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玑 2025-09-09 08:48 上海
纳指和标普500微涨。
台积电上涨1.55%,收盘价247美元,逼近历史最高位248.28美元。
博通受利好刺激,继续上涨3.21%,收盘价345.65美元。
联合健康上涨1.54%,收盘价320.25美元,我20多天前设置的T掉10%顺利触发,后续还有370和375减仓的设置,目标是把联合健康的仓位占比从8%+降低到5%以内。
这一轮下跌买太多了。这一轮下跌前,我在545美元时说“联合健康做短线的可以考虑减仓止盈”,是基于它负面信息开始积累,行业内对冲基金对它的做空正在酝酿和准备。
不设防守价,是没法精准预测底部在哪里,特别是做空力量大的时候,但只要达到预期范围内,就会开始买入。
市场是没法被精准预测的,但会有一些苗头可以窥见。至于价格能不能落在精算的点位上,这个要看运气和趋势。
精算和K线并不能代表一切,不是一定能走到那个点上,不要过度迷信这两个。
至于300以内敢果断买联合健康,是大资金都在出手买,企业的高管自己也在买。
我之前也没想过联合健康会掉到234美元,也没想过英伟达在这一轮下跌时会低到83美元。
对于这两个,我个人的预期是前者能掉到300美元,后者能掉到100美元就偷着笑了。然后这两个掉得比预期还低。
我得益于仓位和资金控制得不错,在下跌过程中,随着震荡下跌,配合做T,除了控制好仓位和资金,也把成本也控制得不错,才能在联合健康300美元和英伟达100美元以内继续买入。
所以经常说,投资不能靠预期,而是无论发生什么,都能从容应对。
应对方式比预测重要百倍,如同面对这个世界,与其预测它未来会怎么样,不如想好自己该怎么应对,并做好准备。
控制好安全边际(成本、仓位、资金),遵守投资纪律,在大跌时能有弹药和勇气加仓,很多时候会让自己收益颇丰。
当然,也不是说美股不需要技术,赚钱这玩意还是很吃技术的。
美股里也不都是好股票,好的股票有一些,但垃圾股也一大堆,所以选股很重要。
选到好的个股,以正股为基础,在大跌或上涨的趋势中,配合个股2倍做空或做多、期权、3倍做空或做多的ETF等,做成组合拳,往往能有很高的收益率。
炒美股亏损的人也一大堆,即便是炒科技龙头股,亏损的人也比比皆是。
每一个能赚到钱的,都有他过人之处。不能全盘否定他人,那就陷入二极管范畴了。
金字塔加仓法很好用,你们有空可以多琢磨,配合做T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好成本、仓位和资金。我刚入华尔街的头几年,理解和运用得并不纯熟,也走过一些弯路。
这套模式,由华尔街投机之王利弗莫尔所创,后来被逐步完善,战斗力很强。
其主要特征就是选对个股,越跌越买。比如100美元时买入100股,90美元时买入150股,80美元时买入225股,70美元时买入340-450股…前三次是1.5倍数,后两次是2-2.2倍数。
这种模式,要结合自己的资金体量来操作,后来的这十几年,我结合自己的资金体量,逐渐衍生出了“2-3-3-2”模式。其基础就是金字塔加仓法。
至于倒金字塔减仓法,这套模式是华尔街的投资大佬和对冲基金的精华结晶,不是某个人的具体原创。
它主要的特征,是可以尽可能地吃到更多溢价的同时,先把确定性强的钱落袋为安:
比如100美元时卖5%,110美元卖7.5%,120美元卖11.25%,130美元时卖22.5%…
我觉得它有点太僵化了,所以把核心精华提取,结合自己的情况,衍生出的“2-3-3-2”变成:
100-130美元时卖20%,具体分解为100-105-115-120时各卖5%(合计20%),这样能吃到更多的溢价,同时手上保留更多的个股;
130-150美元时卖30%,也是每个价格段分解为各卖5%;至于余下的50%,成本就会很低,要不要卖,可以自己决定。
成本低了,完全可以耐心长时间持有而没有压力,并且遇到大跌时,还敢于出手买入,因为勇气是由成本、仓位和资金决定的。
没看懂就多琢磨琢磨,随着经历多了,慢慢会懂的。我很喜欢在这唠唠嗑,分享一些自己的操作和看法,也不一定对,你们自己多斟酌。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内心阴暗、喜欢当杠精的,肯定会进黑名单。
我发现很有趣的是:越是这个行业内的人,对我的评价越高;越是门外汉、小白、底层,对我的评价越低、越爱抬杠。
可能真的是越无知越自信吧。
这两年,在这里除了遇到你们,也遇到了很多全球投资行业的同行,和国内一些券商机构的老总、上市公司的老总和超高净值群体也时常交流,跟他们沟通很愉快,因为沟通起来很顺畅,信息密度高,也足够同频。
说到底,咱们在这里能遇见彼此,是因为相对同频,至于话题要么投资,要么学习,要么育儿和家庭…
我精力有限,只专注研究和记录自己持有的个股,其他的很少会去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想说的是,无论在这世上遇到什么,咱们都要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不要去当杠精,没有意义,除了眼红和穷,啥也收获不到;遇到不同频的杠精、不顺意的事,要学会屏蔽和释怀,不要影响自己的情绪。
现在这时代,时常会让我觉得恍惚,可能是历史了解得多了。
很多时候,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最基本的逻辑和常识,才能让结果符合预期,才能收获好的结果。
… …
对于培养孩子来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但我是觉得,“鸡娃不如鸡自己”,先稳固和发展好自身的基本盘,拥有稳定的经济能力和情绪掌控力,把自己先安顿好,然后才有余力去托举下一代。
而不是本末倒置,自己都没混出个样来,却把压力和情绪都压在孩子身上,整天要求他飞。
对于孩子,我个人的做法是尊重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不打压、不批判,原则之外会严格管束,原则之内让他们自由生长。
如此,他们轻松,我也轻松,放过彼此。
没有要求他们长大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做人中龙凤,只是希望他们这一路多经历、多体验,不要辜负了自己。
希望他们拥有的,是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自负盈亏的成熟心态、耐扛耐造的逆商、适应世界的情商、对社会规则和金钱运转逻辑的深刻理解。
仅此而已。
就这样吧。
免责声明:本人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人的交易不代表任何立场;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投资目标等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