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上树与读稻盛和夫
我以前在农村里,家里种过花生。
花生开花后,会长出一根长须插入土中,它的果实会在土壤中长大,所以俗称落花生。
如果只看花生的果实形态,很难想象它是在土地下面长出来的。因为土下长大的的,一般是根茎,比如红薯和土豆、胡萝卜。
但花生是带籽的,居然长在地下,如果只吃过花生而没见过植株,我猜大部分城市长大的朋友,并不知道花生是在地下。
还有一种东西,很多人可能也不了解。
就是山药和山药豆。
这两种东西,其实都是山药植株上长的,山药是地下的根茎,山药豆长在山药植株的藤蔓上。
我之所以知道,只是因为我小时在农村种过地。
有人会感叹,现代城市的小孩子,五谷不分。
但我觉得这个不需要苛责,今天我们也没有原始人那种狩猎技能了,技能是为了在社会上生存,现代人从小不种庄稼,不认识五谷也没有关系。有些技能就注定会失去实用价值而失传。
但做广告做营销,又是另一回事。
既然做一张花生的图,那就应该知道花生长在哪里,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因为这是你的工作。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没有花时间了解产品。
我们服务一个客户,就需要做详细的调研和产品研究,这也包括了对上游产业的研究和调研。
比如我们服务坚果的时候,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开心果是自然开口的,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而前一阵子去了解鱼子酱,我才知道所谓10年的鱼子酱是什么意思?
最近我们做榴莲产品,也是在研究榴莲的特性。
做出花生上树这种图来,只能说执行者们(我认为这个广告会有几道审核人员)都没有详细了解过花生这个产品,而只是空想了一些卖点和创意。
读稻盛和夫的书,他反复强调一个观点:现场有神明。
没有到现场,就发现不了很多问题。
调研也是,如果做一个花生的营销推广,连花生地里都没去过,这是不合格的营销人。
但可怕的是,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许多花生上树的图,而这会给人更多的误导,以为花生是长在树上的。
昨天跟快刀老师直播,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未来可能有很多错误的知识被AI放大,造成知识的污染,不知道这个问题有何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