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Agent 09月12日
UltraRAG 2.0:低代码实现高性能 RAG,助力科研创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和OpenBMB联合推出的UltraRAG 2.0框架,基于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架构设计,通过组件化封装、灵活调用和轻量流程编排,显著降低了复杂RAG系统的技术门槛和学习成本。该框架支持串行、循环、条件分支等复杂逻辑,让科研人员只需编写YAML文件,即可快速实现多阶段推理系统,将更多精力投入实验设计与算法创新。

🔧 UltraRAG 2.0采用组件化封装,将RAG的核心组件(如检索、生成、评测)封装为标准化的独立MCP Server,实现模块间的解耦和灵活调用,提高了代码的可复用性和扩展性。

🔄 基于MCP架构和原生流程控制,UltraRAG 2.0支持串行、循环、条件分支等复杂逻辑,用户可通过YAML文件声明式地构建多阶段推理流程,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度。

🚀 UltraRAG 2.0显著降低了复杂RAG系统的技术门槛和学习成本,让科研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实验设计与算法创新,而不是陷入冗长的工程实现。

📊 框架内置17个主流benchmark任务和多种高质量baseline,配合统一的评测体系与知识库支持,进一步提升了系统开发的效率与实验的可复现性。

🤝 UltraRAG 2.0基于开放的MCP协议,使得遵循该协议开发的Server组件可以在不同系统间无缝复用,促进了RAG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2025-09-02 23:59 湖北

清华大学 、东北大学、OpenBMB 联合 UltraRAG 2.0:几十行代码实现高性能 RAG,让科研专注思想创新!

检索增强生成系统(RAG)正从早期“检索+生成”的简单拼接,走向融合 自适应知识组织多轮推理动态检索 的复杂知识系统(典型代表如 DeepResearchSearch-o1)。但这种复杂度的提升,使科研人员在 方法复现快速迭代新想法 时,面临着高昂的工程实现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清华大学 THUNLP 实验室、东北大学 NEUIR 实验室、OpenBMB 与 AI9stars 联合推出 UltraRAG 2.0 (UR-2.0)—— 首个基于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架构设计的 RAG 框架。这一设计让科研人员只需编写 YAML 文件,就可以直接声明串行、循环、条件分支等复杂逻辑,从而以极低的代码量快速实现多阶段推理系统。

FlashRAG 与 UltraRAG 的代码实现对比

FlashRAG

UltraRAG

其核心思路是:

与传统框架相比,UltraRAG 2.0 显著降低了复杂 RAG 系统的 技术门槛与学习成本,让研究者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 实验设计与算法创新 上,而不是陷入冗长的工程实现。

秘诀:MCP 架构与原生流程控制

在不同的 RAG 系统中,检索、生成等核心能力在功能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由于开发者实现策略各异,模块之间往往缺乏统一接口,难以跨项目复用。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作为一种开放协议,规范了为大型语言模型(LLMs)提供上下文的标准方式,并采用 Client–Server 架构,使得遵循该协议开发的 Server 组件可以在不同系统间无缝复用。

受此启发,UltraRAG 2.0 基于 MCP 架构,将 RAG 系统中的检索、生成、评测等核心功能抽象并封装为相互独立的 MCP Server,并通过标准化的函数级 Tool 接口实现调用。这一设计既保证了模块功能扩展的灵活性,又允许新模块以“热插拔”的方式接入,无需对全局代码进行侵入式修改。在科研场景中,这种架构让研究者能够以极低的代码量快速适配新的模型或算法,同时保持整体系统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复杂 RAG 推理框架的开发具有显著挑战,而 UltraRAG 2.0 之所以能够在低代码条件下支持复杂系统的构建,核心在于其底层对多结构 Pipeline 流程控制的原生支持。无论是串行、循环还是条件分支,所有控制逻辑均可在 YAML 层完成定义与调度,覆盖复杂推理任务所需的多种流程表达方式。在实际运行中,推理流程的调度由内置 Client 执行,其逻辑完全由用户编写的外部 Pipeline YAML 脚本 脚本描述,从而实现与底层实现的解耦。开发者可以像使用编程语言关键字一样调用 loop、step 等指令,以声明的方式快速构建多阶段推理流程。

通过将 MCP 架构 与 原生流程控制深度融合,UltraRAG 2.0 让复杂 RAG 系统的搭建像“编排流程”一样自然高效。此外,框架内置 17 个主流 benchmark 任务与多种高质量 baseline,配合统一的评测体系与知识库支持,进一步提升了系统开发的效率与实验的可复现性。

https://github.com/OpenBMB/UltraRAG

推荐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PaperAgent”,每天一篇大模型(LLM)文章来锻炼我们的思维,简单的例子,不简单的方法,提升自己。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UltraRAG 2.0 RAG 检索增强生成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低代码 科研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