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本周A股如期出现大幅震荡,指数表现分化。本周主要股指多数下跌,其中仅创业板指录得整周正收益,科创50在主要股指中领跌其余主要股指间涨幅差异较小。风格方面,本周风格层面出现明显分层,成长风格未能延续上周强势表现出现大幅回调,周期和消费风格涨幅较上周明显收窄,金融风格本周跌幅继续扩大。市值风格方面,大中小盘指数均有下跌,整体呈大盘优于中盘优于小盘的格局。本周代表核心资产和成长龙头的茅指数和宁组合走势割裂,宁组合整周上涨3.31%,茅指数微涨0.37%。 行业层面,TMT大幅回撤,新能源周五突袭。本周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上涨7.39%,其中涨幅主要在周五(7.19%)单日兑现,一方面是固态电池实装在即催生动力电池近期表现强势,二是市场对光伏领域的反内卷政策落实预期加强导致光伏大涨。和新能源接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大涨的TMT本周集体大幅回调,国防军工也在阅兵的事件影响结束后出现多头撤退迹象。 展望后市,宜将风物放眼量,波动性来源将转向海外。本周A股如期出现波动和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本轮牛市行情的终结更多是给下一阶段上涨以蓄力的时间。下一阶段A股的波动性来源将更多来自海外,在美国8月非农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后,9月美联储降息已是板上钉钉,A股市场在完成休整之后也将把降息交易作为定价的重要逻辑支点。 配置方面,个股α逻辑优于行业β逻辑,挖掘个股“困境反转”逻辑。3月以来持续调整的以AI应用、算力链、光模块为代表的TMT成长方向也将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结合当下出现的产业积极变化,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在《业绩之锚3:定价困境反转的中报季》指出买中报“业绩超预期”并不能获得持续相对收益,“困境反转”是中报季更有效的业绩挖掘策略,在行业层面2025年中报仍缺乏业绩验证的主线机会,更应该重视自下而上的个股α机会。基于“跨报告季业绩预期差”的筛选策略构建了2025年中报个股业绩超预期组合,以致力于在9-10月中获取来自个股α的超额收益。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中美摩擦加剧、地缘冲突恶化、全球金融环境不稳定影响、上市公司盈利情况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