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网 科学人 09月12日
大便里出现的完整药片?原来是渗透泵片在“工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关于大便中发现完整药片的事件引发热议。文章解释,这并非药物未被吸收,而是部分特殊剂型的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渗透泵片),其设计原理就是外壳不溶于水,通过微小孔洞缓慢释放药物。药片完整排出体外是正常现象,但其有效成分已被完全吸收。因此,将排出的空药片洗净后再次服用是无效的。渗透泵片利用渗透压原理,使药物长时间均匀释放,达到稳定疗效,但需注意防潮保存。

💊 渗透泵片的设计原理:部分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特殊剂型,其外壳由不溶于水且不被消化的半透膜材料制成,并带有微小孔洞。这种设计使得药片能够完整地通过消化道,其中的药物成分通过渗透压驱动,从小孔缓慢释放并被人体吸收。

🔄 完整排出是正常现象,但药片已失效:当药片完整地出现在粪便中时,这并不意味着药物无效或未被吸收。实际上,这只是药片的外壳,其中的有效药物成分已在体内释放完毕并被吸收。因此,将排出的空药片洗净后再次服用,是无法达到任何药效的。

⏳ 渗透泵片的设计优势:这种特殊设计的主要好处在于能够实现药物在较长时间内以均匀、稳定的速度释放。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例,它使得患者只需每天服用一次,就能全天保持稳定的降压效果,避免了普通药片需要频繁服用以及药物浓度大幅波动的缺点。

💧 防潮保存的重要性:渗透泵片在潮湿环境下可能出现“发芽”现象,即吸收水分后内部推动剂膨胀,药物成分从孔洞中挤出。因此,这类药品需要特别注意防潮,最好保存在密封的原包装中,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最近在小红书刷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笔记,姐妹大号之后经常能在马桶里发现一个椭圆形白色粒粒。一度以为自己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能想到的全都想了,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吃下去的药。

下方高赞评论更是震撼,一位患者发现了大便中的这粒药之后,本着不浪费的原则,竟然选择扒拉出来洗吧洗吧重新吃下去!于是就这样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药……

虽然不知道高赞评论说的是否是真的,但类似的事件确实存在,在2024年医学传播学教师大会上,一位药师分享了这个故事,报道原文是这样讲的:

药片完整穿肠而过确实是很少见的现象,非专业人士对此感到困惑也非常正常,这并不是患者的问题。不过,选择把药片洗洗吃回去而不是先询问医生,这位患者多少也是有点厉害了……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红书笔记的作者通过自行搜索,大致还原了事情经过。

拉药片正常吗?

普通的药片吃下去之后在消化道中会很快分散成细小的颗粒(这个过程被称为崩解),以促进其中的有效成分溶出。因此,人们一般都不会从粪便中找到成形的药片残骸。

但这两个案例提到的药片是个特例。不知道小红书作者服用的药具体是什么,我们主要来说医师分享的案例。患者服用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属于名叫“渗透泵片”的特殊剂型,这种特殊药片的外壳不溶于水也不被消化,整个拉出来属于正常现象——或者说,它就是这么设计的。

硝苯地平控制片(拜新同),其实包装和说明书上也有空药片会完整排出的提示。

再吃回去有用吗?没有用了。虽然患者在马桶里发现的药片残骸看起来非常完整,但它其实只是一个空壳,其中的有效成分已经释放完毕并被人体吸收。

把这个没有药的空壳再吃一遍,药物效果是一点都不能期待了……

为啥药片外壳这么完整,里面的药物却悄悄释放完了?下面就来讲讲这种神奇药片的具体原理。

渗透泵片的原理

渗透泵片的外壳是一层不溶于水的半透膜材料。这层膜不允许里面的药物穿过它跑出来,但是能够允许外界的水分穿过膜进入药片内部。

这层外壳上有用激光打出的小洞,药物就是通过这个小洞释放出来的。

图中间可以看到渗透泵片上的激光打孔 | K De Braekeleer et al.

推动这种药片释放药物的动力是渗透压。除了药物成分之外,药片外壳里还装着能够吸水膨胀的推动剂,以及提供高渗透压的物质。

接触到水之后,半透膜外壳里的高渗透压会促使水进入到药片内部,而接触到水分的推动剂就会开始膨胀,体积变大。

这样一来,药片当中原本属于药物的空间就被压缩了。药物成分在膨胀的推动剂作用下,就被从外壳的小孔上挤了出来。

一种常见的渗透泵片设计 | wikipedia

从渗透泵片的原理可以看出,它的外壳会原样拉出来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为半透膜外壳必须保持完整,才能维持内部的高渗透压,并保证药物只通过预设的小孔释放出来。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种设计可能显得奇怪又麻烦,但它有个很大的好处:可以让药物在较长时间里以均匀的速度慢慢释放。

具体到硝苯地平控释片这个例子,硝苯地平本身是一种作用时间相当短的降压药,如果做成普通药片,一天必须吃上好几次才能全天起效,体内的药物浓度还很容易上下波动。如果做成普通的缓释片,虽然作用时间拉长,但药物的释放依然不是非常平稳。

而把它做成渗透泵片,可以让药物释放速度变得非常均匀——这样一来,只需要每天吃一片就能在全天起到稳定的降压作用了。

这颗药甚至还会发芽

除了完整穿肠而过,渗透泵片还有另外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潮湿的环境下,它有时候会“发芽”。

其实这就是药片吸收了环境中的水分,内部推动剂膨胀,药物成分被从小孔中挤出来了,本质上和在消化道内释放药物的过程原理相同。

2012年一个古老新闻中发芽的硝苯地平控释片

因此,这种药品格外需要注意防潮保管,最好把它留在密封的原包装里。

当初学药剂学的时候,渗透泵片就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剂型,虽然有时候会给人带来困惑,但它真的是非常有意思~

作者:窗敲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酷炫科学(ID:SciencePorn),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渗透泵片 硝苯地平控释片 药物吸收 药剂学 健康科普 Osmotic Pump Tablet Nifedipine Controlled-Release Drug Absorption Pharmaceutics Health Educ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