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WHYLAB 2025-09-06 01:28 广东
▼ 以下为图文版本
开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小屏旗舰呢?光从屏幕大小的角度来说,小尺寸的屏幕其实是一种体验上的倒退,因为同样的显示素质下,小尺寸屏幕的视觉观感以及信息量都要明显弱于大屏。回顾整个手机的发展历程,屏幕也是一直在变大的。但是,自从这款手机发布之后,市场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进军小屏旗舰,甚至这股风还吹到了平板领域。那么小米 13 到底凭什么掀起小屏旗舰的浪潮?在 2025 年的今天,价格降到价格降到 1800 元左右的小米 13 是否还有一战之力呢?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两个问题。虽然小屏旗舰并非主流,但还是一直有厂商愿意尝试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iPhone mini 系列,它的屏幕只有 5.4 英寸。换来的,是超轻的重量和舒适的手感,单手可以灵活地操控。尤其是单手操控,这一点在 iPhone 上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IOS 最大的槽点之一就是返回键逻辑混乱,很多界面根本无法使用侧滑返回,而单手握持的状态下很难触摸到,经常需要腾出另外一只手来辅助操作。而 iPhone mini系列,因为它屏幕足够小,确保了大拇指能轻松地触碰到返回键,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操控的灵活性。可安卓手机哪儿有这种烦恼啊!自从进入全面屏时代后,在竖屏状态下使用,我们的手指已经几乎不会触碰到左上角了。证据就是当你把手机息屏时,指纹印记基本都集中在手机的下半部分。所以即便是在小米 13 之前做小屏旗舰的安卓厂商,也都没有盲目地抄袭 iPhone mini 系列,而是不约而同地把屏幕尺寸定在了 6.2 英寸左右,这个尺寸的屏幕,可以比较好地兼顾手感和重量。小米也是这样做的,早在小米 13 之前,他们就已经有过两代小屏机型的尝试,可市场表现都没有 13 这么亮眼,如果小米 12 还可以说是因为遇上了火龙,那换上了 8 + Gen 1 的小米 12S 又为什么失败了呢?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被首次和徕卡合作的自家大哥小米 12S Ultra 抢了风头,也可能是因为连续两代火龙导致的口碑下滑,这些外部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它。但如果只找产品本身的原因,我认为是外观小米 13 相较于 12S 做了一个巨大的改变,那就是变得更像 iPhone 了,正面的 R 角,侧面的直角边框,都和苹果的设计“心有灵犀”。这也非常好理解,因为在 6.2 英寸左右屏幕的机型中,最畅销的两款就是 iPhone 的标准版以及 Pro 版本了。不过有一说一,小米 13 也并非纯抄 iPhone,在外观这块儿还是有不少自己的理解,比如相机模组上那两条垂直相交的分割线将整个相机模组一分为三,能让你在一众矩形相机模组的手机中一眼认出,颇有种点睛之笔的感觉。直角边框和后盖间做了过渡,没有 iPhone 那么割手了。除了设计上的小巧思,“科技纳米皮”的加持也让喜欢“裸奔”的用户多了一份信心。当然,光做到上面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它不光得是“小屏”,更得是“旗舰”。很明显,小米 13 的定位属于最标准的安卓“中杯”旗舰因为卖贵了需要去卷影像;更低的价位又要去卷性能、卷电池,只有“中杯”旗舰比较注重体验的全面性,主打一个万金油。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不就是做个水桶机嘛,堆料就得了呗,但实际上在小米 13 之前几乎没有小屏手机能够做到真正的“水桶”,甚至连基础体验都有明显的短板,有的续航崩坏了,有的影像差点意思,还有的续航和影像一起翻车了。而小米 13 却在这两点做的相当优秀。续航方面,4500mAh大电池配合上骁龙 8 Gen 2 的处理器,在首发时,续航时间甚至一度超越很多 Pro 级别的旗舰;而它的相机甚至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主长广三颗镜头硬件素质都不差,这颗 3.2X 长焦镜头甚至要比同级别的很多大屏旗舰还要猛,再配合上徕卡影调,用起来还是非常爽的。可小屏毕竟是小屏,小米 13 的硬件配置其实也有不少妥协,短焦指纹,0809 的马达,这些地方的减配其实都还可以接受。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槽点要属这块 1080P 的屏幕了,理论上来讲,屏幕尺寸变小了,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屏幕显示精细度的不足。但对于人眼来说,看的画面是否清晰,除了屏幕本身的素质外,还取决于使用的距离,而我的使用习惯,恰恰就是喜欢把手机拿得离眼睛特别近的那种。所以屏幕的劣势被一览无余。其实小米 13 成功秘诀并不难理解,无非就是做了一台“安卓版的 iPhone”,利用安卓阵营的优势把体验做到和 iPhone 差不多的水平,但是价格只要它的三分之二。至于“小屏旗舰”这个概念,也可能并非它最初的目的,只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罢了。不知不觉,距离小米 13 的发布已经过去了两年半,如今,它的价格已经来到了1800元左右,在这个价位段它还有一战之力吗?我带上了自家差不多价位的红米 Turbo 4 Pro,一起来做个对比。先来看看最考验性能的游戏环节,中等负载的王者荣耀,两款手机都能轻松拿下。细看功耗的话,小米 13 这边更低,但差距不大,更多的还是这块 1080P 三星屏的功劳,而温度这块,则是小米 13 略高一些。接下来是压力更大的原神,两台手机都没办法满帧运行,平均帧率都只能保持在 50 帧左右,但是红米的抖动次数更多,功耗也都明显落后于小米 13,机身温度甚至达到了恐怖的 51.7℃,已经是有点烫手了。原神都已经这样了,压力更大的崩铁就更不用说了,基本是不能玩的状态了,尤其是小米 13 ,平均帧率只有可怜的三十几帧。所以,如果你喜欢玩大型开放世界游戏,那么这两台手机都不是你的菜。再来看一下相机,主摄方面,两台手机的摄像头规格给大家打在下面,小米 13 的底更大。在我们实验室测得的数据中,亮度均匀度和弱光环境下的噪点控制也都是小米 13 更秀,但是二者在解析力上却保持一致实际的拍照表现也基本与数据相符。白天的日常拍摄几乎拉不开差距,更多的其实是影调的差别,徕卡加持的小米 13 看起来颜色偏浓郁,而红米则比较偏向肉眼所见的色彩。另外,由于小米 13 还多了一颗长焦镜头,所以望远能力要好上不少的。来到夜景,二者的差距开始变大。红米在较暗的环境下出现了高光溢出的问题,一些红色的灯箱不能够准确地还原,部分环境下还有过曝的现象。而小米 13 则相对来说更加稳定整体来看,小米 13 的相机表现确实是要更好一点。至于续航,我只能说小米 13 没有赶上好时候,虽然它首发时续航成绩算得上优秀。可随着这两年硅碳负极电池技术的普及,现在手机的电池容量和两年半以前早已不是一个量级。就算小米 13 的电池 0 衰减,也完全没有办法和今年的这些续航怪兽比。最后再来简单聊一下系统,目前的小米 13 可以升级到最新的澎湃 OS 2.0,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个酷炫的壁纸,还有超级小爱。在我用的这几天时间里还没有出现恶性的 bug ,最多就是在打开应用时偶尔会出现一些小的掉帧,日常的使用还是挺流畅的。总体而言,小米 13 放在 2000 元左右这个价位段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只要你能忍受它有些过时的续航和屏幕,其它方面没什么大问题小米 14,15 都是基于 13 的修修补补。16 大概也是这样,相机强一点,屏幕好一点,电池大一点,再换上最新的骁龙处理器,也有可能在顺应潮流,外观变得更像 iPhone。如今的小屏市场不再是小米一家独大,各个安卓厂商甚至连子品牌都加入了小屏阵营,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修修补补的小屏旗舰还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吗?小屏旗舰这个赛道还有没有别的玩法?期待今年秋天,各家手机厂商给我们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