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本周五的集智俱乐部读书会将聚焦圣塔菲文集中的经典论文《Behavior, Purpose and Teleology》,深入探讨控制论的起源。活动将解析控制论如何整合既有学科,拓展认知边界,并追溯其对认知科学、复杂科学乃至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辨析“cybernetics”与“control theory”,以及行为、目的、反馈等核心概念,理解控制论如何从科学角度重塑我们对目的性和结构的认知,甚至引发“哲学的终结”的讨论。此次分享旨在带领参与者一同挖掘复杂科学的思想脉络,理解控制论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奠基性作用。
🧐 **控制论的诞生与整合**:本次分享的核心将围绕圣塔菲文集中的第六篇文章《Behavior, Purpose and Teleology》展开,探讨控制论(Cybernetics)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通过对行为、目的和反馈等概念的系统性梳理,整合了诸如控制论(control theory)、信息论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从而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科学框架,并拓展了对科学研究对象的边界。
🧠 **核心概念辨析与影响**:分享将深入辨析“cybernetics”与“control theory”的区别,并详细阐述行为的分类、主动与被动、有目的与无目的、有反馈与无反馈以及外推与非外推等关键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不仅重塑了对系统运作的理解,更对认知科学、复杂科学乃至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引发了关于“控制论是否是哲学的终结”的讨论。
📜 **溯源与延伸:经典文献的智慧**:活动将引导参与者追溯控制论的发展脉络,并介绍一系列重要文献,包括Norbert Wiener的《Cybernetics》和《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等。通过研读这些奠基性文本,共同挖掘复杂科学的思想智慧,理解控制论如何成为理解复杂系统和社会运作的重要理论基石,勾勒出复杂性科学的发展脉络。
🌐 **跨学科的连接与前沿探索**:本次读书会是「圣塔菲·复杂科学经典论文研读·第一季」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研读圣塔菲研究所发布的《Foundational Papers in Complexity Science》文集,汇聚对复杂科学感兴趣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活动不仅提供深入的理论探讨,还鼓励参与者在社群中交流互动,共同探索复杂性科学的前沿问题,为理解不确定性世界提供新视角。
2025-09-10 16:12 上海
2025年9月12日(周五)晚上19:30-21:30直播

集智俱乐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陈绎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陶如意,邱仲普、清华大学博士后刘家臻共同发起「圣塔菲·复杂科学经典论文研读·第一季」读书会,聚焦圣塔菲研究所发布的文集《Foundational Papers in Complexity Science》,这本文集收录了 20 世纪复杂科学领域 89 篇重要文献,涵盖熵、演化与适应、非线性动力学与计算等关键主题。读书会自2025年8月22日开始,每周五晚上7:30-9:30进行,预计持续分享6-8周。扫码开启复杂性科学的深度探索之旅,一起共学、共研、共探、共享「复杂科学经典论文研读」社区,共同挖掘经典论文中的科学智慧,溯源复杂科学的思想脉络!
控制论的框架如何整合既往学科,又拓展了认知的边界?控制论诞生后对认知科学、复杂科学和哲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海德格尔说控制论是哲学的终结?本周五的分享带你来探索这些问题👇
分享简介
圣塔菲文集中有很大比例关于控制论(第三辑)的研究,但本次分享会聚焦第一辑的第六篇文章Behavior, Purpose and Teleology,Andrew Pickering将其评论为“The Birth of Cybernetics”。从第一辑第六篇文章Behavior, Purpose and Teleology的文本出发,通过对原文语句和分类法结构的介绍,讨论本文如何汇聚整合既往学科、拓展科学对象的边界,从而构建出控制论的框架。并进一步追溯控制论后续的发展脉络及其对科学/哲学——诸如认知科学和复杂科学等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分享大纲
控制论的诞生概念辨析:cybernetics VS control theory控制论的诞生
行为的分类主动与被动有目的与无目的有反馈与无反馈外推与非外推
取代哲学的科学?核心概念
控制论(cybernetics)目的 (purpose)反馈(feedback)目的论(telelogy)
必读文献
领读论文:圣塔菲:复杂性科学经典论文集(1922-2000)6. Andrew Pickering: The Birth of CyberneticsA. Rosenblueth, N. Wiener, Julian Bigelow. Behavior, Purpose and Teleology. Philosophia Scientiæ, 1943, 10: 18 - 24重要文献清单:Norbert Wiener, 1948, Cybernetics,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second edition.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控制论,或关于动物与机器的控制和通信的科学)Norbert Wiener. 1950.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 The Riverside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人有人的用处)
Claus Pias. 2016. Cybernetics: The Macy Conferences 1946–1953. diaphanes. Zurich-Berlin(通用模型在跨学科交流中十分重要,就像控制论)
Heinz von Foerster. 2003.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Essays on Cybernetics and Cognition. Springer. New York(二阶控制论 |一种递归观察的认识论)
Andrew Pickering. 2010. The Cybernetic Brain: Sketches of Another Fut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kago Press(认知世界的两种方式:表征式与述行式)
Niklas Luhmann. 1990. The Cognitive Program of Constructivism and a Reality that Remains Unknown, Springer(对目的的定义只是一种外部视角,主观客观的区分只是观察视角不同,决定系统状态的是,系统内与外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动力)
W. Krohn et al., 1989, Selforganization: Portrait of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P64-85 (复杂系统理论颠覆了传统秩序观,将无序视为常态,以自组织、自指取代外部控制)
Martin Heidegger. 1954. The End of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Joan Stambaugh. 1973.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就是在控制论诞生后,海德格尔宣称时对哲学的终结)
金观涛、华国凡,2025,《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讲座不涉及,但讲者很推荐阅读的一本书,集智之前推荐过这本书:质变的数学模型|新书推介《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主讲人介绍
大目妖,控制论文化/电子游戏研究者、写作者、译者、设计师,the System观察员。出于对身处数字媒介时代的自觉,以及对技术、文化和艺术的中间地带的兴趣。开始追溯控制论的历史,同时惊异于如此重要的线索被隐没和误解的程度之深,随后开始相关的科普写作和关键文本译介。参与方式
参与时间2025年9月12日(周五)晚上19:30-21:30报名加入社群交流https://pattern.swarma.org/study_group_issue/985?from=wechat扫码参与「圣塔菲·复杂科学经典论文研读·第一季」读书会,加入社群,获取系列读书会永久回看权限,与社区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沟通交流,共同溯源复杂科学的思想脉络。在科学研究日新月异的今天,复杂科学作为一门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类复杂系统规律的学科,正日益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从生命起源的奥秘到意识的产生机制,从气候系统的微妙平衡到群体智能的涌现,诸多困扰人类的世界难题都与复杂系统息息相关。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的边界,试图在看似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寻找底层的统一性和通用的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然而,复杂科学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的理论根基深深植根于一系列经典的研究成果之中。那些历经时间沉淀的经典论文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们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承载着前辈学者的深刻洞见,为我们探索未知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
因此,集智俱乐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陈绎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陶如意,邱仲普、清华大学博士后刘家臻共同发起「复杂科学经典论文研读·第一季」读书会,聚焦圣塔菲研究所发布的文集《Foundational Papers in Complexity Science》。这本文集收录了 20 世纪复杂科学领域 89 篇重要文献,涵盖熵、演化与适应、非线性动力学与计算等关键主题。读书会从2025年8月22日开始,每周五进行,预计持续分享6-8周。扫码开启复杂性科学的深度探索之旅,一起共研、共创、共享「复杂科学经典论文研读」社区,一起挖掘经典论文中的科学智慧,勾勒复杂性理论的发展脉络!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读书会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