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某人 2025-08-18 09:40 北京
壁垒 ~= 看起来无法改变。
引子
在算法类岗位中,能看到不少工作年限不长的人,鼓捣了半年流行方案,就觉得自己NB了,就自己NB。
但殊不知这是一种禀赋效应,自己花3个月学会的调包,别人也只花3个月就能补齐。你想象的壁垒只有这么低么?
难以改变的 才是壁垒
大家对于壁垒的期待就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虽然很难确保唯一性,但能确保稀有性也不错。
很明显,你能短时间学会的东西几乎都不是壁垒。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组织来说。
对于个人来说,成功学中有很多例子,这里不再提,这里只提一些不那么常见的角度。
人都有自己很难改变的特性,例如有人对于繁杂的组织内部人情关系感到头疼,那么那些能够持续容忍甚至喜欢这种环境的人,才能胜任某些岗位。这就是壁垒,把不适合的人挡在了壁垒之外。类似于上树这件事对鸭子来说就是壁垒,鸭子无法改变。
不只是人,还有组织
对于组织来说也是类似的,自己/别人很难改变的,才会容易形成快速的、实质性的壁垒。
考虑一下,在一个组织内部,如果一个业务方受制于公司内的流程或者文化习惯,无法申请到自己需要的预算,无法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那么这个组织就很难发展这方面。而如果有别的竞争组织突破了这种限制,那么这两者之间就会形成系统性的能力增速差距,最终演变为能力的巨大差距。而这种组织层面的僵化与灵活是非常难改变的,基本由公司早期的基因做决定,并在后期可以消耗巨大的管理精力来转向,除此之外很难改变。
改变自身很难,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越过早期创业阶段开始扩张的公司,大多会希望做一些提升中高层能力和视野的培训,名字也往往是什么“开天眼”之类的,或者是参加某某大学。如果是单纯的补齐缺陷,这也许有些用。如果是试图建立组织能力的优势(壁垒),那就有点问题了,能花钱买来的服务提供的东西,都不是壁垒,除非它真的非常非常贵。
壁垒是双向的
对于行业一般水平来讲,难以改变的,决定了这个领域的壁垒是什么。你可能站在壁垒之内,也可能站在壁垒之外。
能改变的个体/组织可以站在壁垒之内,不能改变的个体/组织则站在壁垒之外。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祝你找到适合你的相对优势的维度,并实现成功改变。
交流与合作
如果希望和我交流讨论,或参与相关的讨论群,或者建立合作,请加微信,联系方式请点击 -> 专栏简介 及 联系方式 2024。
本文于2025.8.18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