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9月06日
手机无网通讯技术:不依赖网络,实现点对点通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手机无网通讯技术正逐渐成熟,它不依赖蜂窝网络、Wi-Fi或卫星,实现手机间的点对点直接通信。vivo的“烽火台”、小米的“小米星辰无网通”以及后续红米K80系列的升级,都展示了这项技术的潜力,支持SOS广播、语音/文字对讲和位置共享,通讯距离可达数公里。这项技术并非全新“黑科技”,而是结合了蓝牙Long Range和LoRa等成熟技术的优化组合,本质上是将手机变为“对讲机”。它与蜂窝通讯(高速、广连接)和卫星通讯(广覆盖、极端环境)互为补充,主要作为无网环境下的应急通讯方式,为用户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未来普及的关键在于统一行业标准和技术优化。

📱 **技术原理与实现**:手机无网通讯并非全新发明,而是对现有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优化与组合。其核心在于不依赖任何外部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手机间的直接通讯。技术基础主要结合了蓝牙技术的Long Range(长距离)能力,将覆盖范围从传统10米扩展至数百米,以及物联网领域常用的LoRa技术,利用其低功耗、长距离传输特性。手机厂商通过整合这两者优势,用蓝牙负责快速连接和控制,用LoRa负责远距离数据传输(文字、语音),从而实现“公里级”的通讯效果,让手机在无SIM卡、无网络环境下也能实现点对点聊天和发送定位。

📡 **与蜂窝及卫星通讯的差异与互补**:“公里级无网通讯”并非要取代现有的蜂窝网络和卫星通讯,而是作为一种补充。蜂窝通讯(如4G/5G)依赖基站,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大规模连接,是日常主力;卫星通讯则通过卫星提供广覆盖,适用于偏远地区或海洋等无基站区域,是极端环境下的备用方案;而无网通讯则是在无网络但有其他支持设备的环境下,提供数公里范围内的临时应急通讯。三者各有侧重,无法相互替代,共同构建了全场景的通信保障。

💡 **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手机无网通讯功能主要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无网环境下的应急选择”,在关键时刻可能起到“救命”作用。它尤其适合经常进行户外探险的用户,或生活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人群。然而,这项技术要实现大规模普及,仍需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以确保不同品牌手机之间的互联互通;二是持续优化技术本身,例如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信号稳定性,以及增加更多实用的功能。对于仅在城市内使用的普通用户而言,目前该功能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近两年,随着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成熟,以及消费级卫星电话功能陆续商用,手机通信终于不再于局限于蜂窝网络,无网通信概念愈发流行起来。

除了卫星通信外,厂商们也在探索新的网络通讯方式,比如去年10月,vivo发布X200系列手机,首发“烽火台”公里级无网通讯技术,实现无网无信号环境下,点对点、远距离通讯,支持SOS文字广播、一对一语音/文字对讲、地图位置显示等,官方称对讲距离可达2公里,广播距离可达4公里。

紧接着小米15系列带来 “小米星辰无网通”,支持半径3.5 公里内完全无网双向通话,还支持mesh组网。而在后续的红米K80系列中,K80 Pro更是将无网通讯距离提升到6公里。

事实上除vivo、小米外,OPPO也曾展示过类似的无网通信技术,那么所谓的“无网通信”到底是什么技术,和我们常用的蜂窝通讯、卫星通讯有哪些区别,又适用于哪些场景?今天就来聊聊。

不是“黑科技”,而是 “老技术”

先明确一个核心认知: “公里级无网通讯”并非新技术,而是对现有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优化与组合。它的核心逻辑就是,不依赖任何外部网络基础设施(基站、Wi-Fi、卫星),让手机之间直接通讯。

其技术基础主要来自两类成熟方案的结合:一是大家熟悉的蓝牙技术。传统蓝牙覆盖范围仅10米左右,而厂商通过Long Range技术 ,把信号传输距离拉长到几百米;二是物联网领域常用的LoRa技术,这种低功耗、长距离的无线方案,在开阔环境下本就能实现数公里传输,缺点是速率慢、仅支持小数据量。

手机厂商做的,就是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用蓝牙负责设备间的快速连接与控制,用LoRa负责远距离的数据传输(文字、语音),最终实现 “公里级” 的通讯效果。简单说它就像把手机变成了“对讲机”,即便不插SIM卡,没有网络支持,只要两台手机都支持该技术,就能在无网环境下点对点聊天、发定位。

不做替代,只做互补

那么有了这种无网通讯,还需要蜂窝网络和卫星通讯吗?答案是否定的。

先看与蜂窝通讯的区别,我们日常用的 5G、4G属于蜂窝通讯,它依赖基站传输信号,手机通过基站接入网络,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比如刷视频、下载文件,还能同时容纳成千上万台设备联网。而无网通讯完全不用基站,靠手机直接互联,但缺点很明显:覆盖范围仅几公里,速率慢,同时连接的设备数量也有限。

再看与卫星通讯的区别,卫星通讯的优势是 “覆盖广”,通过天上的卫星,能把信号传到偏远山区、海洋等没有基站的地方,但依旧依赖卫星终端,同时卫星通信受环境影响大,二是成本高,卫星通话、发消息通常按条收费。无网通讯不用对准卫星,成本几乎为零,但覆盖范围远不如卫星,且中间不能有太厚的障碍物。

总结下来就是,蜂窝通讯是 日常主力,卫星通讯是 “极端环境备用”,无网通讯则是 “应急补充”,负责在无网但有其他支持设备的场景下临时通讯。三者各有侧重,没有谁能替代谁。

最后:

总体来看,手机厂商推无网通讯功能,本质是为用户增加了一种“无网环境下的应急选择”,同时和卫星通信一样,平时用不上,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未来,这项技术要想普及,还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行业统一标准,让不同品牌手机能互联互通;二是进一步优化技术,比如提升复杂环境下的信号稳定性,增加更多功能。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你经常去户外探险,或生活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那么支持无网通讯的手机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只是日常在城市里使用,就基本没什么用途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手机无网通讯 Off-grid communication 点对点通信 Device-to-device 应急通讯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蓝牙Long Range LoRa vivo 小米 OPPO 蜂窝通讯 卫星通讯 技术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