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举行的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苗圩指出,中国发展数字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他认为中国可依托制造业优势发展数字产业,但也需应对数字经济治理制度及国产软硬件“卡脖子”等问题。苗圩强调,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在科研、制造、智慧城市和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AI能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交通调度并提高医疗诊断准确率。然而,若人工智能技术路线持续分散,将加剧中国AI产业生态的分化。
🏭 **中国发展数字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苗圩指出,中国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来发展数字产业,这是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在数字经济的治理制度、以及国内软硬件生态面临“卡脖子”技术问题方面,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都需要得到妥善解决才能充分释放数字产业的潜力。
🔬 **人工智能的跨领域赋能效应显著**: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科技和产业格局。在科研领域,如AlphaFold大幅缩短了药物研发周期;在制造业,AI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产品不良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AI交通调度系统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在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的准确率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展现了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 **技术路线分散是AI产业生态分化的关键因素**:苗圩特别强调,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路线持续呈现分散化趋势,将不可避免地加剧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分化。这种分散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标准不统一以及创新力量的碎片化,不利于形成强大的产业合力,阻碍中国AI产业的健康发展。
苗圩指出,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路线持续分散,中国AI产业生态分化的问题将加剧
【财新网】中国发展数字产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9月5日,在重庆举行的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期间,由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一场论坛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前部长苗圩认为中国可以利用制造业优势发展数字产业,同时在数字经济治理制度、国产软硬件基础生态“卡脖子”等方面存在挑战。
苗圩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的科技和产业格局。在科研领域,例如谷歌AlphaFold可以将传统的实验室周期从数年压缩至数天,华为的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将药物设计的效率提升了5倍;而在制造业领域,AI的使用让生产效率提升了60%,产品不良率下降30%;在智慧城市建设中,AI交通调度系统将城市通行效率提高40%;在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准确率可达95%。