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浴室圈子 09月11日
关于自我鞭策与“摆烂”的务实之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许多人对自我高要求的心态,认为一旦放松就会“摆烂”或失去动力。作者反驳了这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自我欺骗。真正的鞭策源于欲望,最小努力的付出是为了满足欲望,并在不足时增加努力。作者提出,与其怀抱不切实际的期望,不如多做一些努力以确保大概率的成功,从而更好地规划后续事宜。同时,作者也强调了适度“摆烂”的重要性,如同橡皮筋拉太久会失去弹性。通过反复的经验,摸索出一个在“紧”与“松”之间的“甜蜜区”,既能感受到压力并适时回血,也能在过度放松时产生危机感并重新投入。这种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务实主义,是通过不断试错和学习,最终找到最有效率的努力方式,从而真正做到“尽力”并能宽恕自己。

💡 真正驱动自我鞭策的是欲望,通过最小努力满足欲望,并在不足时适时增加努力,是通往目标的最有效路径,而非一味地保持高压。

⚖️ 适度的“摆烂”并非懒惰,而是为了保持弹性和效率,如同橡皮筋不能长期紧绷。通过反复试错,找到一个在“紧”与“松”之间的“甜蜜区”,既能应对压力,又能及时调整状态,避免过度内耗。

🎯 “高标准严要求”可能是一种逃避务实的表现,真正的尽力是直面欲望和现实的局限,珍惜并优化每一份努力,找到效率最高的“甜蜜区”,并有勇气承担试错的代价,最终实现自我和解。

📈 务实主义是通过在理想主义(最小努力)和现实主义(付出代价)之间反复碰壁、吸取教训而逐渐提升的能力,最终找到最能满足欲望且成本效益最优的行动策略。

我发现很多人不能放过自己,是觉得一旦“放松”对自己的高要求,自己就会摆烂,至少也会失去鞭策自我的动力,发挥不出全部潜力。

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欺骗。

我鞭策自己,是因为我有欲望,我先付出最小努力去试图满足这些欲望,发现不够用之后,就再多做一点。经验多了,就可以省去中间这些试探,直接来到为欲望准备到100-120分(多余的20-40分用来应付坏运气)。

这不是对自己高要求严标准,这只是经验告诉我,在追求欲望满足的路上,哪条路径最短。与其少做点并wishful thinking地期望结果是好的,不如多做点并确定结果大概率会是好的,后续很多事情就都好安排。

也不是都能做到。我经常允许自己“摆烂”一下,因为橡皮筋拉太久会失去弹性。一开始我也付出最小努力去松,让自己少松甚至不松,但我发现这些试图抢跑的行为总会在后来让我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果我太松了,我也一样会付出代价。经过多次两边碰壁,我会逐渐从经验中摸索出一个区间:紧到一定程度,我会感受到压力和疲惫到了需要松一下回血的状态,此时的“摆烂”就不会给我造成太大心理负担;松到一定程度,我会产生一种危机感,此时的重新忙起来是我对现实的尊重。

对我来说,这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区间:务实主义。作为一个乐观的人,我通常是从理想主义出发(所以最小努力),然后在现实中碰壁,吃到教训,过度摆到另一边,发现付出过度努力太辛苦,没必要,又吃到教训。反复吃教训中,务实的能力逐渐提升。

我觉得“高标准严要求”,本质上是对务实的逃避,不想知道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太多还是太少,也不想真的付出代价去反复试错,找到“甜蜜区”,只想通过一种紧张的、持续的自我鞭策,寻求一点心理安慰,骗自己说自己已经尽力。

持续内耗的无效努力不叫尽力。

真正的尽力是直面自己的欲望,然后直面现实的局限,在两者之间,珍惜自己的每一分努力,让它们发挥找到甜蜜区的作用,并有勇气付出相应的代价(试错过程中不断两边碰壁的打击)。

当你真的这样来“尽力”的时候,你就会从心底里感受到,你是真的尽力了,从而更容易放过自己。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自我鞭策 摆烂 务实主义 效率 欲望 试错 心理 Self-discipline Letting go Pragmatism Efficiency Desire Trial and error Psycholog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