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9-06 07:05 上海
唯有真正爱上事实,我们才能活得清醒而幸福。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我一直认为,人天生喜欢自己的观点,也喜欢那些能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信息。这种心理倾向非常普遍,甚至已经被推荐算法精准地利用。推荐算法追求的核心目标是用户使用时长,因此它天然会推荐那些迎合用户观点的信息,因为用户在看到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时,自然会停留更长时间。以我常用的小红书为例,它的推荐算法很敏感,首先,如果你通过搜索等手段主动获取某方面的信息,比如关于某汽车品牌、型号的信息。而后,当你通过点击、停留时长等行为表明自己的倾向时(比如你喜欢A品牌而非B品牌),平台会主动推荐那些能迎合、证明你自己观点的信息。
因为有了这样的机制,你会在每天的浏览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信息,都在证明你的选择是对的,而与你相悖的选择是错误的。
这种现象并非现代社会的独创,它在人类历史上早就存在了。古代有一种现象叫做「杀死信使」,君王听到坏消息时,往往迁怒于送消息的人,而不是关注消息本身的真实性。这种做法看似荒谬,但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心理现象:我们宁愿相信虚假的好消息,也不愿面对真实的坏消息。
我在街头摄影时,经常会与被拍摄者交换微信,以便将照片分享给她们。但后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我仅凭微信头像或朋友圈照片,很难把真实拍到的人与其微信形象对应起来。有时一天给四五组人拍照,却加了六七个微信。最终只能通过加微信的时间和拍照时间对比,或者让对方备注自己的特征,才能确认身份。
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习惯在朋友圈深度修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理想化的形象。时间长了,她们甚至开始相信这个理想化的自己。当我分享真实拍摄的照片时,大约小一半的人感到不开心,甚至连一句「谢谢」都懒得说,因为照片中的自己并非他们所愿意接受的样子。当然,另一半人显然是开心的。
我原本以为,只要不给一些明显有「硬伤」(外貌或者身材)的人拍照,即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但是后来发现,即便是给一些外貌身材都不错的人拍照,依然有一定的几率「被鄙视」。可见我们内心中自己的形象和照相机所捕捉的真实形象是有明显差异的。难怪一些靠拍照为生,以拍照赚钱的人,会随身挂一个iPad,给客户展示的都是直接自动修好的照片。
这种现象在组织内部也非常常见。尤其是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警惕自己的观点被迎合、被讨好。因为下属清楚地知道,领导通常更愿意听到支持和印证自己观点的声音,于是,他们会选择性地呈现信息,以迎合管理者的偏好。但这种迎合的危害非常大,它会扭曲管理者对事实的认知,导致决策出现严重偏差。注意,这不是哪个组织的特定现象,这是所有组织、所有管理者都会碰到的问题 —— 人性使然。
爱上事实,是过上幸福生活的基础。如果我们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忽视事实,最终一定会受到事实的惩罚。忽略事实的习惯往往发展为忽略常识,而忽略常识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例如,近期股市行情不错,很多人开始相信自己是股神,大量的信息流都在强化这种错觉,但历史反复证明,这样的自信往往会带来灾难。提醒到此为止。
那么,如何主动打破信息茧房,爱上事实而非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组织内可以建立蓝军机制,鼓励出现与主流观点相反的声音,重视那些与强信号不同的弱信号。当然,知易行难,能真正有效的、长期建立蓝军机制的组织是非常少的。
其次,通过AI工具或自动化系统,获取真实用户或客户的反馈声音。例如,英伟达的Top Five Things工具,本质就是发动全员,专门捕捉未被主流观点重视的,来自客户的弱信号,这有助于组织全面地了解外界的真实情况,发现早期机会。
另外,也可以自动获取员工的真实想法,通过内部论坛或AI分析工具提炼员工论坛上的信息,全面、及时地获取用户心声,哪怕其中充满了抱怨。如果把抱怨中的情绪成分剔除,也能发现宝贵而真实的信号。避免内部组织为了讨好领导而隐瞒事实。
对个人来说,可以尝试钢人实验(Steelman),即主动去证明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观点。尽管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但它的价值却是巨大的。当然,也有一个变种,即意见相左的人,互相去证明对方的观点是对的 —— 这是一个看似令人难受,但实则很受益的过程。
我们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注册两个账号,分别关注和测试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比如主账号「以喜欢A品牌的车为主」,而辅助账号「以喜欢B品牌的车为主」。这样我们可以全面观察推荐算法带来的信息差异。这种方法能有效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是如何被算法引导进入信息茧房的。
最后一点,回到最日常的生活细节上,拍照时尽量不修图或少修图,只做曝光和构图上的基本调整,而不对自身形象进行深度精修。这有助于我们接纳真实的自己,避免被虚假形象所误导。
唯有真正爱上事实,我们才能活得清醒而幸福。毕竟,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改变。拥抱事实,尤其是紧紧拥抱常识,长期看,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则。
相关文章:35岁后,我选择智慧,而非聪明上一篇:人才成长的马太效应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实事求是,看到真相」。
在这几年的人生体验和观察中,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实事求是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到的品质。人往往更愿意相信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却很难真正面对事实。而越是在充满噪音与偏见的时代,能直面真相、敢于求真的人,就越能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实事求是不仅是创业者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普通人避免重大错误的核心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做对多少事情,只要能够少犯那些常见的错误,便能在长期竞争中「剩到最后」。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回到事实本身,而不是沉溺于自己的观点与偏好。
在今天的语音里,我会从三个角度和大家探讨:第一,为什么实事求是如此重要;第二,什么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第三,作为普通人,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校正,提升自己看清事实的能力。
愿你在追求事实的道路上,收获清醒与幸福。
我们也借助AI整理了语音PPT和文字版本,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语音的内容。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