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圈子-读书会 09月12日
否定法与反脆弱思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出否定法,强调通过排除非本质部分来理解世界。这种方法源于东正教神学家对上帝的描述,卡尔·波普认为证伪比证实更可靠。投资界通过避免错误来成功,简单预测往往比复杂更准确。少即是多,关键少数决定大部分结果。林迪效应表明持久的事物未来更持久,乔布斯强调创新是通过减法实现。职业选择上,先排除不想要的,再关注关键少数,理性源于知道自己的无知。

🔍否定法通过排除非本质部分来理解世界,源于东正教神学对上帝的描述,卡尔·波普认为证伪比证实更可靠,因为错误的认识往往比正确的认识更稳固。

📉投资界通过避免错误来成功,巴菲特和芒格的成功秘诀是避免亏钱,而不是寻找赚钱的方法,他们有一个清单专门记录不能投的公司。

🤔简单预测往往比复杂更准确,心理学家盖格瑞泽提出快而俭的启发法,帮助人们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更好的决定,二八法则可能变得更极端,99/1法则表明找到并解决关键1%就能改变99%的结果。

⏳林迪效应表明持久的事物未来更持久,比如流传100年的书可能还能再流传100年,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能存活下来的东西一定满足了某些根本需求。

🎨乔布斯强调创新是通过减法实现,最好的技术是看不见的技术,融入生活,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比如极简跑鞋模拟赤脚的感觉,iPad让我们回到几千年前在平板上书写的方式。

🚫职业选择上,先排除不想要的,查理·芒格说:告诉我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通过排除法选择范围自然会缩小,然后找出造成大部分问题的少数因素,集中精力解决。

🧠理性的核心是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什么不该做,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不,下次当你面临选择时:不要问自己想要什么,而是问自己不想要什么。

塔勒布在《反脆弱》提过一种思维方式,叫否定法。

有个关于米开朗琪罗的故事可以很简单地解释这种方法。教皇问米开朗琪罗是怎么雕刻出大卫雕像的,他回答说:很简单,我只是把所有不属于大卫的部分去掉了。

创造的过程,往往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同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可以是这样,与其试图准确描述某个东西是什么,不如先搞清楚它不是什么。
这个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正教的神学家,他们认为上帝太过伟大,无法用人类的语言直接描述,所以只能通过排除法,说上帝不是什么,来逐步接近真相。

换句话说,我们对错误的认识,往往比对正确的认识更可靠。

哲学家卡尔·波普有个著名的观点:看到一只黑天鹅,就能推翻所有天鹅都是白色这个论断。
但即使你看了一万只白天鹅,也不能证明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这就是证伪比证实更有力的原因。

具体来说,我们今天认为正确的知识,明天就有可能被推翻;但我们今天确认是错误的东西,基本不太可能突然变成正确的。
所以通过排除错误获得的知识,比通过确认正确获得的知识更稳固。

举一个投资界的例子。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说过,他们的成功秘诀不是找到赚钱的方法,而是避免亏钱的方法。
所以他们有个清单,专门记录什么样的公司不能投。

这种减法思维延伸出另一个重要概念:少即是多。
研究决策的学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简单的预测方法往往比复杂的更准确。心理学家盖格瑞泽提出了快而俭的启发法,帮助人们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更好的决定。

你应该听说过二八法则吧?20%的原因导致80%的结果。

但现在这个比例可能变得更极端了,比如很多领域已经变成99/1。
这意味着只要找到并解决那关键的1%,就能改变99%的结果。

塔勒布自己有个决策原则,如果愈多做某件事的理由超过一个(比如要跟某个人结婚或者去哪里旅游),那就不要做。
他的依据是,当你需要很努力地找理由说服自己时,通常说明这件事本身就有问题。

真正该做的事,一个理由就够了。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规律,叫林迪效应,是数学家曼德布罗特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东西,比如一项技术或一个想法,它存在的时间越长,预期还能存在的时间就越长。

比如,一本书已经流传了100年,那它大概率还能再流传100年。一项技术用了50年,它可能还会再用50年。

我们吃饭还是用几千年前发明的餐具,喝的酒这种饮料至少有6000年历史,坐的椅子这种家具有3000年历史。
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能存活下来的东西,一定满足了某些根本需求,即使我们不一定能说清楚这些需求是什么。

乔布斯说,创新就是对1000个想法说不。
真正伟大的技术创新,往往不是增加什么新功能,而是去掉不必要的东西。最好的技术是看不见的技术,它融入生活,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比如现在的制鞋业,在花了几十年时间给鞋子加各种支撑、减震功能后,又开始流行极简跑鞋,模拟赤脚的感觉。结果发现,脚本身的结构已经够完美了,鞋子只需要提供基本保护就好。

iPad让我们回到了在平板上书写的方式,这其实是巴比伦人几千年前就在做的事。好的技术不是让生活变得更复杂,而是让它回归简单。

所以,与其列出想要实现的目标,不如先列出绝对要避免的事情。
查理·芒格有句话:告诉我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比如在职业选择上,与其纠结什么工作最好,不如先排除那些会让你痛苦的。不喜欢应酬就避开销售岗,受不了朝九晚五就别进大公司。
通过排除法,选择范围自然会缩小。

然后,找出那些造成大部分问题的少数因素。
比如你觉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往往就是那一两个让你心累的人。
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解决这些关键问题上,效果立竿见影。

查理·芒格说他这辈子的成功秘诀就是:理性。
而理性的核心,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什么不该做,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不。

下次当你面临选择时:不要问自己想要什么,而是问自己不想要什么。
我们对错误的认识,可能比正确更可靠。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否定法 反脆弱 塔勒布 林迪效应 查理·芒格 创新 理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