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9月12日
多地暂未公布2025社保缴费基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截至9月11日,仅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福建、湖南五地公布了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或暂定标准。黑龙江社平工资涨幅7.99%,河北有所下降,而内蒙古涨幅仅0.9%。其他省份因社平工资统计中暂缓发布。专家分析,社保基数下调或缓解企业负担,但全面降低可能性不大,政策需兼顾基金稳定与公平。

📌 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公布情况:目前仅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福建、湖南五地明确公布,其他省份暂缓发布,原因多为社平工资统计中。

📉 社平工资涨幅差异:黑龙江涨幅7.99%,河北下降12.58元,内蒙古涨幅仅0.9%,显示各地经济发展与工资水平差异显著。

🏢 企业社保压力:缴费基数持续上涨导致企业合规压力增大,部分企业采用最低下限缴纳,调低基数或可缓解成本。

📊 政策影响分析:降低缴费基数下限虽利于低收入者减负,但可能减少养老金收入,需平衡基金可持续性与公平性。

🌐 全国统筹趋势: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缴费基数下限统一至本省社平工资的60%,未来调整需考虑整体政策框架。

2025-09-12 11:00:00

目前仅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福建、湖南给出了2025年的社平工资或暂定缴费基数。图为哈尔滨。视觉中国/图

社保,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按照惯例,每年7月前后,各省会陆续公布当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以此来框定新一年的社保缴费区间。

但今年不同。截至9月11日,还没有一个省的人社部门对2025年的社保缴费基数发布明确通知。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由各地人社部门根据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来计算的。社平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城镇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加权平均值。

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是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下限是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60%。一个企业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处于此区间的,按照实际薪资作为缴费基数。超过300%的部分,不计入;低于60%的,缴费基数按照下限核定。

仅五地公布依据,河北或下调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仅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福建、湖南五地,给出了2025年的社平工资,或年初的暂定缴费基数。

福建目前是继续2024年11月的文件要求:从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暂按不低于每月4043元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下限是4433元。

根据《长沙晚报》报道,湖南在年初就发布了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但属于“暂定”——在正式基准值公布前,暂定为每月7180元。

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则明确公布了2024年的全口径社平工资。

黑龙江为7570元,比2023年多了560元,涨幅7.99%。但相较2023年9.02%的涨幅,有所下降。以此推算,2025的社保缴费下限应该是4542元。

内蒙古为8179元,相较2023年,涨幅只有0.9%。而2023年相较2022年,涨幅超过8.5%。

河北2024年社平工资为78260元,月均6521.67元。2023年为6534.25元。今年减少了12.58元,这也意味着,河北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可能会下调。

至于其他省份未公布的原因,以上海为例,2025年7月31日,上海人社局在线咨询客服回复网友:由于2024年社平工资尚在统计中,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暂缓发布。

基数会普遍调低吗?

过去几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一直在上升。

据财新报道,2019年至2023年,全国各地社保缴费基数随社会平均工资普涨30%-40%。2023年,各省基数下限涨幅范围在4%-12%,中位数约7%-8%。

只从社保缴费来看,基数降低并不是一件坏事。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向运华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对企业来说,社保的“合规性”压力,伴随着缴费基数持续上涨的趋势,会让企业产生规避行为,对就业造成影响。

《经济研究》刊发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改革的经济效应》一文表示,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保,由缴费基数与缴费率的乘积决定,在缴费率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变化来自于缴费基数下限的调整。

文章研究发现,社保缴费基数负担每下降10%,企业要素投入将提高约1.29%-1.45%、产出水平将提高4.51%。

在社保基数中,下限的设定又尤为关键。

专门研究社保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众合云科旗下的51社保,连续13年发布了企业社保白皮书。据和讯网报道,2025年的白皮书显示,社保基数完全合规企业占比34.1%,有22.7%的企业“统一按最低下限”缴纳社保。

国内一直有研究者建议,调低缴费基数下限。除了考虑企业成本,也使低收入者降低负担,并有利于扩大社保覆盖面。

也有学者指出,降低缴费基数下限,会减少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体收入,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构成挑战。

向运华分析,从人口结构和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来看,普遍性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的可能性不大。

他提到,减轻社保缴费负担,包括降低费率、降低缴费基数等方式。缴费基数一般是结合工资水平来确定,不会直接降低。

向运华说,在缓解企业社保缴费压力上,过去几年,国家在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上有阶段性尝试,并在持续。比如,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工伤保险基金在原基础上可以下调20%,甚至50%。但缴费规模比较大的养老保险,降低费率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最近几年,社保缴费基数刚经历了一轮“合规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房连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按照国家政策,一直以来,上下限的区间都是60%到300%。不过,过去没有省统筹,各地会根据本地实际来自主确定。

有些地方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或为减轻个人缴费负担,按照40%来设定下限。有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下限,例如深圳。

2022年,为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的省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中国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要求各地把缴费基数下限,统一到本省全口径社平工资的60%。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北京从2019年开始逐步提高下限标准,从40%到60%。深圳2024年下半年,调整为广东省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60%。

房连泉说,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实现社保缴费的全省统筹,并向全国统一口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基数,尤其是降低下限,需要综合考虑,这涉及未来社保待遇充足性、制度公平性等问题,要看“国家的大盘子能不能抵得住”。

(南方周末实习生陈杨对本文亦有帮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社保缴费基数 社平工资 企业成本 全国统筹 政策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