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网 09月12日
智能设备市场复苏与竞争分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活跃数量分别为12.57亿部、2.82亿台、2937万辆。智能手机在折叠屏创新、AI技术突破、“国补”政策刺激下强势复苏,华为、苹果等品牌活跃设备数量显著。用户画像显示华为增强女性用户吸引力,小米聚焦年轻用户。手机终端在天气、应用市场等场景有压倒性优势。AI技术开启新竞争,语音助手、AI写作等应用与互联网大厂、AI创业公司重合度增加。智能电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小米等五大品牌占据70%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市场活跃车辆近3000万辆,OTA标配占比超9成。智能手机厂商在AI、折叠屏创新方面竞争激烈,预装应用培养用户习惯。智能电视品牌通过精准营销和OTT应用拓展内容生态。智能汽车行业加速向智能终端转型,高通骁龙芯片助力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车家互联成为重要发展方向。AI眼镜、AI耳机等智能硬件迎来发展机遇,健康管理、AI互动成为核心功能。

📱 智能手机市场在折叠屏创新、AI技术突破和“国补”政策刺激下强势复苏,华为、苹果、OPPO、vivo、小米等品牌活跃设备数量显著增长,其中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提升品牌竞争力,vivo设备量增长超1200万台。

👩‍🎓 用户画像显示华为增强对女性用户的吸引力(同比增长3.1%),小米持续吸引年轻用户(90后、00后占比近5成),在2000-2999元价位段占比提升显著,手机厂商通过预装应用商店、天气服务等培养用户使用自有服务的习惯。

🤖 AI技术在智能手机中应用显著,中高端机型普遍具备智能语音助手、拍照修图、办公写作辅助等功能,厂商采用开放模型生态推动AI功能落地,语音助手、AI写作、实时翻译等应用与互联网大厂、AI创业公司重合度增加。

📺 智能电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小米、创维、海信、TCL及康佳占据70%市场份额,用户需求以旧机换新和功能升级为主,品牌通过精准营销和OTT应用拓展内容生态,海信利用短视频平台和热点事件提升曝光度。

🚗 新能源汽车市场活跃车辆近3000万辆,近一年新增车型中OTA标配占比超9成,智能座舱OTA升级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重点,高通骁龙8295P芯片助力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车家互联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 AI眼镜、AI耳机等智能硬件迎来发展机遇,健康管理是智能穿戴设备的重要应用场景,智能硬件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平台生态竞争,华为、小米等企业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1月,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汽车设备活跃数量分别为12.57亿部、2.82亿台、2937万辆。

其中,作为流量终端的核心,智能手机在折叠屏创新、AI技术突破、“国补”政策三大利好的刺激下,强势复苏,华为、苹果、OPPO、vivo、小米活跃设备数量分别达到2.82亿部、2.7亿部、2.33亿部、1.9亿部、1.21亿部。

具体到用户画像上来看,华为作为智能手机的领导品牌,在过去一段时间,增强了对女性用户的吸引力(同比增长了3.1%);小米则继续保持在男性、年轻用户人群(90后、00后占比近5成)的吸引力,在2000-2999元价位段占比提升显著。

手机终端作为天然入口,在天气、应用市场(软件商店)、浏览器等方面有压倒性优势,从1月份数据来看,华为天气、OPPO天气、vivo天气、MIUI天气的月活用户分别为2.28亿、2.12亿、1.68亿、1.19亿,充分显示出过去五年的“争夺”之下,在某些应用类型上,互联网厂商很难与入口进行直接拼抢。

AI技术的发展,显然正在开启新的“战争”:除了语音助手、拍照修图、办公辅助等等传统AI应用类型,开源大模型加持下的AI写作、实时翻译、AI搜索等等,与目前互联网大厂、AI创业公司的应用重合度不断增加,接下来会如何碰撞?拭目以待!

不同于智能手机的再度爆发,智能电视终端经过十来年的厮杀,目前进入“存量战”阶段,小米、创维、海信、TCL、康佳已经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770万台、4615.6万台、4329.9万台、2979.5万台、2237.9万台,由于差距差的并不大,“以旧换新”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活跃车辆数已经接近3000万辆,近一年新增活跃的车型中OTA标配占比超9成……

具体情况怎么样?不妨看报告吧。

一、智能手机:各手机厂商在AI功能、手机形态领域展开全面竞争

1、各品牌加强在AI技术、折叠形态方面的创新,叠加“国补”政策的推动,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复苏;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提升品牌竞争力,vivo设备量增长超1200万台

国补覆盖手机领域,品牌不同营销策略显著影响用户心智,小米全线产品纳入国补,多款高端产品降至6000元以下,以精准契合补贴标准,其用户关注度显著提升。

2、各品牌均发力争夺00后消费者,华为对女性用户对的吸引力增强,OPPO和vivo提升3000元以上价位段的竞争力,小米手机注重年轻市场的开拓,在2000-2999元价位段提升显著

3、手机厂商通过预装应用商店、天气服务等工具类应用,培养用户使用厂商自有服务的习惯

4、AI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中高端机型已普遍具备智能语音助手、拍照修图、办公写作辅助等功能;手机厂商采用开放模型生态,推动更广泛的AI功能落地

5、华为在折叠屏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其发布的首款三折叠形态机型,为折叠屏手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6、用户对跨设备的智能互联需求持续深化,智能设备类APP用户规模同比增速超10%,位列各行业增速第一位

二、智能电视:电视品牌精准营销提升曝光,OTT应用拓展内容生态与商业价值

1、智能电视正从单一的播放终端转型为家庭娱乐中枢,大屏内容生态更加丰富,抢占用户注意力

2、智能电视已从“普及期”迈入“存量竞争”的成熟期,用户需求以旧机换新和功能升级为主,小米、创维、海信、TCL及康佳五大品牌占据70%的市场份额

3、创维、TCL、康佳等多个电视品牌成立于广东,山东拥有海信、海尔两大领军品牌,使得广东、山东整体智能电视渗透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4、OTT应用为智能电视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进一步拓展智能电视的使用场景和商业价值

5、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电视内容生态得以持续拓展,在音乐、K歌、游戏直播等领域,相关OTT应用的用户参与度提升

6、品牌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高流量进行营销转化,其中海信电视建立多直播账号矩阵,并借助“肥娟小吃”热点事件,迅速提升自身品牌的曝光度

7、OTT渠道为品牌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投放方式,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推荐,霸屏广告等形式具有更强视觉冲击力,受到饮料冲调、个人护理品、包装食品类品牌主的青睐

三、智能汽车:智能汽车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变革的焦点,汽车正加速向“智能终端”转型

2、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活跃车辆数接近3000万辆,近一年新增活跃的车型中OTA标配占比超9成,其中智能座舱的OTA升级是车企差异化竞争的重点

3、新能源汽车用户中,25-35岁用户群体及银发人群占比有所增长,新一线城市仍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二线及以下城市渗透率不断提升

4、高通骁龙8295P芯片作为目前车载智能芯片领域的佼佼者,新车配置率迅速增长,强大的AI算力为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功能提供坚实的基础

5、智能汽车APP不仅是车主的核心用车助手,其功能覆盖远程控制、车况监测、导航服务、娱乐互动等多方面,更是车企打造私域流量的重要阵地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1月,国产品牌汽车智能APP月活跃用户规模中,比亚迪王朝、比亚迪海洋、吉利汽车位列前三,小米汽车APP上线不足一年月活跃用户规模超200万;合资/外资品牌中,宝马、奔驰及特斯拉旗下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均超400万。

6、手机远程车控成为智能汽车必备功能,除了车辆遥控、监控和充电管理等基础功能外,数字钥匙、智能寻车等高阶功能陆续上线,零跑、蔚来、深蓝等新势力车企APP用户使用次数位居前列

7、车家互联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和家居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车家互联的应用场景从远程控制监控逐渐拓展到能源管理、娱乐社交等领域

四、其他智能硬件:AI眼镜、AI耳机等产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健康管理是智能穿戴设备的重要应用场景,是用户使用的核心功能,智能穿戴设备与更多的智能硬件实现跨设备协同工作

2、伴随着大模型的接入,智能耳机不再是单一智慧功能的叠加,而成为用户与AI互动的高频入口,众多厂商正紧密布局AI耳机市场

3、信通院发布AI眼镜行业评价指标,行业规范落地推动更多企业跟随进入行业,国内AI眼镜行业“百花齐放”

4、智能硬件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平台生态竞争,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企业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打破不同场景之间的界限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能设备 智能手机 智能电视 智能汽车 AI技术 市场竞争 用户画像 OTA升级 车家互联 平台生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