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K 09月12日
AGI减速,AI应用加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AGI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作者认为,随着GPT-5的出现,AGI的发展速度似乎有所放缓。Sam Altman表示未来5个月将扩大计算规模,但更侧重于AI应用而非研究/训练算力。作者推测,AGI的实现可能比预期更遥远。文章还比较了拜登和特朗普政府的芯片禁令政策,指出两者对AGI的不同态度。最后,作者认为AI产品化和应用化的速度正在加快,AI将在有限度的应用领域加速前进,成为效率提升工具。

🔍AGI减速:作者认为,随着GPT-5的出现,AGI的发展速度似乎有所放缓,实现AGI的时间可能比预期更遥远。

🤖AI应用加速:文章指出,AI产品化和应用化的速度正在加快,AI将在有限度的应用领域加速前进,成为效率提升工具。

💻芯片禁令:拜登和特朗普政府的芯片禁令政策体现了他们对AGI的不同态度。拜登政府更相信AGI很快到来,因此采取了更严格的限制措施;而特朗普政府则更谨慎,采取了更缓和的针对策略。

💰AI变现模式:文章认为,AI模型层可能毫无利润可言,更好的变现模式可能是bundling vs unbundling,将模型融入其他产品或服务中。

🌐AI时代:作者认为,AI将吞噬软件,软件吞噬世界(a16z出名的那篇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AI时代。

原创 180K 2025-08-12 19:41 菲律宾

A streamlined info flow平时的文章尽量客观,这篇却颇为主观。里面有不少我自己的猜想和看法,欢迎批评。

AGI 正在减速

1/ GPT5出来后,很多人在讨论模型能力的上限是否放缓了;这里我们就不太过拓展,因为一时半会吵不出来

2/ 但是早上Sam altman的这条,却颇耐人寻味

很多人看到的是最后那句,未来5个月要把计算规模扩大一倍;这里应证了我们下面的那个叙事,AI产品化+应用化的速度在加快,这部分算力需求突升(vs 谷歌tokens数之前也是翻倍);

但是换一个角度,Sam是“牺牲了AI研究/训练算力” vs “讨好了AI应用算力”;一开始GPT5出来的时候,plus套餐实际上是被“货币化”了;参考下图(下图是GPT5刚出来时候的定价/用量,现在已经改了

GPT5这次的定价失败,其实正是因为内部计算资源紧张。需要把计算资源的分配,推到一个边界线;Open AI最终在早上决定了,优先讨好GPT应用用户,而非选择大力出奇迹,继续突破AGI(所以才有了新的算力分配)。

上面的这个的逻辑看起来有点松散;但是如果你是Sam Altman,原本可能可以在2027年实现AGI,你会愿意浪费这个半年的时间,去融资,去做产品吗?

这里的猜想是,AGI离我们,更远了,AGI,正在减速

3/ 每个人对于AGI有不同的定义,我的理解是,当AI开始可以自我改进,自我加速的时候,AGI就算实现了。因为一旦某个AI实验室实现了这一点,这场AI竞赛就已经可以宣布结束(AI自我改进的加速度>>>人类研究员);

4/ Biden时代的芯片禁令,很多时候都是基于AGI的这个假设。所以一切从严,一刀切,禁芯片、禁代工、禁半导体设备。

5/ 反过头来,Trump时代的禁令,有限度(比如H20+之后的特供版),采取更加缓和的针对策略,控制在

我们最好的芯片<H20/特供版<他们最好的芯片

从而继续压榨利润(让本土芯片产商的市场更小,发展速度更慢)+ 延缓发展(控制核心HBM等部分)。

6/ Biden vs Trump的区别,其实就是“相信AGI很快到来” vs “不相信AGI很快到来”的观点体现

7/ 如果相信AGI很快到来,届时所有东西开始加速,科学发现 + 工业制造 + AI迭代,美国的最优解是,“完全限制芯片出口”;我们的最优解是,用“特殊方法”把亚洲芯片制造给解除,从而把大家拉回到pre-AGI时代。

8/ 当然,这一切现在看起来更远一些

AI产品化 + 应用化正在加速

1/ 假设上面的思路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能停留在pre-AGI时代的时间,要比想象中更久。AI不会马上无所不能,而是在有限度的应用里(聊天工具,图片制造,游戏制造)等,加速前进,做好效率提升工具

2/ 那么这个时候,各个AI实验室的CEO,就需要开始想,怎么度过这个pre-AGI寒冬(他们仍然很有钱,不缺资金,但是要达到AGI的投资数量,是天文数字)。比如马斯克,就在想说,怎么让GROK更好的变现,在Pre-AGI的寒冬活下来;FT前几天的文章,

3/ GPT5前几天的定价,其实也是在做同样的探索

4/ 前两天在星球微信群里的分享,

5/ 当然,这不妨碍AI们的产品越做越好,比如这次GP5就把“模型选择”的功能自动化,把router封装进了产品里面,更加适合普通用户

6/ 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我们现在的从业者,每天研究AI模型层vs基建层vs应用层,看似好像很有道理,但是5年10年后,可能根本没人在意这些技术分层。就比如我们现在电脑随处可见的“剪切板”功能,其实就属于一个类似于MCP的中间层/middleware,但是用户根本不会察觉

7/ 10年前是软件吞噬世界(a16z出名的那篇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现在是AI吞噬软件....这两天北美很弱软件公司暴跌...没想到我们今天本土市场也映射了(好的不映射只映射坏的....);这个议题,星球微信群里面传了科技周报,有很好的讨论,建议看看。

结果是什么?

我之前写过一篇,AI模型层可能毫无利润可言;

AI模型层可能毫无利润可言(2月10日)

目前我暂时坚持这个看法,比如这次GPT5,恰恰证明了,AI模型层并没有好的定价能力(不然就不需要给GPT Plus的用户派糖了)。

更好的变现模式,可能仍然还是bundling vs unbundling;把模型层,主动“去货币化”了。

我是谷歌,不要从模型层收费,把模型融入自己的广告基建;。

我是Meta,不要从模型层收费,把模型融入自己的内容渠道

我是微软,不要从模型层收费,把copilot/云计算放进企业大礼包

我是中国,不要从模型层收费,去把模型融进去机器人硬件里面

互联网烧钱不完全适用于AI时代,因为两者的边际成本大相径庭。

但是现在,似乎开始有人跟不上进度了,是不是淘汰赛的开场?

上面提到的一些想法,很多都在星球里推送过,也在微信讨论群和大家聊过。因为话题比较大,有些东西我也没想明白,欢迎大家批评。


其他的一些,欢迎来星球微信群里继续讨论;

星球和微信群继续帮大家筛选“重要且有叙事的信息”+“每天复盘” + “实时微信群讨论”;

星球微信群里有不少机构朋友,欢迎过来坐坐。最近市场各种事件,各种小作文...星友们看到有用的东西都往微信群里扔,反馈速度加倍,辟谣速度也加倍

有兴趣关注的话可以点下面;差不多每天更新(因为公众号是乱序推送,需要及时收到的朋友可以星标公众号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GI AI应用 芯片禁令 AI变现 AI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