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08日
AI介入情感表达,科技巨头经历AI分手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AI教父Geoffrey Hinton被前女友用ChatGPT撰写的分手信告知分手的经历。文章回顾了Hinton坎坷的感情经历,包括两次丧偶,以及他对于AI介入情感交流的淡定态度。同时,文章也探讨了AI在现代情感表达中的普遍性,以及人们对此的复杂反应,指出AI改变了情感表达方式,并重塑了我们对“人味”和“真诚”的定义。最终,文章强调了接受技术变革并向前看的重要性。

AI正在悄然改变人类的情感表达方式,AI教父Geoffrey Hinton被前女友利用ChatGPT撰写的分手信告知分手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这一趋势。这封由AI生成的“分手信”分析了Hinton的“渣男”行为,引发了人们对AI在私密情感交流中角色的思考。

Hinton本人对此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平静,他并未过度受此影响,并将原因归结于自己经历过更深刻的人生痛苦,包括两次丧偶。这种淡然的态度,以及他“向前看”的实用主义精神,是他能够应对人生挫折的关键。

AI介入情感表达已非个例,Reddit等社交平台上充斥着AI代写短信、道歉信甚至分手建议的案例。这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心意到了就好”,有人觉得“过于敷衍”,还有人纠结于是否应该介意AI的参与。

AI技术并未偷走我们的情感,但它确实改变了我们表达情感的途径,并潜移默化地重塑着我们对“人味”和“真诚”的定义。文章认为,关键在于接收信息时,我们能否安心地相信这句话确实是对方真心想表达的,而非仅仅是AI的机械输出。

今天吃到一个科技圈的瓜,主角是77岁的AI教父Geoffrey Hinton,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

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里随口提了个事儿,说他被前女友甩了,而分手理由是ChatGPT写的。

我人傻了,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事情是这样的,老爷子的前女友想分手,于是让AI写了篇《论Hinton为什么是个渣男》的小作文,直接把对他的不满输入ChatGPT,让AI分析了一遍他的行为,然后把生成的内容发给了他。

一个研究了一辈子人工智能的科学家,被自己爱的人用AI告诉他为什么不配被爱。这种感觉应该挺复杂的吧。

老爷子的反应倒是很淡定:“我不觉得自己那么糟糕,所以没太受影响。而且我已经遇到了更喜欢的人。”

说起来Hinton这位大神的人生,虽然在科研路上高歌猛进,但感情路上确实经历了不少波折。

早年他跟第一任妻子Joanne在攻读博士后期间相识并结婚,婚后育有子女。后来两人和平分手,但也一直还保持友好关系。

后来和分子生物学家Ros结婚,1987年两人一起从美国搬到加拿大,因为不满里根政府的政策,而且当时AI研究主要由军方资助,他们不想参与。两人在多伦多安家,还从拉丁美洲收养了两个孩子——儿子托马斯和女儿艾玛,托马斯患有ADHD需要特别照顾。

本来是个温馨的学者家庭,结果1994年,Ros突然因卵巢癌去世。Hinton一夜之间从科学家变成单亲父亲,一个人带两个年幼的孩子。

他后来说,那段时间只能“用数学和数字来逃避情感痛苦”,但又不得不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比如“担心超市里的人怎么看我这个父亲”。

好不容易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1997年他遇到英国艺术史学家Jackie Ford并再婚,8岁的托马斯和6岁的艾玛还当了小花童。Hinton说和Jackie在一起的几十年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两人经常一起去加拿大乔治亚湾的小岛探险。

但命运又开了个残酷的玩笑。Jackie几年前被诊断出胰腺癌,2023年4月去世,享年59岁。这是Hinton失去的第二任妻子,都是因为癌症。

Jackie去世后,Hinton又开始了新的感情生活。先是和退休社会学家Rosemary Gartner交往了一段时间,Rosemary评价他是“总是需要伴侣的人”,是个“浪漫的理性主义者”。

然后应该就是最近这次被人用ChatGPT“分手”的经历。

说实话,一个经历过两次丧偶、在情感世界里见过大风大浪的人,面对AI代写的分手信,反应这么平静也不奇怪。毕竟人生的真正痛苦他都经历过了,相比之下这种事情确实算不了什么。

不过Hinton这次的遭遇在今天也已经不算奇葩。让AI代替自己表达情感这事儿,其实已经挺普遍了。

前段时间Reddit上有个网友分享,她收到妈妈发来的支持短信,希望她能扛过离婚这一关。

但她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措辞太完美,语气太标准,一看就是AI生成的。有意思的是,评论区里大家的反应很温和,大部分人都说“理解”“出发点是好的”,而不是批评这种做法不够有“人味”。

还有更离谱的案例。有人收到男朋友的道歉短信,结果开头的AI提示词都没删干净,直接复制粘贴发过来了。另一个网友更绝,跟男朋友吵架后,对方直接发来一条:“ChatGPT建议我们分手。”

这些案例让我发现,当AI开始参与我们最私密的情感交流时,人们的反应其实挺复杂的。有人觉得“心意到了就行”,有人觉得“这也太敷衍了吧”,还有人纠结“到底该不该介意”。

其实大家纠结的不是AI写得好不好,这有点像收到群发祝福短信的感觉。理性上知道对方是有心意的,但情感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你说生气吧,人家确实记着你;你说感动吧,又觉得不够走心。

就像APPSO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无论你是否愿意,都不得不开始接受一个事实:表达感情的主体已经改变了。技术并没有偷走我们的情感,但它确实改变了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重塑我们对“人味”“真诚”这些词的定义。

也许我们不是非要每句话都出自亲笔,而是希望,当我读到这句话时,能安心地相信,那确实是你想说的。

Hinton一边警告世界“AI有风险”,一边在生活中被人用AI告知分手,但他的态度很实用主义: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继续向前看。

这种心态,可能也是他能在学术和人生的各种挫折中坚持下来的原因吧。

现在看来,AI参与人类生活的方式,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细致入微。下次有人跟你分手,记得问一句:“这是你自己想的,还是AI帮你写的”?

当然,你或许也可以让AI帮你先找个伴侣。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Geoffrey Hinton AI 人工智能 情感表达 ChatGPT 科技伦理 AI分手信 人机交互 真诚 AI eth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motional expression AI breakup lette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incerit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