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兔君 2025-08-20 18:23 美国
<|search_begin|>(id:128796)<|search_end|>(id:128797)(id:128798)(id:129899)公开的评测数据是“过去时”,而投资决策永远面向“未来时”。当社区和媒体还在为V3.1的性能跑分欢呼时,真正敏锐的资本已经开始对AI赛道的底层逻辑和未来格局进行压力测试。以下四个问题,可能比单纯的跑分数据更能决定未来几个季度AI赛道的资金流向,也是我们认为您最需要获得一手洞见的领域。投资者必须思考的四大“非共识”问题
1. 开源 vs 闭源的终局之战:天平正在倾斜,还是进入“混合态”?DeepSeek V3.1的出现,让“开源追赶闭源”的叙事变得更加具体。但简单的“追赶”二字,掩盖了更复杂的产业演进。专业投资者需要探究的是:护城河的消解与重构: 过去,市场普遍认为闭源巨头(OpenAI, Anthropic)的护城河在于“数据飞轮+顶尖人才+极致的模型规模”。现在,当Llama , Mistral 以及DeepSeek 在特定能力(如编程、数学)上实现反超,我们必须重新评估这条护城河的真实宽度。闭源的核心优势是否已经从“通用智能的绝对领先”,收缩为“多模态、超长上下文等前沿功能的‘时间窗口’优势”? 这个时间窗口有多长?这对闭源模型的估值逻辑和API定价能力会构成多大的长期压制?企业采用的“混合模式”成为主流: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采用一种务实的“混合模式”:端侧和私有化部署,优先使用经过微调的、更可控的开源模型来处理敏感数据和高频任务;而在公有云上,则调用最强大的闭源模型来处理最复杂的、非核心数据的任务。这种“混合态”将如何重塑云厂商的AI服务格局? 这对Snowflake, Databricks这类试图构建“数据+模型”一体化平台的公司的战略是利好还是利空?投资者应如何在这种趋势下,重新评估整个AI PaaS层的价值分布?当您的团队为技术路线争论不休时,当您的投资决策悬而未决时,当您的产品战略陷入迷雾时……请记住,您所面临的困惑,或许正是某位专家早已跨越的征途。我们硅兔君相信:真实的一手经验,永远来自正在推动行业变革的人本身。
硅兔君拥有超过30,000名来自硅谷一线的大厂高管、核心技术专家、知名高校教授与创业者。他们不仅拥有深厚的行业经验,更深度参与着产业变革,具备鲜活、可信的一手洞察。
如果您需要针对特定的投资标的、战略方向或技术难题,与行业最顶尖的大脑进行一对一、可信赖的深度交流时,请立即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致力于为您搭建连接全球顶尖智慧的桥梁,助您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