没到公主坟就已经重新包扎好了。中文博大精深,这个LY到底是什么拼音的缩写至今不明,网友充分发挥语文水平,创作出燎原、烈焰、龙焰、利眼、利刃……
其实LY-1并不是忽然就从石头里蹦出来的,2019年071型“四明山”舰前出西太训练时装舰的激光武器就是它的原型,到现在已经6年,正式列装水到渠成,就等着随新舰下水正式亮相了。
LY-1的主光学窗口直径约0.9米(车宽2.6米),如此大的孔径,不用说它的光学镜片,就是这层深蓝色的镀膜都是绝对的高科技,需要能够承受极高功率密度的激光反复照射,减少镀膜和镜片的能量吸收,保证镜片自身不被激光热能损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