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某人的低维认知 09月11日
Vibe Coding赋能领域专家创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Vibe Coding为领域专家提供了更便捷的应用构建平台,降低了创业门槛。AI技术的进步使得领域专家可以独立构建网站,无需依赖传统平台。本文探讨了Vibe Coding如何赋能领域专家,以及它对创业生态的影响。

🔍 Vibe Coding为领域专家提供了更便捷的应用构建平台,降低了创业门槛,使得他们可以独立构建网站,无需依赖传统平台。

🚀 AI技术的进步使得领域专家可以独立构建网站,无需依赖传统平台,从而降低了创业门槛,为领域专家创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Vibe Coding赋能领域专家创业,为创业生态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得更多领域专家可以参与到创业浪潮中,推动创新和发展。

💡 Vibe Coding的出现,使得创业的核心能力从技术开发转向了对目标用户需求的了解和洞察,为领域专家创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Vibe Coding为领域专家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触达目标用户,推动创新和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价值。

原创 孔某人 2025-08-16 16:53 北京

Vibe Coding赋能的不是程序员,也不主要是产品。

自从GenAI以来,在各种低水平的沟通上,总会充斥两个问题:

但现在把这形容为一种五环内回音壁这种新视角缺乏。上述两种人的思路高度趋同,投资人群体内有自己的行业偏好,然后又传导给没有领域浸润的创业者。

引子:一些反例

例子1

目前PLAUD已经很不小了,即使是在国内,VC和从VC获取信息的人中,不少人都认为PLAUD的价值不低了。但抛开这些人之外,看PLAUD的产品的话,很多人会觉得:就这?这似乎没啥壁垒,没啥门槛。看好PLAUD只有一个理由(海外市场的验证+VC圈的看好),但不看好PLAUD有很多常见理由。

但实际上录音硬件其实并非这两年才实现的。10年前我就用过野鸡品牌的便携式录音设备,其实硬件上说已经PMF我觉得也差不多了。但总体使用体验是很糟糕的,因为长时间的录音数据难以处理。

这一轮PLAUD类产品的崛起有很多原因,但一个原因是由于AI技术的进步,对于语音数据的处理成本大大降低了。当然PLAUD第一个知名产品PLAUD NOTE能够成功有诸多原因,AI技术的进步只是其中之一。

分析一下PLAUD,其实会发现在很多人的“投资框架”中无法被解释。

例子2

制约现在早期投资人的(可能是最大的)限制,是他们的决策团队所能理解的范围。

当然想要在早期阶段就能理解新事物是非常难的,几乎没人能做到。我现在也不敢说理解消费硬件的逻辑,也不懂估值标准。但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家对于陌生事物的本能抵触。

推出Ropet的萌友智能我觉得就是一个可以投的标的,(我不知道它现在的估值是多少,我也不知道合理的估值是多少)。但如果你作为VC认为它现在的估值是你能接受的,那么我建议你应该投。

说实话我并不懂非效率性目标的硬件,我也不是Ropet的受众,我对于Ropet的设计也无感,但我确实能看到它吸引了它的目标受众。那么在现在似乎乏善可陈的AI硬件赛道中,这就已经算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但我相信,很多人去看了Ropet之后,对它的评价仍然是:就这?我才不投。

(当然还得说那句话,我不懂硬件,我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研,但就我偶然看到的范围内,我认为它是在一定水平线以上的)

限制我们的,是我们的认知

前面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大多数人靠自己的认知不能很好地判断一个事物的早期。特别是在这个新事物新想法遍地的时代,看了上千个项目最后只投10个,已经算出手率不低了。

大多数投资人和想要加入创业公司的人,被自己的认知限制了自己的选择范围。后者无所谓,因为每个人最终只能做自己能接受的事情。但对于投资人来说,这个问题就比较明显了,只能止步于“平庸的投资人”。

五环内的伪精英创业者和投资人,大部分既不了解社会中的细分需求,也不懂如何营销。拿着手里的一些在逐渐贬值的技术能力,和哪个有钱的组织都有钱,在寻找一些符合自己心中画像的东西,然后却找不到。

最后只能对于符合大家理想的少数标的,投出一些很贵的估值。大家自娱自乐,没人在试图真的发现红利。

2025年的红利是Vibe Coding

其实我从2023年底就在提,给领域专家一个更容易上手的应用构建平台的思路。到2024年中又刷新了一下这篇文章。但到现在,我看到的状态是,领域专家中一些比较能折腾的人已经不需要平台了,直接靠Vibe Coding就能够【独立】构建他们期望的网站了。虽然他们还会在各种社群中提问一些很小白的问题,但他们已经可以自立了。

我原本以为这种给领域专家的平台可能是被大厂拍死,但想不到更可能是被AI Coding工具所颠覆。

谈Agent构建平台的设计【2023H2】

谈小微应用开发平台(包括Agent构建平台)【2024.8】

创业的门槛在降低,核心能力在转变

现在还很难有一人公司,看现在茫茫想做独立开发者的人就知道,真的能养活自己的人并不多。能养活自己的独立开发者,其优势必然不是其开发能力。

现在缺的不是钱、也不是技术能力、也不是对于一般C端用户的普遍需求的洞察,已有的商业竞争已经填满了这些,至少是没有大面积共识的。

很明显随着技术在贬值,早期创业的核心壁垒只剩下:对于目标用户需求的了解/洞察,对目标用户的触达方式,对目标市场的信念。而恰恰是领域专家符合这些,且仅有这些。现在似乎连通用产品岗都已经可以(在早期阶段)被舍弃了。

对领域专家友好的孵化器

国内我觉得符合孵化器这个词原本含义的VC并不多,也许奇绩创坛算一个。但对于这种领域专家为主的早期团队来说,他们需要的基础服务还是太多了,奇绩远没有提供完整。

这里我又要用那个句式了:现在我们是否无法做出一个给这种领域专家创业的孵化器并保持合理的ROI?

去年我就觉得可以,今年我看到了领域专家自己靠Vibe Coding就磕磕绊绊做出产品的案例之后,我觉得更可以了。

这个孵化器要包括哪些服务这里不展开了,对于想做的人来说不难想,想不出来的也可以来找我聊。但还是一样,大部分VC的问题是:看不懂、或者是看不上这种投资收益率。

这可能是2025年我看到的唯一最大且最确定性的红利趋势。虽然它的潜在增长倍数没有那么性感,但重在可以通过扩量来实现确定性。而且VC们本来就在到处见人,本来就触达了一部分适合这种孵化器的人选。当然还有更多领域专家人选还没有被他们触达。

没有不好的标的,只有不好的价格。即使你再不看好一个领域专家想要做的市场的规模,只要前期投入足够低、管理成本足够低,那么就没问题。没有人能很好地洞察未来,VC行业的红利之一就是通过可以无损分割资金来接近大数定律。如果连这都要放弃,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当然,这只适用于极早期投资。毕竟大家募资都有限,不可能每个都投$10M,一年投100个的。

结语

希望这有助于大家拆掉“五环内”的认知边界,去扩展自己的认知,能看到和尝试去解释一些自己之前没看到、不理解的东西。直面现实世界。

毕竟如果你一个都不投/加入的话,肯定就错过(今年的)这轮红利了。

交流与合作

如果希望和我交流讨论,或参与相关的讨论群,或者建立合作,请加微信,联系方式请点击 -> 专栏简介 及 联系方式 2024

本文于2025.8.16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Vibe Coding 领域专家 创业 AI技术 应用构建平台
相关文章
2018年-2023年欧洲移动出行创业公司种子轮风险投资额(附原数据表) ​​​
2023年Q1-2024年Q1亚洲天使与种子轮风险投资额交易量(附原数据表) ​​​
大模型公司开始在应用层争抢占位
前天听一个85后女企业家分享她的创业故事,重点讲了几次大的失败。深受震撼。 她08年接的第一个外贸大单,是个一百多万货值的单子。当时她刚入行不懂,跑工厂跟...
创业的一个milestone可能是 不主动跟人提自己的过往背景(大厂、VC之类)且觉得那不是一个加分项
薇美姿拼营销官宣2位代言人,创始人王梓权股权近期遭冻结
今天发现了一个很聪明的创业点子,特别适合正在送外卖的小哥。 在一些工厂的附近,路边摆摊,卖盒饭。一份12元,中午2小时可以卖100份,三个人合伙。一天收入120...
大家知道现在有个小生意很火爆吗? 自助台球室。 我有个朋友去年年初开了一家,租了个不临街的铺面3000元。24小时营业,四张桌子,扫码进入。每天早上去打扫下卫...
见了一个消费品前辈,观点对我冲击蛮大 从1994到2024,过去30年简直疯狂;所以我们往后看,其实不是期待消费品的低迷周期什么时候结束,是就是看不见了,只能看...
《伟大始于无名》 在线阅读英文版:https://chipwilson.com/chapter/why-i-am-writing-this-book 网站内有PDF.EPUB 等格式下载。 本来想用沉浸翻一下,但是貌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