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9月06日
幽门螺旋杆菌筛查:医生为何强烈建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近半数人感染,且与大部分胃癌发生相关,已被列为一类致癌物。该菌能在胃酸环境中生存,引起慢性胃炎、溃疡,甚至癌变。尿素呼气试验是无创筛查首选。即使无症状,炎症也可能进展。因此,建议所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接受治疗,以预防潜在风险。消化性溃疡史、慢性胃炎、胃癌病史、长期服药、特定慢性病史及卫生习惯不良者是重点筛查人群。口臭、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警惕。预防措施包括分餐制、公筷、良好卫生习惯、口腔清洁、餐具消毒、避免生水生食,并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 **幽门螺旋杆菌的普遍性与危害性:**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在中国人群中极为普遍,感染率接近50%,意味着约7亿人胃部携带此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高达70%的胃癌与其相关。Hp能在胃强酸环境中生存,并牢固附着于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并与胃癌、胃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和粪-口。即使早期无明显症状,胃黏膜炎症仍可能存在并逐渐进展,甚至发生癌变。

🔬 **尿素呼气试验作为首选筛查方式:** 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舒适且易于接受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因其无须口腔插管,相比电子胃镜检查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常被医生推荐作为首选筛查手段。当胃内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患者呼出的气体中会检测到碳标记的二氧化碳,从而确诊感染。

⚠️ **哪些人群应重点筛查与警惕症状:** 消化性溃疡病史者、慢性胃炎患者(尤其伴萎缩糜烂或消化不良者)、有胃癌或淋巴瘤病史者、长期服用奥美拉唑或阿司匹林等药物者、合并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等慢性病史者,以及卫生习惯不良者(如不常洗手、共用餐具等)是幽门螺旋杆菌的重点筛查对象。出现口臭、腹胀腹痛、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尤其应警惕感染。

🛡️ **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从生活细节入手。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方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彻底洗手。重视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对餐具进行定期清洁和高温消毒。尽量避免饮用生水和食用生食。儿童是易感人群,应为其准备专用清洁餐具,并避免口对口喂食或亲吻。此外,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定期体检也至关重要。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去医院筛查时,很多医生会建议做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很多单位甚至还会将幽门螺旋杆菌呼气检测列为常规体检项目。

呼气试验一般是指尿素呼气试验,当胃里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患者呼出的气体会带有碳标记的二氧化碳,从而诊断患者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另外,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相比电子胃镜检查,具有无创性、无需口腔插管的优势,患者舒适度较高,因此更容易被接受。所以,一般医生更推荐做呼气试验来筛查。

那这个筛查真的要做吗?幽门螺旋杆菌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先说答案:医生让你查幽门螺杆菌,是真的想救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的胃会变成什么样?

2023 年 6 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人群感染率近 50%,意味着约有 7 亿人胃中藏有幽门螺旋杆菌,而 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旋杆菌收录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是一种寄生在人类消化道中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或 S 形,一端带有鞭毛,能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并穿过黏液层,到达上皮表面并牢牢连接,避免被胃排空。最喜欢胃的幽门、胃窦部位,便因此而得名。

它主要经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胃黏膜几乎都会发生炎症,它能够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并通过其强动力性、粘附素以及产生的尿素酶等因素,牢牢地连接在胃黏膜表面,特别是在胃窦部繁衍,导致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甚至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 B 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在感染初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并不意味着病情不严重或不需要治疗。然而,即使没有症状,胃黏膜的炎症仍然可能存在,并且部分患者可能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过程,逐渐出现胃黏膜萎缩、肠化,甚至癌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的胃,图片来源:作者

而且,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标或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哪些患者会发展成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哪些患者则可能长期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而无明显症状。

因此,根据《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医生建议对所有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患者进行治疗,以预防潜在的风险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那到底哪些人群是幽门螺旋杆菌的重点筛查对象呢?主要有下面几类:

1.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无论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史,都应考虑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2.慢性胃炎患者:特别是那些处于活动期伴胃黏膜萎缩和糜烂的患者,以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

3.有胃癌或淋巴瘤等既往病史的人: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这些患者应定期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4.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的人:如长期口服奥美拉唑或阿司匹林的患者,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胃黏膜,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

5.合并其他血液等慢性病史的人:如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6.卫生习惯不良的人: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用手直接抓取食物,或没有做好口腔卫生,刷牙不积极,没有定期消毒餐具等,也都有可能会传播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出现这些症状的人尤其警惕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①口臭。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它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进而影响到胃和食管的动力,导致胃食管反流。这种反流不仅可能损害食管黏膜,还可能在口腔内产生异味物质,形成口臭。

②腹胀和腹痛。当胃黏膜受到损伤,胃功能出现紊乱时,病人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包括腹胀和腹痛,右上腹部呈烧灼痛、绞痛,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

③此外,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反酸、嗳气、食欲减退、易饱腹感等。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最后,我们来聊聊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那到底哪些人群是幽门螺旋杆菌的重点筛查对象呢?主要有下面几类:

1、实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有效手段。这种饮食习惯可以减少细菌通过唾液传播的机会,确保个人饮食卫生。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非常关键。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这样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3.口腔卫生同样不容忽视。定期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在口腔中的滋生。

4.餐具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环节。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确保餐具的卫生。

5.尽量避免喝生水和吃生的食物也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因为它可能在这些未经处理的食物和水中存活,通过饮食进入人体。

6.孩子是易感人群,所以给孩子准备专用的餐具,确保餐具的清洁和卫生,并杜绝口口喂食、减少亲吻是预防的关键。

7.坚持健康理念,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重视体检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李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 林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H. pylori 胃癌 胃炎 尿素呼气试验 健康筛查 感染预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